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源自網絡) 榮輝給你答個疑 寫在前面:所有的關系,都需要培養。即便孩子從你而來,但要想維持良好的親子關系,父母同樣需要付出努力。怎樣培養呢?簡而言之,只一個詞:陪伴。父母如果有心改變自己,親子關系的改善便會自然而然。 ——彭榮輝 問:身為父母,怎樣才能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系?答: 所有的關系,都需要培養。即便孩子從你而來,但要想維持良好的親子關系,父母同樣需要付出努力。怎樣培養呢?簡而言之,只一個詞:陪伴。正因為如此,今天這世上才有一個婦孺皆知的句子: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父母怎樣陪伴孩子,才可能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系呢? 首先,堅持母乳喂養孩子。這事兒,在過往肯定不是問題。除了母親身體有礙,要不然,孩子出生之后,很自然就會母乳哺養。沒有一個母親會為此犯難。一個女人,只要做了母親,都覺得非如此不可。這是天經地義之事,口耳相授,代代相傳,完全不可逆轉。即便身體出了故障,母親也一定四處尋醫問藥,竭盡一切力量使浮汁通暢、足質足量。可是當下是個什么情況?年輕的母親,愛自己有時勝過愛孩子,對于身材的盲目追求,常常毅然決然放棄母親的責任與義務,直接以乳汁品代替母乳。殊不知,母乳喂養孩子的過程中,孩子得到的不僅僅是營養,也是精神食糧,因為這個過程中母親的眼神凝視、肌膚相親,使得母子之間由娘胎里帶來的那種與生俱來的安全的依戀關系進一步得以鞏固和疊加。 其次,多與孩子身體接觸。有一首兒歌叫《愛我你就抱抱我》。怎樣唱呢?“爸爸媽媽,如果你們愛我,就多多的陪陪我;如果你們愛我,就多多的親親我;如果你們愛我,就多多的夸夸我;如果你們愛我,就多多的抱抱我……”親親,抱抱,這就是身體接觸。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爸爸媽媽多親親、多抱抱。這種親親、抱抱,不僅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讓孩子覺得溫暖,也會讓孩子建立起與人交往的自信與習慣。除了日常親親、抱抱,父母還可有意給孩子做身體撫觸。尤其是晚上睡覺之前。孩子精力旺盛,躺在那兒也睡不著,怎么辦呢?父母可以給孩子做按摩。從正面到背面,從頭至腳,從臂膀到手掌,自上而下,依次按按、握握、揉揉、捏捏,只要力度適中,保證孩子很快心情愉悅,既睡得早,又睡得香。 再者,多給予孩子鼓勵肯定。人比人,氣死人。父母所以經常有怨氣,其實多緣于攀比:拿自己的孩子與他人的孩子比,同事的,朋友的,熟悉的和陌生的。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虛榮心和脆弱的自尊心使得父母總是看到他人孩子的更好,自然就將怒氣發泄到自己孩子身上。殊不知,孩子的好與不好,不僅與孩子自己有關,更多時候依賴于遺傳和后天的家庭教養環境。父母要想自己和孩子都身心愉悅,完全可以換個方法來比。咋比呢?讓孩子與自己比,讓孩子用自己的今天和昨天比、和前天比。也許孩子進步很小,但只要陪伴在側,父母總會發現,其實變化還是會有。既然有,那么還等什么?趕緊的鼓勵和肯定啊。要知道,也許只是偶然,但因為父母鼓勵和肯定的正強化,孩子偶然就有可能形成習慣。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一個孩子,你總是尊重、肯定和鼓勵他,他會和你關系不好? 此外,要舍得為孩子花時間。做父母的人,不要和孩子說忙。如果你喜歡以此為借口,而常常拒孩子于千里之外。那么,很抱歉地告訴你,你不配做父母。戀愛的時候,你在干嗎?你是不是希望能夠與心儀的那個人24個小時膩在一起?這叫什么?愛嘛。可是,為人父母了,何故突然一夜之間就忘了“愛”的最好表達?下班的路,是回家的路。只要孩子愿意,尤其孩子還小,青春期之前,父母要盡可能滿足孩子的陪伴渴望。不需要你刻意做什么,你陪著就好。一起玩耍,一起散步,一起打球,一起逛街,一起讀書,一起看電影,一起去旅游,一起……因為一起,便就有許多話題。因為一起,做父母的人才會有所發現。發現好的,第一時間肯定鼓勵他,孩子自然高興。發現不好的,及時提醒他。因為還只在萌芽階段,點到即止,也就很自然避免孩子在生成惡習之后難以面對和修正的激烈情緒。 最后,生活要講究儀式感。是個人,都有知恩圖報的心理需求。那么,不妨給孩子經常小施恩惠。怎么施呢?記住孩子每個他在意的日子。他的生日,“六一”兒童節,元旦,春節,端午,中秋,圣誕節,甚至是“情人節”。記住它,及時給他一份禮物。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禮物不在價格,貴在心意。孩子喜歡就好。表面來看,他喜歡的是個東西,其實他更在意送禮物的這個人。遠行歸來,也送他一份禮物。即便常年出差在外,節日到來寄他一份禮物。如此,一來二去,自然就有好的關系。另外,父母還要注意一些生活細節。譬如說,早起的時候,要抱抱孩子,很鄭重地和孩子說:“寶貝,早上好!”譬如說,孩子去上學,要微笑著和孩子揮手:“寶貝,再見!”譬如說,每天晚睡,要和孩子行晚安吻:“寶貝,晚安,好夢!”再譬如,即便受了孩子再小的恩惠,也要很認真地和孩子說:“謝謝寶貝!”……事無巨細,都做成儀式,孩子受到尊重,自然親子關系親密,毋庸置疑。 人說:心有安處,便是幸福。榮輝說,父母如果有心改變自己,親子關系的改善就會自然而然。不信,你試試看。 2019年5月18日 父親,教師,寫作者。寫過一些文字,發表過一些文章,編著過幾本圖書,出版過三本個人專著。無所謂追求,簡單生活,簡約工作,致力于做更好的自己,做盡可能多的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