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式中醫》講解摘要
我始終認為,中醫人應該向現代西醫學習,并且重視中國傳統文化如儒釋道的學習,比如有的病人,你剛一看見其人,或者是剛一聽到其聲音,心中就明白他的病情病機了,望而知之,聞而知之,而且對病人的開導語言恰到好處解決問題,這就是應該重視的清凈心開智慧,平時訓練“我不存在了”(佛法無我相),把我當作不存在了,所以就如“我的面子,名利……”之類的東西也就沒有了,但是這個時候了了分明,比如平常平時走路,把我當作不存在了,但還是明白怎么走路啊!而眼前見到的一切人事物,都是“法爾,本來就是這樣的”,注意去訓練,會有體驗體會的。
如何客觀科學地看待病人服用中醫中藥治療的過程中出現的不適或者是付作用。這個問題需要你們良好的中醫西醫基礎知識以及觀察分析事物的方法和能力。
剛才電話上有個骨折病人,說的是她在某個醫院吃活血化瘀中藥,竟然3個月來,她一直都在受消化道癥狀(厭食),神經系統癥狀如多汗乏力失眠心情低落的折磨,她將此類的痛苦完全怪罪于活血化瘀中藥所致,你說這樣正確不?其實我覺得她的真正原因是心理狀態出現了問題,焦慮狀態所致。如此的焦慮狀態,服用任何中藥西藥,癥狀都不容易發生好的改善改變。
又比如,服用補中益氣湯合陽和湯少腹逐瘀湯,出現大便次數增多(如2一5次/天),矢氣頻頻,都是腸道蠕動增強的正常反應。如果是在服用上方的過程中,出現急性胃腸炎癥狀比如惡心嘔吐,腹痛腹瀉,惡寒厭食等等,這個就不可以認為是中藥所致,應該客觀科學地區分。過去進修時,陳紹宏老師一再說過。不是推脫責任,而是捍衛科學,希望大家都重視。
問:老師早,患者咳嗽,遇冷加重,并且感覺咽部如物梗喉(慢性咽炎病史3年),這個適用哪個方子呢,老師,謝謝。
答:這個患者,以咳嗽為主要矛盾,經驗上判斷屬于氣道高反應,與過敏體質有關。不屬于慢性咽炎。若是屬于慢性咽炎,病機為中氣虛脾胃寒熱不和,我是直接用補中益氣湯合半夏瀉心湯半夏厚樸湯治療。但是本病人的咳嗽具體的特點特征敘述的不是很清楚,只能從時間長來判決,脾腎陽虛,風寒挾濕病機,可以選擇荊防敗毒散合三拗湯補中陽和,如果是氣道高反應所致咳嗽,半夏厚樸湯之類的效果不好。這個氣道高反應所致咳嗽的認識治療方法,我是結合了西醫認識的,不是傳統中醫的局限認識,所以中醫中藥處方中有西醫認識和思想在里面,這樣一下子就可以提高治療效果了。
陳老師過去治療出血性中風與治療缺血性中風,認為其中風后果是一樣的,都是對腦神經細胞的損傷。陳老師在科研鑒定時,只是邀請了華西醫大和省醫院的相關的西醫專家,一個中醫中藥專家都不請。為什么?中醫中藥專家一般都是永遠扯不清的,引經據典,搖頭晃腦。
現代西醫對很多疾病的認識都很深入其本質,我們這代中醫人都是不會死板教條地守著經典不放,肯定會向西醫學習的,因為我們肯定西醫的成績,不是專門找西醫缺點的“不懂得西醫的中醫人”。
師承師道的本質是讓學人開智慧,并不是老師高高在上,爭名爭利爭霸。
病人越是對醫生恭敬的,效果越好。你們都可以觀察這個現象。學醫也是一樣。
所以,有人問我學習中醫中藥有什么的捷徑,我說,不是多讀醫書,師承師道開智慧就好。若是你心中有半點貢高傲慢或者是多疑的心態,那就完了,應該改造,否則就是否則。
(轉自QQ日記)2013年2月3日上午,陳紹宏老師兩次打來電話查問我這個個體中醫對振興中醫所做出的努力是不是真實的,老師說他下午要到省里向有關領導匯報(并把我作為一個典型的例子匯報),這是我所沒有想到的事。我平時只是認為,我這樣的一個小小個體中醫,在中醫學術界是永遠也不會有哪個人認同和支持的,人家不是看你每年個人門診量在3萬多人次,也不是看你請了6個工人給撿配中藥、打磨中藥,更不看你怎樣把臨床復雜多樣的中醫疾病歸納為13類病機而有規律簡便的可操作性,人家要的是可以理解的、與教科書一樣的理論。我過去所寫的《龐式中醫》書稿,因為有佛法的智慧在其中而未被出版,所以我是個“另類”的、不合群的中醫人,也就從此沉默了下來,不愿與人交往談中醫,遇到有緣者,我到是喜歡同他們談談中國禪宗明心見性。暗中找尋中醫學生。
