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無極 玄武門之變后,李世民為何將自己的弟媳納入后宮?原因只有7個字 唐朝民風開放大家都知道,女子再婚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可奇的是一代明君唐太宗,竟然將自己親兄弟李元吉的妻子,也就是他的弟媳楊氏納入了后宮。 唐太宗非常敬重長孫皇后,因為長孫皇后是他的結發妻子,又賢良淑德。他晚年也寵愛武媚娘,因為武媚娘年輕嫵媚。可是這楊氏一個事過一夫的人,樣貌比之后宮國色也未必勝出多少,并無沉魚落雁之姿,唐太宗為什么要“欺兄弟妻”呢,為何將自己的弟媳納入后宮? 其實原因很簡單,只有7個字:為了使朝局穩定。 唐太宗從小各方面的資質就遠勝他那些兄弟們,當得起賢能二字。在一次又一次戰場浴血奮戰后,唐太宗深得軍心。再加上他對各方能人禮遇甚厚,支持唐太宗,愿意追隨唐太宗的人也是非常多,可是李建成作為太子,根基也還是有的。玄武門之變后,李世民剛剛殺了血親,難保朝局不穩,此時納楊氏,是明智之舉。 這么一想,唐太宗雖然沾著親兄弟的血登上大寶,有很多勢力卻并沒有順服,就說很多世家大族,而楊氏就是隋朝宗室,娶了楊氏,就等于穩住了士族勢力。 從唐太宗的很多明智之舉中,我們不難發現,唐太宗是一個心胸非常寬闊的人,也是一個為了國家長治久安可以容納一切的人。 就說曾經讓唐太宗幾次動了殺心的鏡子魏征,當年還是李建成的忠臣,為李建成出了不少暗算李世民的主意。可是,人家李世民當了皇帝過后,一樣重用魏征,魏征死后悲痛不已,直言失去了一面重要的鏡子。這一點,比之齊公重用管仲也是異曲同工,畢竟當年管仲也是幫著公子小白暗算了公子恒。 人說君王英明,則臣下敢言,房玄齡、杜如晦這些名臣也正是因為有李世民這樣的明君才能夠一展宏圖。貞觀年間,冤假錯案少之又少,政通人和,官員積極向皇帝提建議,皇帝也都虛心采納。 李世民雖然是帝王,卻算是難得的長情的君王,對待長孫皇后那是非常敬愛。會為長孫皇后描眉,會聽從長孫皇后關于前朝后宮好的見解,長孫皇后薨逝后更是悲痛萬分,這樣一個帝王,如何會與楊廣之流一般霸人妻子。簡直是無稽之談。 又再說了,大唐朝地大物博,泱泱后宮什么美人沒有,李世民何必冒著被后人罵做色令智昏的無恥之徒的風險去撿一個殘花敗柳呢?說來說去,他就是為了政權穩固,為了大唐朝能夠穩定地發展下去。為了天下眾生,為了大唐萬年不衰,后人怎么評價似乎也不那么重要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