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共讀 金瓶梅 《金瓶梅》 原作名: 蘭陵笑笑生 出版社: 南洋出版社 領讀者:跑跑單車 領讀者說 第六回 第七回 第八回 第九回 第十回 打卡集錦 戴小娟 潘金蓮如愿嫁給西門慶,王婆信誓旦旦地擔保沒有問題,但是豈有不透風的墻。
為何會主動把春梅送給西門慶,是因為當時丈夫收小本來就是常事,她若阻止,反而失了西門慶的心,不如順水推舟,讓西門慶感激他更愛她,同時和春梅關系搞好,往后也是自己的助力。至于西門慶看不上的秋菊,那就隨意打罵了。 夜鶯 潘金蓮伙同王婆毒殺親夫的故事婦孺皆知,但是今天讀過原文仍然渾身發涼。看過了邪惡,而之后的正義卻沒有到來,打虎英雄勇有余而智不足,最后激情殺人耽誤了報仇大計。 修橋補路瞎眼,殺人放火兒多,邪不壓正只是向往,金瓶梅或許比水滸來的更加真實;薛嫂閃亮登場,業務水平不輸同行王媽媽,巧妙處理玉樓家的三角關系,讓人眼前一亮。 有趣的是,他竟然還把玉樓的年齡虛報了五歲…;燒夫靈和尚聽淫聲,穿越到日本動作愛情電影里常出現的劇情,順便黑了一票六根不凈凡心未了的和尚,想必在笑笑生的世界里沒有佛陀上帝,沒有鬼神,只有精赤條條赤身裸體的蕓蕓眾生。 小貝多芬 俗話,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父母乃衣食之供,錢財乃衣食之購。古時今日,鮮有不對窮避之若鶩者,蓋因溫飽難以維系,翻身幾代難求。 雖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但中央奢靡無度,地方官商勾結,再者自古輕商重文,自此千萬小道一并被散,唯有承蒙皇恩之道可通。本是壓迫,必有反抗,然天朝臣子所奉孔孟之學,重君臣父子倫理之理,關系阡陌不可逾越。 不尊綱常者必為鄰里不齒,名曰不肖,以此罪責遂立。時久成矩,似溫水溫吞,似火鉗火烈,枷鎖禁錮不可謂不深。周而復始,病態逐利同儒禮倫常刻與血脈之中。 一勸恐登徒子院內人多口雜,難免喧鬧;一辯各自相安,嫁雞隨雞,豈有男人不好色。 二勸恐毆打妻小,薄情寡義;二辯無縫蛋不招蒼蠅,可憐人必有可恨事。 三勸恐小女及笄,上下受氣;三辯賢妻良母定能主內。 四勸恐專宿花柳,人性涼薄;四辯年少無知,嫁夫從夫。 張四雖句句在理,卻一心圖玉樓嫁與尚舉人,好從中謀一份利。玉樓辯駁卻似狂風嫩草,綿軟無力隨風飄搖,一面是深知西門家財,一面是鐘情如意郎君,到底也是圖利。字里行間,辯駁是假,唯利是真。 上官婉兒 進了卷二,劇情也漸入佳境,一樣的配方,不一樣的味道,武大死得照舊窩囊,可奸夫淫婦的故事卻就此展開。 潘金蓮西門慶從偷情的猴急中淡定下來,彈琴、寫字、吟詩……小潘向讀者展現了一系列底層女子少見的才藝,納妾、盤賬、走關系……西門大官人也證明了自己是個有正事兒的地方大戶。 當奸夫淫婦搞起情調、過起日子來,就不再只是那對遭人恨的扁平形象,比如小潘,身世可憐、尖酸刻薄、性格要強,天生體態風流,關鍵時刻卻自有一番殺伐決斷,一個“淫”字還能標簽她嗎? 世間那么多才子佳人,卻將《水滸傳》中的惡人寫得如此立體豐滿,作者怎么這么皮? 更讓我奇怪的是,蘭陵笑笑生要寫世間俗事,為什么要以《水滸傳》的經典橋段展開呢?是借經典橋段吸引眼球,還是為潘西這樣的人物立傳,又或是借此聳人聽聞的故事諷刺現世? 比如西門慶奸也奸了、打也打了,甚至伯仁因之而死,比偷情更刺激的莫過于此番風波了吧,西門慶腎上腺素平息,于是把小潘丟在腦后,去忙著納妾。 納妾也很經典,原以為是另一段類似潘金蓮的香艷描寫,沒想到三句話不離錢,牽線的、做保的、提親的、選人的、拆婚的無不為自己赤裸裸的算計、索要、打算,與風月毫無關系,實在有違禁書的聲名。 仔細看看薛嬸兒給西門慶牽線時對孟玉樓的介紹:財、況、貌、才,貌才排到第三位! 這哪是樁好婚事,明明是樁好買賣,而且再也不許污我們西門大官人只是好色之人,太片面了,明明就是貪財好色。男女之事尚且如此,更不要提那些拿人錢財與人消災(牽線、跑腿、說和)的小人物,無利不起義。 年少曾為這樣的英雄好漢唏噓過,成年后為制度的差強人意不平過,如今卻從是非黑白的視角滑進了無窮無盡的灰色地帶,比如在這一幕,我只看到了土壤,西門慶、楊提督、蔡天師……生長于其中,而武松卻是塊頑石,格格不入。 柏拉圖在《理想國》里說,“一個國家樣式的方方面面都隱含在它的人民中間”,深以為然,看看這兩回對吃瓜老百姓的描寫,心有判斷卻選擇回避,唯一肯出來的鄆哥還為了武松幾兩銀子。 說是哪方也開罪不起也好說是被盤剝欺壓慣了也罷,順民就是順民,明哲保身向來是順民的第一選擇,但從不妨礙順民們寄希望于清官,清官來了,卻又不得不臣服于龐大的官僚關系網,順民們還是寄希望于綠林英雄吧,有一天能踩著七彩祥云……串場。 七月 前十回看得頗有些壓抑。
編輯:靈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