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書之家 行善若是沒有底線,過了度數那就不見得是一種善舉,反倒有可能變成了惡。 ——題記 提筆的時候,首先閃過腦內的卻是一段流傳很廣的故事。 說,有一個人見一乞丐過為可忴,便萌發行善之心資助了這個乞丐十塊錢。而后他也堅持將這一行為持續了好幾年,而不曾中斷。后來,因為他找了個女朋友,生活一下子就再沒原先那般輕松,所以,那一天他再遇上那個乞丐的時候,只是給了五塊錢。 乞丐很是不解的問他,:“往常都是給的十塊,怎么今天就給了五塊?” 面對乞丐的追問,他解釋道:“現在剛找了女朋友,生活就沒以往那般輕松,所以……”未曾等到他將這一段話給說完,乞丐當即變了臉色,怒道:“你怎么可以未經我同意,就將原本給我的十塊錢,給縮減成五塊,留五塊用來給你女朋友用呢!!!” …… 雖然這只是一個故事! 但,在現實的生活之中似這樣的例子卻隨處可見,而這樣的事情,往往都是因為自身的行善過程中沒有加以控制也丟了底線,結果往往反而演變成別一種局面。 如,曾經觀看過一段新聞,說一個演員因為長期資助一個貧困學生,后來這個大學生上了大學后,卻因為某些事情而遭成二者變惡,雖然事情的真相與始末我們這些旁觀者都不知道也不是很清楚,但單就這一結局,就足以引人深思了。 也曾觀看過別外一個例子,說有別一個演員,出錢幫助自己的家鄉修建道路,這本應也算是一種善舉,卻不曾想到了最后反而被自己村里的人說不是,還怪她每年都能賺上那么多的錢,卻才出了那么點錢來幫助修路。 除此之外,還有最近挺火的一個新聞,說是某個商人因為富了,想幫自己的村里做點貢獻,修建了別墅,可是到了最后,卻同樣沒有得到半點好評。諸如此類的例子其實很多很多。 而后也不管這些行善者他們是否出于什么私心或是理由,但最少他們都是拿出真金白銀,也是實打實的去執行或是說付出這些善舉,但到了最終卻都落得個如此下場。說不讓人感嘆萬千卻也是假的。 或許吧!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善良,可是卻大都忘了,沒有了底線也沒銳角的善良,很多時候其實都不能算是真的善良,反而會助長了惡。 因為他們真的會覺得這一切都是理所而當然,卻大都忘了別人幫助是情份,不幫是本份。也都忘了,或是沒有這些幫助,他們原本的生活只會更艱難。 雖然這樣的例子很多時候,都是由那些典型的失敗者所創造出來。 因為他們無法接受自己的無能,也無法去面對自己的失敗,更別說是面對著這個看似不公也復雜多元化的社會。 就像是那些不小心掉進到泥潭里的人那樣,本來只能獨自掙扎,這時突然有一只手伸了出來,想拉上他們一把,今到他們觀看到了希望。于是,他們通常都會不管也不顧的死死抓住那只伸出來的手,哪怕是為此將那原本想幫他們的手給拖進泥潭,哪怕是將這只手給扯斷,他們也都不會在乎,亦不會松手。 因為,他們通常都會這樣的去想,我只要自己能活,別人的關我何事! 卻大都忘了那只伸出來的手,本身所代表的不是一種必須。而后若是沒了這只手,他們其實根本就沒有一丁點希望。 篇外文:今天跟一朋友聊善這一行為之時,說,人的欲望永遠是填不平的,而這一點不止只是那些典型的失敗者,就算是身為普通人的你與我其實都脫不開這一范圍。 所以,到了我們這種年齡所希望與向往的大都是正正相得,而不是正負相沖,或是負負相克,因為除了頭一種,乘余的二種從某方面上來說其實都只是一種對于自身的損傷。就像是善良一樣若是沒有了梭角、沒有了底線也失了原則,那不管其出發點是否是一種善良,到最終只會演變成軟弱與無能。 …… 文:看書 文:看書之家 音樂:《起風了》
覺得好就小小關注下,不勝感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