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 民 謠 , 愛 生 活 每 天 一 民 謠 , 溫 暖 你 內 心 請輸入標題 bcdef 2018年2月6日 天氣陰 | 每天推薦一首民謠第298期 想念你的我卻沒話說,想著想著就要到站了。 我的耳旁還在回蕩著,那一首八十年代的歌。 我知道我的故事太多,我知道我只停留片刻。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寫在前面的話: 我們的民謠公眾號即將迎來300期的推送,我們的粉絲也即將突破兩千,看著每天一個個累積起來的粉絲,心里滿滿的感動與溫暖。 時常會收到粉絲們的留言,寫出他們心中所想,推薦他們喜歡的民謠,因而這一期是繼小強分享的《南京》之后,再一次延續專欄【我幫粉絲推民謠】。 配上粉絲推薦的民謠歌曲,寫寫我們的聽歌感悟與心境,這是小編們與粉絲們一路相伴美好見證哦,也是音樂帶給我們彼此最溫暖的禮物。 《八十年代的歌》是趙雷親自作詞作曲并演唱的一首民謠,收錄在其2016年末發行的專輯《無法長大》之中。 相比起同張專輯中的《成都》《鼓樓》以及近期在歌手節目上被張韶涵翻唱演繹的《阿刁》這些廣為人知的民謠,加上雷子說過: “我不經常唱這首歌,這首歌太悲傷了”。 他鮮少在節目演出中唱出這首歌,《八十年代的歌》在該專輯中相比較而言知名度并沒那么高。 但整張專輯聽下來,這首歌卻帶給了我最深的觸動,在這歌里聽到一個年代的結束,也接受另一個時代的開啟。 跨越八十年代從開始有記憶的九十年代開啟,群山環繞綠樹濃蔭的村莊,在那里出生,在那里長大,玩耍嬉戲哭鬧念書,那時的歲月很是快樂無憂。 或許正是因為年少尚且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廣闊,也沒有任何雜念和欲望,才能安然享受那樣單純的幸福和快樂。 記得初三快升學時終于有了緊迫感,有時候周末仍是習慣早醒,就會搬出小桌子在院子里伴隨著夏日清晨的蟬鳴蛙叫聲開始學習,不知為何很是喜歡享受那個時候一個人念書發呆的時光。 聽這首歌的時候總是會記起那個畫面,或許是因為如今再也沒有那樣的經歷與心境了吧。 小時候跟小伙伴們在山野田園間撒歡奔跑,稍稍長大之后,開始讀書識字。 那時候電視尚未普及,有一部收音機就已是奢侈。 慢慢接觸文字和廣播的世界,喜歡電臺喜歡說書的節目,從四大名著到金庸古龍,沉迷在聲音和武俠的江湖里不可自拔。 初中開始喜歡上三毛的散文,跟著她的文字想象廣袤無垠的撒哈拉沙漠。 漸漸收了跳脫的性子,收心下來念書,當然,仍是喜歡做著天馬行空不切實際的遙遠夢想。 每逢節日鄉里會集中播放露天電影,搭起戲臺演潮劇,更重要的是用零花錢在戲臺旁買到各種好吃的零食,那時候的幸福充盈又簡單,溢滿心間。 在趙雷的民謠中,無論是之前推薦過的《少年錦時》,還是這首《八十年代的歌》,總能讓我追憶往昔,收獲充沛豐盈的記憶重放。 工作之后每年也就回去一兩次,每次都會爬到山上去俯瞰整個村莊,那些凋敝破落的老屋,那些荒草叢生的田園。 面對從小生長的故鄉,總會有感傷。 所以每當小伙伴們在過年前追問今年過年回來不,總是回答今年在外面過年呢。 在城市里住了再久還是會下意識的說外面,或許是因為外面總是他鄉吧。 有爸媽在的房屋就是家,而出生長大的地方才是故鄉,我們去過很多地方,而故鄉總是要回去的。 我總這樣固執的以為,難以抹去。 最終,我們也成了過客,面向曾經匆忙作揖然后不辭而別。 話題互動 你想起來哪個年代的歌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