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體旅局按照省市縣委發展全域旅游要求,努力提升臨西旅游業的發展水平,現推廣打造出一條旅游精品線路。 臨西縣一日游日程安排 臨西歷史文化展館——北湖公園——玉河公園——呂玉蘭紀念館——四.二九烈士陵園——尖莊貢面制作技藝展示基地(京衛、四合院) 8 :00 — 早餐后出發 8 :30 — 9 :30 參觀臨西縣歷史文化展館 9 :30 — 10:30 參觀北湖公園 10: 30 — 11:30 參觀玉河公園 11: 30 — 1 :30 赴東留善固農家院午餐 1 : 30 — 3 :00 參觀呂玉蘭紀念館(故居、紀念林) 3 : 00 — 4 :00 參觀四.二九烈士陵園 4 : 00 — 5 :30 參觀尖莊貢面制作技藝展示基地(京衛、四合院) - 1 - 歷史文化展館 歷史文化展覽館位于縣軸承會展中心三樓,面積220多平方米,分為七個展區。“文明曙光”、“戰漢古韻”兩個展區,通過介紹發現“范莊遺址”“鯀堤”“榆陽古城遺址”等,反映了臨西縣悠久的歷史淵源和豐厚的文脈積淀。“唐宋輝煌”、“歷史轉折”、“明清繁華”三個展區,則主要借助于考古發掘的大量青銅、陶瓷器等文物原件,反映了該縣作為運河文化重要的發祥地、臨清古城治所所在地、隋唐大運河漕運的重要樞紐地,曾經擁有的繁榮和輝煌。陳列布展圖片資料280余幅、文物百余件。展覽館整體布局以縣域歷史文化發展脈絡為主線,充分利用圖片、文字、實物、模型等形式,全方位、高濃縮展現了該縣從新石器時代到當代,長達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發展歷程。 - 2 - 北湖公園 北湖公園位于縣城北部,陽光大道西側,占地620畝。公園水域面積292畝,綠地面積286畝,鋪裝硬化面積42畝。主要設有公園主入口廣場、活動健身、兒童娛樂、老年人活動、特色樹種觀賞、水上娛樂六大功能區其內部設有廣場、噴泉、環湖道路、水上娛樂、涼亭、廊架、文化長廊、茶室等建設休閑娛樂設施,成為縣城居民休憩的良好去處。 - 3 - 玉河公園 玉河公園位于縣城新區長江路北側,占地525畝,其中綠化面積220畝,水系面積156畝公園按照“人與天調,融古涵今”的設計理念,依托3500米長的水系,兩側建有寬50米的 綠化帶加以襯托。中心水系采用引進的黃河水循環流動,與環城水系相通。景區為以水文化為主的生態型森林式公園它是融旅游、休閑、生態文化為一體的游樂園。成為城區及周邊村民休閑娛樂的首選地。 - 4 - 呂玉蘭紀念館 呂玉蘭紀念館位于臨西縣東留善固村南,為紀念全國著名勞動模范呂玉蘭而建。它奠基于2006年,2008年3月31日呂玉蘭逝世15周年正式開館。紀念館門前座落著呂玉蘭4米多高的半身石雕塑像。拾階而上是朱紅的大門,門楣上有“呂玉蘭紀念館”的金字匾額。臺階周圍為漢白玉護欄,每塊欄板上浮雕著不同樣式的蘭花。紀念館采用四合院布局,占地3236平方米,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四周環廊相接,院內青色大理石鋪地。北面是玉蘭生平事跡展覽館。展館迎門是毛澤東與呂玉蘭在中共“九大”會議上握手的巨幅畫像。展廳為回環式布局,建筑面積為500平方米,展出面積350平方米,共展出照片214幅,實物58件,以大量詳實的資料再現了呂玉蘭由一個農民的女兒成長為一名黨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的過程,重點展示了她“植樹造林、鎖風固沙、平整土地、興修水利”,把一個貧窮落后的窮沙窩改造成林茂糧豐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全過程。“四合院”西面北部是臨西好人展廳,南部是國防教育展廳;南面是全國勞模展廳,重點介紹了126名全國勞動模范的光輝事跡和在全國省重大影響的24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代表。紀念館是市重點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是河北省紅色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臨西,玉蘭精神已成為全縣干部群眾凝心聚力的旗幟,點燃了奮發作為的干事創業激情,正在助力全縣經濟社會各項事業跨越趕超發展。 - 5 - 四.二九烈士陵園 建國后為使子孫后代不忘先烈的英勇事跡,臨西縣人民政府在先烈犧牲的地方,建起了四·二九烈士墓碑,把烈士墓碑列為縣重點保護的革命文物。一九八四年十月,為更好地緬懷先烈,由臨西縣團委發起捐款,于一九八五年清明節落成“四·二九烈士紀念碑”,碑的正面鐫刻著河北省委第一書記高揚的題詞:“四·二九烈士永垂不朽”。 一九八六年六月,由冀南黨史征集編審委員會倡議,省委、省政府批準,并在縣委、縣政府的具體部署下,在賀伍莊籌建“四·二九烈士陵園”。九月舉行了奠基儀式,隨后破土動工,八七年四月落成。 陵園位于河北省臨西縣搖安鎮賀伍莊村北,整座陵園占地二十五畝,主體結構由紀念塔、紀念堂、墓碑群、接待室組成。 陵園正門是一座坐東朝西的高大牌坊,進入陵園往東,首先看到的是由三位八路軍戰士組成的雕像,再往東50米左右,是聳立于陵園中心的主體建筑——四·二九烈士紀念塔,塔高接近20米,塔身西面是徐向前題詞:四·二九反掃蕩犧牲的烈士永垂不朽。塔身南面、北面分別有原冀南區領導人宋任窮、陳再道、王任重、劉志堅的題詞。 紀念塔的北面,是紀念堂,堂內展覽著冀南建黨初期至全國解放各個時期的革命斗爭歷程。展覽通過100余幅圖片、文字、圖表,生動地再現了冀南革命斗爭歷程。 紀念塔的東面,是墓碑群,有142個無名烈士墓碑,安放著四·二九反掃蕩中犧牲的387名無名烈士遺骨。整座陵園掩映在蒼松翠柏之中,顯得莊嚴肅穆,使人充滿了對先烈的崇敬、緬懷和感恩。 - 6 - 尖莊貢面制作技藝展示基地 (京衛、四合院) 臨西尖冢手工空心掛面系河北省邢臺市臨西縣尖冢鎮地方特產,空如竹、細如發、長如絲,直徑均不超過1毫米,最細僅有0.1毫米。萬歷初年,尖冢鎮王氏二十八世祖王垣始創手工空心掛面,距今已有400多年的生產歷史,二十九世祖王廷銓公使工藝日臻完善,傳進皇宮,萬歷帝食用后喜其爽滑可口,柔軟清純,柔軟清純,封為貢面。臨西縣手工掛面制作技藝于2009年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主要代表廠家有京衛和四合院兩個生產廠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