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海鐵路它是我國三橫五縱干線鐵路網中的一“橫”,也是最早開工建設的一“橫”,其最早的一段是從河南鄭州的盧漢鐵路(盧溝橋至漢口,京廣鐵路的前身)車站于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10月分別向東西兩個方向開始修建的汴洛鐵路(開封到洛陽),后來因為資金以及戰爭等因素,隴海鐵路全線建成通車的時間,已經是最初開工近50年之后的1953年7月了。 海州城 今天大家都知道“隴海”鐵路之名的“隴”是從蘭州市所在的甘肅省簡稱得來的,但是這條鐵路的另一端不是江蘇省連云港嗎,應該是“隴連”或者是“隴蘇”鐵路才對吧,為何用了個“海”字,這個海字是自哪得來的?難道是海邊的“海”? 其實這個“海”字來自于“海州”。今天在連云港市有個海州區也是古代“海州”的所在,不過它在今天已經沒有連云港市有名,而變得毫不起眼罷了。但是在歷史上,海州可是有著“淮口巨鎮”、“東海名郡”美稱的。 清代海州疆域圖 海州在秦漢時為朐縣,自東魏武定七年(公元549年)始稱海州。隋煬帝大業三年(公元607年)之后為東海郡。唐朝時或為海州、或為東海郡,此后的朝代一直為海州,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9年),升為海州路總管府,后為海寧府。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海寧州復改名海州。清承明制,仍為海州,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海州升為直隸州,轄沭陽、贛榆兩縣,直到清末一直未變。 清代的海州直隸州 另一個版本的海州圖 說起清代的海州直隸州的管轄范圍,如果拿清代海州地圖和今天的連云港市的地圖對比,會發現兩個不同時期的地圖所轄范圍大致相同,不過今天的連云港市比起清代海州直隸州管轄范圍要小一些,少了一個沭陽縣,另外在西北部也少了阿湖、雙塘、高流幾個鎮的區域。不過盡管這樣,今天連云港市管轄縣級單位卻有3個市轄區和3個縣,比起清朝海州管轄的縣來倒是多了很多。 今天的連云港市 那么海州究竟是如何演變成今天的連云港的呢?民國元年,民國撤府州置縣,海州被撤銷成為了東海縣。后來因為隴海鐵路的修建,因為水陸交通便利,人口增加,民國十一年(1922年)曾設海州商埠籌備處,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2月江蘇省政府決定析灌云縣墟溝老窯一帶區域置市,8月1日成立市政籌備處。12月行政院批準設連云市,以連島和云山首字命名。治連云港(今江蘇連云港市東北連云港)。成為了江蘇省第三個省轄市和全國較早的省轄市。 1948年時的連云市 1948年11月,海州解放之后,與附近的新浦、連云市一起組成新海連特區,1949年11月25日新海連特區改稱新海連市,1961年9月新海連市改稱連云港市,至今海州一直為連云港市的一個區。因此,在今天連云港市有著越來越大的影響之下,“隴海鐵路”中的那個“海”也就越來越變得名聲不顯起來,從而不被江蘇省甚至是連云港市之外的人們所知了。 上個世紀60年代時的海州老城區域衛星圖 您了解的情況是這樣嗎,歡迎在文章底部討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