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作為獨立的個體,其實是自然界中最善于隱藏的動物。我們都很善于“藏”,藏起尷尬,藏起難堪,藏起淚水,藏起怒火。無論外人是否知曉,但我們心里似明鏡一般,一切的無能為力和無可奈何,背后都伴隨著自我消化和自我淡化。成熟不過是善于隱藏,做人的最高境界,是要懂得在恰當?shù)臅r候“藏”起這三種東西。 一、歡天喜地之時,藏起炫耀 智者往往都是深藏不露的。一路成長,一路品味,其中確實有大道理。藏起“炫耀”,不是讓你把屬于自己的榮耀泯滅,而是為了讓自己的魅力長久迸發(fā)。顯山露水,一覽無余,又有何意義? 有的人很容易滿足,稍微取得一點點成就,就開始了吹噓和炫耀的表演,那種過分直白的感覺好像是已經(jīng)得了諾貝爾獎一樣,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虛榮心里。明眼人只會覺得這種人是是拿著半瓶水一天到晚響叮當,反而顯得心性淺薄。久而久之,反而容易被后來者超越。真正低調(diào)而又有真才實學的人,即使是在學問和事業(yè)上都有所成就,他們?nèi)圆桓宜尚福此际д`,繼續(xù)尋找進步的空間。他們通常都會隨機應(yīng)變,避開鋒芒,不斷積蓄能量,好像一棵棵向日葵,永遠追著明亮的太陽。 我們熟知的鐵齒銅牙紀曉嵐,為官多年,游刃有余,那是非常乖巧,為人低調(diào),不喜炫耀。他才思敏捷,學富五車,為當時的乾隆皇帝排憂解難,還深諳民間疾苦,造福于普通百姓。他的藏,是一種懂得避開鋒芒的低調(diào),是一種做事務(wù)實的高調(diào)。 謙謙君子蔡元培,曾任北京大學校長,卻從不自詡甚高,做人行事歷來低調(diào)。每次邁進校門,即使自己是校長,也必定會脫下帽子,朝大家鞠上一躬。他一生低調(diào),出行時或是步行,或是馬車,從不招搖過市。這兩個人,財富和地位都有,可內(nèi)心的精神世界卻是無與倫比的充實! 二、逆境苦難之時,藏起苦水 人生在世,難有順風順水,一路披荊斬棘,一路自我澆灌,渴望乘風破浪,偶爾也難逃驚濤駭浪。 新中國成立后,在國際上很快面臨著一些大國的核威脅,鄧稼先毅然接受重任,狠心與自己的妻兒分離,從此隱姓埋名,只身投入茫茫戈壁中。殘忍的世界飛逝了20多年,才回到家鄉(xiāng),甚至是頭發(fā)絲兒里還殘留著大沙漠里的小沙礫。即使是做出了如此為世人所震撼的成就,他也從沒有流露出自己的后悔,更沒有向任何人抱怨過沙漠生活的艱難、核輻射生活的致命性。他樸實低調(diào),不事張揚,家里家外從不炫耀自己所獲得的榮譽,在外面也很少暴露自己的身份,依舊埋頭苦干,盡心盡力地奮斗于核研究,默默奉獻,從始至終不為名利所累。為什么他能名垂青史,深受后人敬佩?我想絕對離不開他自身這種隱而不露的高尚品質(zhì),正如那天山上的純潔雪蓮,在最荒蕪凋敝的山崖上,傲然綻放著美麗的光彩。 三、失意落魄之時,藏起憤怒 長路漫漫,腳下不可能都是平坦之路,難免需要跋山涉水,爬上高峰也踏足山谷,難免會遇到窮山峻嶺,難免會兇險萬分。爬山久了誰都會累,不小心跌入水中難免會覺得惱怒,正如在生活的低谷期會被他人嘲笑,難免會經(jīng)歷不符你心意的各種大事小事。你也有經(jīng)歷過這種時候嗎?我有,甚至我曾經(jīng)也發(fā)怒過,也咆哮過,也失態(tài)過,也埋怨過。因此事后的我,直到現(xiàn)在也更加明白,遇事需要沉下心來,屏住呼吸,迅速清理頭腦,能閉嘴絕不張口,能張口絕不動手。于人于己,絕對是利大于弊。 藏起憤怒,在生活中沉得住氣,是一種個人具備抗壓心理素質(zhì)和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表現(xiàn)。韓信遇難時尚且年少,自知不能與那位屠夫硬拼,忍受了胯下之辱,保全身體也終于等到了之后的封侯將相;越王勾踐臥薪嘗膽,一國之主受盡奇恥之辱,可他逆境之中也知道深謀遠慮,最終也等到了三千越甲可吞吳的輝煌。 人生和生活,都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砥礪人生,該“藏”則藏,常懷一顆敬畏之心,得意時不要炫耀,失意時不要氣餒,我們會達到人生的何種境界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