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機構的校長都已經開始注重學習了!現在每個人都知道不學習就會落后,學習慢了就會被淘汰。然而,到底怎么安排學習確實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專業vs管理 很多校長是藝術專業出身,專業是愛好,專業是樂趣,學習專業樂此不疲,特別有成就感,因此只要是專業學習,排除萬難一定學習。這就相當于瓦匠出身的建筑公司的老板,天天研究如何把墻砌好一個道理,墻砌的再好,結構不合理,地基不牢也是塌方的。校長研究的是管理,所以必須學習管理,使之成為樂趣,學校發展才能持久。 二、投資vs投入 很多機構的老板認為硬件設施投入是必須的,所以花租房的錢,花裝修的錢,花設備的錢眼睛都不眨,認為這是投資,必有回報。但是對于學習卻不肯投入一分錢,這必然造成一個結果:一個木偶穿著昂貴的衣服。這么多年學專業花費30萬,而卻沒有花一分錢學管理,恰恰我們學校發展需要的卻是管理。校長們,真的想過這事嗎? 三、跟潮流vs所需求 當我們的校長認識到學習重要的時候,就開始毫無目的的惡補,聽說別人學什么你就學什么,根本不了解課程內容就報名,而且還樂于所謂的團報,因為打折、便宜,卻不考慮時間成本、人力成本、交通成本。 如果一個人學習連落地實踐的時間都沒有,那樣的學習就是浪費。因此,我們必須冷靜的分析,我們的機構到底需要什么?急需解決的是什么?根源問題在哪里?千萬不可操之過急啊!我覺得提升校長的認知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4、學習方法vs增長智慧 很多校長寄希望于直接拿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一點可以理解,但是你會發現生搬硬套別人的方法收效不大,反而事倍功半。現在有很多課程是單一訴求課,比如:招生、活動、營銷、溝通。這些課聽起來感覺很好,但是用起來卻收效不大,是因為我們的系統不健全,單一思維,單一行為會出現頭痛醫頭的現象。 所以,如果想做好管理就要夯實基礎,以提升老板認知能力、系統能力、綜合能力、領導能力為主,增長領導智慧,就相當于你掌握了運算公式,無論數據怎么變化,都能得到正確的結果。 5、老板學vs員工學 最次等的學習模式是員工學習,老板不學習;第二層次學習模式是員工老板都不學習;第三層次學習模式是老板學習,員工不學習;第四層次學習模式是老板帶領員工一起學。學習和開會一樣,要分層次:老板的課程,員工不能聽;中層領導的課程,員工不能聽;員工的課程上級一定要聽。 6、學習vs實踐 一切學習都是為了實踐,如果沒有實踐,學習就是浪費生命。所以,每次學習回去馬上要落地實踐,在實戰中找問題,發現問題再學習,再實踐。智慧不是來源于書本,智慧來源于實踐,不斷的實踐才是增長智慧的源泉。 免責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刪。生源多多---先招生,后收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