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 時 間 無 關 《亂世佳人》與《魂斷藍橋》都是上世紀三十年代好萊塢經典之作。 前者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講述了美麗勇敢的愛爾蘭姑娘斯佳麗與儒雅的阿希禮及玩世不恭的巴特.瑞德之間曲折復雜的感情故事,后者則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講述了上校羅伊與芭蕾舞演員瑪拉之間的凄美愛情。 時間已經過去了半個多世紀,重新觀看費雯麗的電影,仍然被深深地打動。
桃瑞園和十二橡園里的那些快樂時光,仿佛到處都充滿著斯佳麗熱情奔放的青春氣息;即使戰爭讓家園變得面目全非,也掩不住斯佳麗頑強勇敢的生命活力。 之所以有這么強大的張力,費雯麗的表演技巧自然功不可沒,但我們更要感謝小說的原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塑造的這一經典且飽滿的角色。 斯佳麗也許一直都在追求自己的愛情卻又分不清自己的愛到底在哪里, 在種種的欲望與矛盾面前,費雯麗以精湛的演技讓斯佳麗的生活和精神世界曲折又不覺沉重,豐富又不覺浮華,唯美又不失質樸。 她費盡心機制造各種與阿希禮一起的理由和時空,其叛逆背道并沒有影響斯佳麗的率真與可愛;她肆無忌憚地揮霍巴特瑞德對她的欣賞和寬容,其苛薄頑劣掩飾不住她的世故與自得。 雖然巴特瑞德說玫荔是他見過唯一一個真正善良的人, 在經歷了戰爭、婚姻種種歷難之后,阿希禮已經不是當年青春夢想里的王子,巴特瑞德也并非僅僅是她生活的合作伙伴。斯佳麗終于明白土地才是最真實的,桃瑞園才是她的真愛。 劇情在迭蕩起伏中又把我們帶回了經歷了戰爭洗禮后靜謐柔和的桃瑞園,家才是斯佳麗心之安處,家也永遠是我們每個人的心之安處。 斯佳麗對玫荔的丈夫癡心不改卻讓人無法埋怨, 也許所有的這些,也是故事吸引我們的一個重要方面,象斯佳麗熱愛桃瑞園那樣熱愛生活,是《亂世佳人》給我們的又一個啟迪。 相對于《亂世佳人》的厚重和深遂,《魂斷藍橋》的故事就顯得簡單而通俗。 盡管如此,它仍然不失為一部值得細細品味的作品,戰爭和愛情永遠能為文學藝術作品長青增加魅力,《魂斷藍橋》恰恰就契合了這個題材。
本來是一個多么完美的愛情故事,羅伊的死訊卻讓無助的瑪拉最終經受不住貧病交加的折磨,走上身體背叛心靈的不歸路,意外歸來的羅伊讓瑪拉在幸福之余卻無法面對自己對愛情的那顆純潔的心,為了愛人的安寧和幸福她只有選擇放棄,放棄她深愛著的羅伊,放棄這個曾經讓她歡樂也讓她苦難的世界,最終在滑鐵盧橋上結束了她曾經年輕美麗的生命。 在羅伊的回憶中,瑪拉的笑容遠了, 時光就這樣流逝,費雯麗的容顏依然在《亂世佳人》和《魂斷藍橋》中美麗如初。 相對于今天的影片,她們或許欠缺太多的特技與規模,但是那個時代關于人物思想與內心的高度關注與精細雕琢,卻體現著演員和制片對電影事業的虔誠。 當然在商業化的今天,電影也如經濟一樣伴隨著泡沫前進,我們無法有太多的苛求。如果一定要給《亂世佳人》和《魂斷藍橋》這樣的片子加個標簽,我想那就是與時間無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