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任翠英,70后生人。出生地河北省遷安市燕山腳下,就職于遷安萬嘉集團。喜歡文學,心研素墨,奈何拙筆,喜歡文字和古風的俺拽著平仄的衣角且行且惜。業余時間兼做網絡編輯工作,拙作散見于江山文學和長城文學等。 紅塵煙火,因為懂得(原創) 張愛玲說:因為懂得,所以慈悲。我說,你在,便是此生圓滿。 ——題記 也許,曾經年少無羈的噠噠馬蹄,踩出的不過一行形影孤寂的不舍嘶鳴。走過的歲月里,總會有美麗的流光掠影,過往中有熱烈也有平淡,有歡喜也有憂傷,泛黃的記憶總是有一個靈魂的支點,任歲月蹉跎依然清晰如初。時光的角落里,總是不乏些許小驚喜,或許就在你愣神的下一個路口,一份懂得便會如約而來。 喜歡驚喜這個詞,平淡中略藏著暗香,和一份不負等待的厚愛,也許等待很苦,但上天卻從不辜負那些執著的笨小孩,花兒和暖陽相約如許,在春天里演繹著繁華盛景,那么你如果也能如約而至,該是我命途中多么盛大的歡喜。大抵生命都是寂寞的吧,就像一杯香茗,總是在等一個能品它懂它的人,大多的時候,我們總是在等一杯值得自己傾心的茶,如果你夠耐心,茶便不會負你;也許每一朵塵世的花,都是在等懂得欣賞她的那個人,如若遇見,此季無憾。說到底我們終其一生,終究是在苦苦尋找一份懂得,尋一份細水長流的陪伴,一個溫暖的歸宿,找一個,能夠牽了手就不會放開的人。所以懂,便陳成了滄桑歲月里那一縷不可多得的暗香,妥帖著平淡生活中無聲的陪伴;是繁花落盡后的那份安暖,是韶華蹉跎后的那一份執著,生命之旅曲折悠長,若遇一份懂得,便是風雨中鑄就的堅強,光陰荏苒,一種溫暖,是不離不棄的那一份陪伴。 是誰說過:知我者為我心憂。懂你的人,有些事無需言明,只一個表情,或一個舉止,便能看穿你的心思,想你所想,解你煩憂,不需要太多的表達。懂你的人,無需多言,無言亦是一種深情的表達。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故事,故事里都有悲歡離合的上演。但愿你清澈的眼眸能洞穿歲月的迷惘,帶給我感動的歡喜,驚喜著你溫暖的微笑曾暖過我薄涼的山河歲月。因為懂得,于是在茫茫人海中,有了相知的歡喜;因為錯過,也有擦肩的惆悵。是誰說過:眾里尋他千百度,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如果我是風中的一葉浮萍,希望能以最釋然的姿態于風中游離,因為我要裝飾我的憂傷,請記住我安靜的樣子。如果我是一葉小舟,一定會停泊在你必經的渡口,載你無憂,伴你倚水聽濤,攜一縷明媚照亮你未知的前路。也許是這世人所期待上的完美太過貪婪,終是鏡花水月南柯一場。緣也許是與生俱來的東西,它可以是一紙素箋的暖,也可以是光陰成就的最美詩行。最美的懂得,是恰巧,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不負這蔥蘢歲月里最美的遇見。 美好的遇見就如黑夜里的一抹極光,連同照亮的是靈魂的悸動,那份懂得,能滲入骨髓,燃燒生命。流年似水,研開過往,月光中去妥帖一顆飄零的心,曾經誰的深情,誰的一往,都鋪陳成了多年以后的那一抹月下相思,如是,那也是命途里為之驚艷的一筆。時光不經意的一瞥,便收藏起落紅的暗香,氤氳著如煙的過往。你白衣勝雪,溫文爾雅,溫暖的笑容,讓人如沐春風,我愿在那些唇紅齒白的光陰里,輕研冷硯一方,素箋小字傾盡滴滴墨香,婉約成詞,無曲亦成歌。想起張愛玲與胡蘭成,創造了人間怎樣的一段千古奇緣,雖然后來勞燕分飛,但他們那段感情不能不說是緣于一份懂得。因為懂得他們走到一起,同樣是因為懂得,他們各奔東西,留下了讓世人扼腕的嘆息?!