如果是沒有在較多疾病認識和治療方法上有突破和創新,就一定不會有這么多的病人治療量。我也只是說“量”而不說“突破”之類的話,但臨床中醫人應該清楚。說這樣話的目的,是希望你們自己珍惜機會。
現代中醫隊伍中,大的方面可以分為主張純中醫派,中醫改進派和中醫西醫結合派三種主張。1,純中醫派,多以經方為主,重視經典,對現代西醫不多關注。2,中醫改進派,對經典以及經方不特別重視,而對西醫對具體疾病的病理生理很重視,并且拿來為中醫創新并提高認識所用,但不是照搬,也不用西藥。3,中醫西醫結合派,重點是中醫西醫認識和藥物的結合。三派主張各自特點不同,臨床實際行動時適應范圍有差別,醫生各自喜愛不同,包括學習的方法和難易也不同。但是都是有各自的時間空間治療效果,平等的。但是,聽起來總是覺得有點“官腔”。隨著時代“醫鬧”等等的折騰,相關的法律管理問題的出現,三個流派面對的危險系數大增。這些危險系數,如果是真的對具體疾病病人的病情不用西醫的相應認識,醫生面對的危險可想而知。所以臨床中醫師,如果是首先搞得清楚這個病人的病情診斷,明白病情發生發展變化預后的基本特點,而作出相應的應對方法,這樣才可能安全(醫生患者)。所以這樣看來,純中醫是危險的。
我經常遇到急性腮腺炎的男孩,因為我知道有第二次毒血癥的病理過程,所以我用藿樸夏苓湯治療時,一定會給患兒父母親交代清楚,病程中可能會出現睪丸腫大,應該服用這個處方藥半個月為好。
我們都是臨床中醫,面對的是“當代病人”,法院醫院,所以應該重視學習西醫認識,就好比今天上午討論的發熱達半個月的病人,傷寒,副傷寒,結核病,敗血癥,等等我們醫生心中應該考慮到。即使是用中藥治愈了,以后其它時候也可以因為固定的思維模式而面臨醫鬧等等麻煩。所以應該真正的診斷清楚,才不危險。
冬季咳嗽的病人比較多,多因寒冷致呼吸道感染造成。如何正確認識疾病的發生發展變化轉歸的過程和規律,對于臨床醫生也是很重要的問題。很多病人都是很希望醫生一下子就治好了,如果是3天5天還沒有好,不滿意的情緒就來了,醫生如果是經驗不足的話,也會懷疑自己的方法對不對了,思想就開始動搖不定了。呼吸道感染致咳嗽,有:1,頓挫型,好的快。2,普通型,比如病程在1一2周或以上。3,遷延型,病程1月或以上。所以說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從以往的很多中醫醫案中,老中醫中有好些人都是為了突顯自己的成績而對具體疾病的規律性問題不談,所以其醫案的價值就不大了。
說得更清楚一點,這個也是培養中醫人才的方法,只要你們大家誠懇的學習運用,3年5年(最遲)就是很好的中醫人才,但是考試請不用我的這些方法,會得零分的。
基層中醫,本來就是有好多的機會來展現自己的才干,高昂的治療費用,也是讓好些病人望而卻步,望而生畏。這個時候中醫中藥治療方法就可以有機會展現展示了。不是說一定會治好,就是同西醫一樣療效不好,那也不會花錢太過承受能力,或者是因病致窮。
全部介紹了當好中醫的方法,就看有沒有一些誠懇懇切的人照做了。比如小兒疳氣方,也應該是個奇跡,若干年后,才會有人刮目相看。此方的作用,利于小兒生長發育。半個月為一療程,頑固的,可以用3個療程。
2015年全年診所總收入:1066083元,成人14元/付,兒童8~10元/付。平均病人藥費費用21~24元/人次,未收診費。一律按照24元/人次計算,則:
1066083÷24=44420(人次),即2015年全年共計門診量為44420人次。
計算方法,收費方法同上,
2016年全年共計收入1019959元,
1019959÷24=42498(人次),即2016年門診量為42498人次。
如實公布診所總年門診量,目的是希望你們大家以后能夠超越。中醫中藥的未來是屬于年輕人的。
如果是中醫人不以發展的眼光看未來,中醫人的落伍掉隊就是必然的。好些學科,好些宗教,跟不上時代步伐,就都遠遠被時代甩掉了。
如果是我在2000年10月份不下崗去搞個體中醫診所,還是繼續留在二甲醫院當中醫,那么也就沒有我的現在情況。
回歸中醫經典的方法,無異于現在人還穿著古代服裝飾品,與現代時代格格不入。
龐永沂講于2016年9月23日---2017年1月12日《龐式中醫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