01 這幾天成績應該已經陸續地出來了,結果一定是有人歡喜有人憂吧。 想想時間過得還挺快的,剛從學習的緊張中解放沒幾天又要投入至關重要的志愿填報中了。 一提到'志愿'這個詞,我就會不自覺地把它嚴肅化,就好似會它關乎以后很多重要的決定,大意不得。誰說不是呢?十幾年的寒窗苦讀,就是為了這一刻有更多主動選擇的權利。 可實際上呢,大多數人的心態應該和我當初差不多吧:分數才是最讓人欣喜或擔憂的,至于志愿懵懂而又無知,大多數時候也只是干著急,然后隨緣。 這種心態并不好,至少現在在我看來不好。填志愿之前,這些是需要你想明白的: 1.弄清楚你將要填的學校和所選擇的專業。 填志愿可不單單是敲幾個代碼上去,背后是需要你下功夫的。不僅僅要考慮我要去哪里,還要考慮我能去哪里。不要隨便填幾個代碼上去就完事。 室友說,她當初之所以報我們學校,是因為填的時候,剛好旁邊的同學報了,所以跟著隨便填了一個。 '沒有了解這個學校,也沒有了解這個專業,糊里糊涂地進來了。' 多年以后室友當做一個笑話講給我們聽,可現在想想那時候的自己還是太大意了。 填報的志愿畢竟關乎以后大學的四年,所以不能盲目跟隨別人,每一步每一個志愿都要認真才行。說不準你被錄取到的學校,就是當初不走心隨便填的那所。 2.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如果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就選擇相對簡單一些的專業。 我們填報志愿的時候,第一想到是四年以后的就業率。我總覺得這樣會阻斷我們的很多可能性,誠然,我們讀大學是為了以后有個好的工作??梢晃兜貐⒄站蜆I率來選擇專業,如果那個專業自己剛好不喜歡,四年是很難熬的。 每個專業的存在,都是因為有市場需求的,盲目地跟隨大眾的就業率,而不求未來自己專業知識的掌握度,四年過后未必就能就好業。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精學好,也是有競爭力的。當然,如果所選的專業就業前景好,自己剛好喜歡,就兩全其美了。 知道自己喜歡什么,是一種幸運;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那就盡可能選擇一個自己能學好的專業吧。 3.專業or學校哪個更重要? 很多人應該都在困惑,我是應該選擇一個好的專業去一個不那么好的學校,還是選擇去一個相對好的學校,學習不那么好的專業? 學校和專業都很重要。因為四年過后,學校也會成為你的一個核心競爭力。大學分六類:名校或雙一流,985、211,普通一本,普通二本,普通三本,???。 如果同級學校中競爭,那么就注重比較專業,如果不同級學校競爭,那么就看看專業的熱門和你對該專業喜歡程度,是不是高于某個學校的標簽對你的誘惑了。 無論學校和專業,我都希望你慎重選擇,根據你自身情況選擇。 祝愿,你去到自己心儀的學校,去學習你喜歡的專業。 4.填志愿之前,想好自己是留在本地,還是去外省。 填志愿之前就想好自己將要前往某座城市。如果你選擇外地,就要做好重新融入新環境的準備,那里陌生,遙遠,你得忍受可能一學期才能回家一次的煎熬,不過去外省生活一次,你會成長很多的。 當年,我是立志要走出去的,所有的志愿都填報的是外省,不過最后一刻,全部調整成了本地。覺得離家近方便一點。 沒有后悔與不后悔。本地或外地都是自己的一種選擇,沒有對錯,最重要的是接下來的四年你如何去生活,去學習,并盡力實現自己的目標。 跟隨你內心,選擇你自己認為正確的,值不值得,那就看四年以后你上交的那份答卷了。 5.如果你的分數不能去一個好的學校,那就去好的城市看看。 我知道很多人的分數并沒有那么理想,不足夠去一所好的大學。那么我的建議是,那就去大城市看看。 你別不信,一二線城市的大學生,和三四線的大學生,所得到的資源和見識是不同的。你對一個城市了解的程度,并不是你知道那座城市多少地方,而是你是否了解這座城市的文化底蘊。 有的城市本身就是一本教科書,去感受、去領悟,能讓你的眼界和見識提升不少。 并不是說小城市不好,只是如果去到更大的地方,那就盡情去體驗一把吧。去感受大城市猛烈跳動的脈搏,去體味傳統和現代的藝術沖擊,去感染那座城市獨特的氣質。 學校給不了你的資源,或許那座城市可以填補。 6.志愿是你自己的事情,不要過多摻雜別人的看法。 聽很多同學講,他們當年的志愿都是爸媽給報的,自己呢,聽父母的。 父母的意見有時候的確很重要,只是你不能盲目順從,傾聽他們意見的同時,遵從內心,問問自己到底要干什么,四年以后想成為怎樣的人。 '志愿''自愿''資源',志愿填報的基礎是自愿,所以更多時候你還是得問自己,不能盲目,也不能封閉。你現在所做的每一個決定,都可能為你今后的資源打下基礎。 父母不能成為你志愿的主導者,其他人更不行。你的人生只能由你自己做主。 7.不要盲目地相信我上面所說的話,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以上只是我個人的一些小看法,如果能幫助到你更好。但我更希望的是你能有自己的看法。 人生中很多重要的決定都是要依靠自己的,別人最多只是起到提示作用。 ? 最后我想說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填上一份滿意的高考志愿,但是人生也從來都是變幻莫測。 或許有的人高考失利,不可能去填一份自己滿意的志愿,無論怎么修改都會遺憾。沒關系的,高考失利從這一刻起就已經是過去時,過去的不能改變,唯有做好當下,你才有可能去通往更好的未來。 無論你是決定復讀,還是去一所不怎么樣的學校學一個你不喜歡的專業,你都應該為你所做的決定負責,好好專注當下。 每一個經過深思熟慮的決定都值得尊重。 其實越到后面你越會發現,真正重要的并不是過去你做了某個決定,而是決定做過后,自己的實施細則。沒有人沒走錯過路,也沒有從來完全正確,但總有人活得很精彩。因為他們會把自己每一個決定和選擇,認真且用心地執行下去。錯了就多修正幾次,對了就一直堅持。 人生很長,會面臨很多失敗和成功,高考不過是其中的一個節點,無論輸贏,你都要為下一步做準備了。 |
|
來自: 沐李 > 《2020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