稄垚哿岬膼矍楣适隆防镞@樣寫道:胡蘭成是懂愛玲的,懂她貴族家庭背景下的高貴優雅,也懂她因為童年的不幸而生成的及時行樂的思想。僅僅這一個“懂得”,也許就是張愛玲愛上胡蘭成的最大原因。而張愛玲在給胡蘭成的信中寫道:因為懂得,所以慈悲。是的,因為這份懂得,她毅然摒棄了世俗的目光,甘心情愿為他低到塵埃里,而且還要開出花來。 懂得是風景,能在童話的國度里成就一場天荒地老。懂得如清新的老相冊,在歲月的小屋里偶然翻起,依然清晰如昨,懂得如年輪里的陳釀,聞之香醇,品之甘冽。懂得,能讓羈旅的人兒挺住漂泊的腳步,讓一顆孤獨的心不再迷茫;懂得,讓日月輪回不再枯燥,讓獨行者不再孤單。想著如若你懂,一個人的路途,也會有詩和遠方;如若懂得,涼薄的塵世中就會有暖意如影隨形;如若懂得,山窮水盡處,便會有峰回路轉,真如柳岸花明又一村;若是懂得,滄海桑田,日月更替間處處都現風景。懂得,如一闋青詞小令,添寫的人,諸字素簡,品讀的人,身如其中,心有靈犀。若是這一闋闕文字的精靈,住在了在另一個人的心里,有了心得溫潤,得了生命的體溫,那簡單的文字就能泊得住你的眉彎,因為懂得,所以可以在這個涼薄的世界里,深情的活著。莫問,一生要經過多少悲歡別離,因為每一次別離都是下一個際遇的開始,阡陌塵世,總不乏孤獨的靈魂,漂泊中若遇份懂得,便似一縷暗香,穿云透雨,直抵心中那花田半畝,如瑤池瓊漿,潤徹心扉。它始終地貫徹于光陰中,把那份久違的期許,都幻化成云水相擁的纏綿。歲月里因為懂得,將心中的那朵蓮娉婷成出水的模樣,不寫迷惘,只等你來臨摹。人生千回百轉,如遇懂得,碧落黃泉,等你入夢來。 民國時期的金岳霖,因傾慕林徽因的文才與人品,一直寂靜喜歡,默然相伴,林徽因對他亦十分欽佩敬愛,他們之間的心靈溝通非常人能懂。因為懂得,金岳霖在處理他、梁思成與林徽因的關系上,自始至終都用最高的理智駕馭自己;因為懂得,他終生未娶,愛了林徽因輩子,默默跟隨了一輩子,也靜靜珍藏了一輩子。塵世一遭,若是遇見,已足夠幸福。人這一輩子,還有什么比結緣更愜意的事情,與山結緣,與水結緣,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然后,與你結緣,笑看塵寰大千。也許終有些緣份逝如流沙,雖也曾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就把那些緣起緣落的念想,都繾眷成風景吧。琴瑟和鳴音猶在,不知誰人撫箏弦,記憶也許會泛黃,念起時,仍能暖了那時的山高水長,縱使隔了歲月,遠了風煙,因了懂得,只聞花香,暖到落淚。 人世間,有多少想念是會呼吸的痛,卻與風月無關。多少銘心刻骨的言之鑿鑿,終敵不過歲月深遠。誓言如煙花般絢爛,曾綻放在誰的唇邊,長夜未央,曾為誰相思無邊,又有多少初見的歡,能在今生反復上演……低眉處,曾經耳邊如夢般的囈語,也只是參不透的清禪,曾經的桃花十里,紅衣怒馬,終是說書人口中的閑話,如今清茶一盞,詞令一篇,卻早已與前塵無染,只與懂得有關。多想與你桑間聽風,共沐雨后的陽光,想與你執手,同賞夕陽無限。有一種懂得,是經過百轉千回后的一往情深,是于塵世兜兜轉轉后用心書下的那一首詩行,當千帆過盡,你是否會為我寫就皆大歡喜。日子,就像時光臨摹成的一朵素雅的小花,采擷一抹明媚于心底,安享一隅溫暖,駐足我的漂泊。許一段尋常的時光,與你相遇在一首舊詞里,用韻染的平仄,添風花雪月,書柴米油鹽,將美好的點滴,深藏于心,安放于最深的紅塵。當你在我身旁,“對飲牛津,相對忘貧”。原來任世間繁華,都不及有你的側,無論是陌上花開,還是雨落瀟湘,靈魂相悅在歲月的風煙之上,懂你,是最深的本真,你在,便是此生圓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