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喜有悲才是人生,有苦有甜才是生活。再大的傷痛,睡一覺就把它忘了,老是背著昨天,會累壞了自己。邊走邊忘,才能好好感受到每一個幸福。人生就像一杯茶,會苦一陣子,但不會苦一輩子。
飲茶與健康的。如:“姜茶治病,糖茶和胃。”“清晨一杯茶,餓死賣藥家。”“食了明前茶,使人眼睛佳。”“常喝茶,少爛牙。”而茶謎就更受歡迎了,如“生在山里,死在鍋里,埋在罐里,活在杯里。”就是民間口頭流傳的生動有趣的茶謎。民間制作的茶謎,往往貼近生活,雅俗共賞。如以茶葉特征制作的茶謎:“生在山中,一色相同,泡在水里,有綠有紅。”形象生動,猜而不忘。又如以茶葉的生、采、制泡的過程而制作的茶謎:“深山塢里一蓬青,五龍十爪摘我心。帶到潼關來逼死,投進湯泉又還魂。”構思奇巧,妙趣橫生。 就像愛茶的人,不會去評論茶的好壞,會用心去品出它不同的滋味;有喝茶習慣的家庭,不攀比、不計較,用大度去包容每個人的差異,用心經營著自己的日子。
茶,慢慢品;心,慢慢凈。當茶和心融為一體的時候,眼中有茶,口中有茶,心中自有茶,這時才能在茶中去感悟,在茶中去學習。 中國人飲茶,有喝茶和品茶之分,將飲茶視為一種物質享受與精神陶冶,宋代詩人陸游在詩中寫道:細啜襟靈爽,微吟齒舌香,歸時更清絕,竹影踏斜陽。對著手中香茗,細細觀賞杯中茶湯顏色,輕聞茶的香氣,品嘗茶中滋味,陶醉享受茶的曼妙意趣,這是古人的品茗意境。明代田藝蘅在《煮泉小品》中也說道:煮茶而飲非其人,猶汲乳泉以灌蒿蕕。飲者一吸而盡,不暇辨味,俗莫甚焉。乳泉,乃鐘乳石上的滴水,甘美而清洌,飲茶若只是一吸而盡,不辨茶味,在田藝蘅看來,就如同以乳泉灌篙蕕,那真是罪過。
佛能洗心,茶能滌性。苦中有甜,甜中是苦,先苦后甘,人生亦如是,如飲黑茶。生活禪,幸福茶,禪洱茯茶,一生幸福。 愛喝茶的人,愿意跋涉千里享受清新秀麗的山水美姿,也愿意偷得浮生半日,去享受那一杯茶的時間,他們總能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活得從容與灑脫。無論是對待工作還是生活,都會從容自若,不急不躁。不管什么煩惱瑣事,他們總能很好地將那些消化在一壺茶中。 茶文化,是中國傳統禮儀文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不管是王公貴 族,還是平民百姓,待客時“茶”是必不可少的。常喝茶,讓我們知感恩、懂分享,體悟生活的真諦、人生的滋味。而在成功人士的辦公室中,也一定都會擺著一張茶桌,或閑暇時獨品,或友聚時共享。 茶爐寒夙火,佛案曉添花——宋·張耒《何處春深好二首其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