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師出品,必屬精品我們一般將宇宙間物質的存在稱為星體,宇宙中的物質有很多種存在形式, 如星云,恒星,行星,衛星,流星體,彗星等。 星云,恒星,行星,衛星是四種常見的星體。 “ 太陽、圍繞太陽運轉的行星及其衛星、小行星、彗星、流星體和行星際物質等構成太陽系。 包括地球在內,宇宙中的任何一個天體都在運動,它們相互吸引,相互繞轉,構成了天體系統。 宇宙間的物質存在形式,如恒星、星云、行星等統稱為天體。 宇宙間的各種天體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繞轉,而形成各種天體系統。 天體類型: (1)自然天體:恒星、星云、行星、衛星、流星、彗星及星際空間的氣體和塵埃等。最基本的天體是恒星和星云。太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恒星。 恒星:由熾熱氣體組成,能自己發光的球狀天體,有很大的質量。 星云: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呈云霧狀外表的天體,主要成分是氫。 外貌組成發光質量體積密度主要成分恒星球狀氣體自己發光小大較大氫、氦等星云云霧狀氣體和塵埃自己不發光大小較小氫 行星:圍繞恒星運行的天體,太陽系共有八大行星,體積、質量木星最大。 流星體:行星際空間的塵粒和固體小塊。流星體進入地球大氣層與空氣摩擦形成流星現象。沿同一軌道繞太陽運行的大群流星體,稱為流星群。流星群與地球相遇時,人們會看到某一區域某一時間流星數目顯著增加,有時甚至像下雨一樣,這種現象稱為流星雨。大多數是以輻射點所在星座或附近的恒星命名,如獅子座流星雨。 彗星:在扁長軌道上繞太陽運行的一種質量較小的天體,呈云霧狀的獨特外貌。著名的哈雷彗星的公轉周期是76年。 (2)人造天體:航天飛機、人造衛星、飛船、太空垃圾等。 天體的判斷方法 一看其是否位于地球大氣層之外。例如,宇宙飛船在太空中運行時是天體,返回到地面就不是天體了。 二看其能否克服地球的引力,在太空中按自己的軌道運行。三看其是不是某一天體的一部分,天體的一部分不能稱為天體。例如,月球表面的巖石塊是月球的一部分,不是天體。 例如:判斷流星體、流星現象與隕星是否屬于天體。 天體系統有不同的級別: 歌訣法記憶太陽系八大行星及小行星的位置: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由近及遠繞日忙。 火木相望防燃燒,中間隔道防火墻(小行星帶)。 歌訣法記憶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條件、原因: 八大行星繞日行,唯有地球有生命。 日地距離正恰當,溫度條件有保障。 自轉周期不太長,白天增溫夜晚降。 體積質量很適中,吸引大氣在表層。 地球大氣是棉被,晝削陽光夜保溫。 地內物質運動強,逸出水汽成海洋。 生物出現是必然,分清原因和條件。 旅行者號歷時大約四十年,才飛離太陽系。太陽系是地球的家園。八大行星、衛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體等天體按一定的軌道圍繞太陽公轉構成了太陽系。 太陽是太陽系的母星,它是太陽系中體積和質量最大的天體,占了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行星則比太陽小得多。 太陽系中一共有八顆行星,按照與太陽由近及遠的順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在火星和木星公轉軌道之間,存在著一個小行星帶。 行星圍繞恒星運行,而衛星圍繞行星運行。太陽系的八顆行星有很大的區別。 水星上沒有空氣,布滿了環形山。 金星是固體星球,表面有大氣,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 水星和金星沒有衛星,它們離太陽比較近,表面溫度很高。 火星是和地球最相像的一顆行星。它的外觀是紅色的,因此得名火星。火星是固體星球,大氣十分稀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表面平均溫度是-55℃。或許有一天,人類也可以移居火星。 木星和土星是氣體星球。它們體積大,衛星較多,并且有光環。 木星表面的大氣運動激烈,是太陽系中質量和體積最大的行星。 土星具有最美麗的光環,它位于土星赤道面上,由繞土星運轉的碎塊和微粒組成。 火星和木星之間,聚集了數十萬顆小行星,它們的質量和體積比行星小得多。天空中會看到一些拖著尾巴的星星,那是彗星。 太陽系中的一些固體小塊闖入地球大氣層時,與大氣摩擦燃燒發光而劃亮夜空的現象,稱為流星現象。 