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3日 星期六 晴 欲速則不達,貪多嚼不爛 ——給家長的第十一封信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 昨天,有一位家長給我留言,說自己的孩子假期作業已經做了一大半了。看到后,我并沒有特別驚喜——你要知道,這才是放假的第二天啊!(精確一點說,截止他給我留言,只有一整天的時間。)但我明白,從家長的角度來講,自己的孩子能夠快速地完成作業,是一種很好的現象,有這樣一個省心的好孩子,是值得向老師報“喜”的。孩子早日完成假期作業,家長也就早日完成了一項任務,了結了一個心事。 因此,許多家長一放假就對孩子說:要趕快寫作業喲,寫不完作業不準玩游戲、不準看電視。許多孩子也是速戰速決的想法,放假的前幾天,儼然是高考來臨的前夜,一大早就爬起來寫作業,晚上要寫到很晚。為啥這么拼啊?他們的小算盤也打得啪啪響——寫完作業就可以隨心所欲地玩了!家長問起便理直氣壯地說:“我的作業全寫完了!”家長聽聞此言,也不會過多地干涉孩子——反正作業寫完了,玩玩就玩玩吧! 其實,有這種想法和做法是很不好的。 孔子在《論語》中說:“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這句話的意思也就是說無論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貪多、貪快,不能急功近利。一味地追求速度,最終一定是“不達”,與最初的目標背道而馳。做了無用功,百害而無一利。 稍微一思量就可以明白,老師布置的是針對整個寒假,接近三十天的作業量,在兩三天的時間內就飛快地完成,對錯且不說,其書寫質量也只能“呵呵”了。而許多家長關注的只是孩子有沒有做完,而不是做得好不好,甚至連做得對不對都不會去留意。這實在是不應該! 今年放假前,我給學生布置作業的時候,每人發了一張“明白紙”,把假期的作業一一列出,并給出了一些提示。 例如:我給孩子們摘選了45句《論語》經典段落,(孩子們已經會背誦其中的10條了。)并提醒孩子們每天背一句并及時回背前面背過的,防止回生。 再比如:我讓孩子們讀《了不起的狐貍爸爸》,提醒孩子們每天讀三到五頁就可以,不要一口氣就讀完一本書,囫圇吞棗式的讀書只會消化不良,所得也就十分有限。我還要根據我事先設定的進度,在微信群里出一些“檢測題”讓孩子們搶答。 放假了,孩子回到了家庭,老師們鞭長莫及,孩子們作業完成的情況如何,質量如何,效果如何,幾乎完全取決于家長的引導了。一個真正愛孩子的家長一定會按老師的建議去引導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時時有事做又不會感到疲倦和反感。 家長朋友們,學習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立竿遲見影的工程,是厚積薄發的過程。讓我們一起靜下心來,慢慢地,慢慢地陪孩子一起成長。欲速則不達,貪多嚼不爛。 您的朋友:張學勇 2018年2月3日 相關文章鏈接: 4、孩子不是用來比的 8、張學勇:反正是沒好了,你愛咋辦咋辦吧——給家長的第七封信 11、張學勇:您的孩子應該上輔導班嗎 ——給家長的第十封信 轉變源于自我 成長不可替代 掃一掃,有驚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