象限儀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雙子座流星雨是北半球三大流星雨,許多人相信流星劃破天際時,許下的愿望會成為現實,這也是人類從宇宙洪荒中汲取的一抹浪漫。 即使對于自己居住的地球,人類也是知之甚少。 而宇宙中,令人震驚的情況就更多了 下面所說的這些,還僅限于太陽系: 01 天王星“躺著”自傳 天王星乍一看是個毫無特色的藍色星球,但它的自轉軸卻幾乎是對著太陽的,這點和太陽系其它行星都不一樣 有科學家認為,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可能是它曾經歷一次或多次的嚴重碰撞。此外,天王星也有微弱的光環 02 木衛一的強力火山爆發 對習慣了“沉靜的月亮”的人來說,木星的這顆衛星如此活躍,會讓他們很不習慣 木衛一有數百個火山,是太陽系中最活躍的衛星,噴射的物質飛到400公里的太空 03 火星有最大的火山 雖然火星現在看起來很安靜,但過去可不是這樣 火星上的奧林匹斯山是太陽系中發現的最大的火山。面積602公里,高達25公里,是珠峰的三倍 04 火星也有最長的峽谷 馬里內斯峽谷長達4000公里,是地球上最大峽谷的10倍多 火星上活動板塊構造的缺乏,使人們很難弄清楚峽谷是如何形成的 05 金星超級強風 金星表面上有高溫高壓,刮起的風比星球自轉的速度快50倍,風速達400公里/小時,而且颶風的風力似乎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得越來越強 對人類來說,這就是地獄 06 到處都是水冰 (水或融水在低溫下固結的冰) 水冰曾經被認為是太空中稀有的物質,但事實上,水冰存在于整個太陽系中 不僅水星和月球,火星兩極也有冰。甚至更小的天體都有冰,比如木衛 07 太陽系中某處可能有生命 到目前為止,科學家還沒有發現太陽系其他地方存在生命的證據。但當我們更多地了解“極端”微生物如何生活在水下火山口或冷凍環境中時,就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現在人們認為火星上微生物的生命很可能存在,而木衛二冰層下也許藏著海洋,那里也可能存在微生物 08 冥王星上的山脈 冥王星是太陽系邊緣的一個小星球,所以起初人們認為這樣的矮行星,會有一個相當“均勻”的環境。實際上,那里有3300米高的冰冷山脈。 由于地質活動需要能量,冥王星內能量的來源是一個謎。 畢竟它離太陽太遠,沒有足夠熱量,而附近又沒有大行星的重力影響 09 太陽系中到處都是星環 土星環很早就被發現,但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也都有環,而且不同行星的環各有特點。像土星壯觀的環,可能來自一個破碎的衛星。 環也不限于行星。 例如天文學家發現女凱龍星(土星和天王星之間的的小行星)也有環。這么小的體積為什么有環,是一個謎 10 木星的大紅斑正在縮小 木星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也有太陽系最大的風暴,被稱為“大紅斑”。16世紀以來已經被觀測到,沒有人知道為什么它能持續幾個世紀。 不過最近幾十年又出現了一個謎:“大紅斑”越來越小,到2014年,只有16500公里,約為歷史最大測量值的一半。 11 太陽系邊緣可能有一個巨大的行星 加州理工大學的天文學家基于數學計算和模擬,推測應該有一個遠超海王星的巨大行星存在于太陽系邊緣。 但要找到這個真正的“第九大行星”,可能需要數十年。 12 天王星有一個奇特的衛星 天王星的衛星天衛五在表面上有奇異的特征,鋒利的邊界分隔了山脊、隕石坑和其他東西。 這個直徑為500公里的物體上發生了什么是一個謎 科學家們猜測,也許它曾被粉碎,然后再次聚集。又或者是隕石撞擊,導致部分地表暫時融化 13 土衛八是陰陽臉 土衛八有一個非常黑的半球和一個白的半球,使得它如此特殊 有人認為是另一個衛星撞在它的表面,也有人認為是碳氫化合物的火山爆發產生暗斑 14 土衛六有液體循環,但絕對不是水 土衛六擁有一個液態的“循環”,在大氣和地表之間移動,不過其中充滿甲烷和乙烷 另外,土衛六的大氣非常厚,需要雷達來探測宇宙飛船的視野 15 土星的六角形風暴 土星的北半球有一個被稱為“六邊形”的風暴,它與颶風有著共同的特征,已經存在了至少幾百年 16 太陽的大氣比表面熱得多 雖然太陽的可見表面溫度是5500攝氏度,但它的上層大氣的溫度達到幾百萬度。 為何會有這樣巨大的溫差?目前還沒有人能給出較好的解釋。 一鍵搜你感興趣的熱門文章 所有發過的高閱讀文章合集 一心只專注做地理的公眾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