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道具,不占場地,只需要開口說話,就這么簡單。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我們娘倆就愛玩這個游戲,不用高大上的成語,日常詞匯即可。家長或孩子任意起頭,比如開心--,心情--,晴空萬里……如此反復,諧音皆可。這個游戲可以很好地鍛煉幼兒傾聽、聯想、整合、表達的能力,通過父母示范詞組以及孩子自己琢磨搭配,可以極大地豐富他們的詞匯量,并且鼓勵幼兒想說、敢說的交流勇氣。 【游戲提示】 家長在此過程中,要“認真”的參與、“積極”的思考,之所以用引號標注,是因為有的父母在陪伴孩子游戲時,本身是“看不上”這種小兒科的。事實上,爸爸媽媽是投入還是敷衍,孩子們心里清清楚楚。只有當他們看到你也在認真“玩”,他才會更愿意想出一個好詞兒,最好能夠難住爸爸媽媽,以獲得心理上的成就需要。 此外,想讓接龍更加生動有趣,家長的語言一定要貼近孩子的生活,“投其所好”地用一些娃娃們喜歡的搭配詞組,并且偶爾地將一些成語融入其中,孩子一聽就會好奇地問“什么意思啊?”趁機講兩句含義,一場游戲下來,孩子不知不覺就上了一堂有營養的語文啟蒙課程:) 無論家庭中有沒有藝術從業者,爸爸媽媽都需要具備隨時“輸入”的條件,也就是說孩子想聽音樂的時候,你能準備好適合他聽的各類音樂素材,在孩子想動筆涂鴉的時候,你能準備好基本的顏料紙張。不用刻意地去培養,跟孩子一起“玩”就好。 怎么玩?聽音繪畫就是一種開發小童聯覺能力的好方法。音響里播放著旋律(最好不要選擇兒歌,而是各種輕音樂),父母跟孩子一起先閉上眼睛用心聆聽,在腦海里去展開豐富的聯想,然后拿起畫筆,將你認為這段旋律帶給你的感受或是讓你想到的畫面勾勒出來。我們畫過莫扎特的《土耳其進行曲》,畫過維瓦爾第的《四季·春》,也畫過中國的《春江花月夜》等等,相信每一個孩子與藝術大師之間都有他們能夠溝通的層面。 【游戲提示】 家長不要用成人的偏見去評判孩子畫的是不是應有之義,那只是你的想象,尊重孩子在音樂當中自己的馳騁。為什么說音樂是世界語言,正是因為人的聯覺本能,使音樂能夠表現出視覺、情緒、概念等內容,比方低音讓人沉悶,而高音令人歡快,慢拍情緒放松,快節奏則容易興奮或緊張,這樣也就不難理解我的孩子為什么會在聽《四季·春》的時候畫出森林、蝴蝶,而在聽《春江花月夜》的時候畫出荷塘、貓頭鷹、蝙蝠。是的,蝙蝠,誰能說不可以有呢? 來一個好動點兒的玩法吧。孩子是不是都喜歡在家捉迷藏啊?在窗簾下面露著雙腳,或是大聲告訴你“我藏好啦”,他們就是這么可愛的天使。那如何順應他們這種想制造一個謎,并且樂于尋找答案的心理呢?推薦“小小偵探”的親子游戲。跟孩子一起選一個標的物,例如他的某樣玩具或是特定物品,然后跟捉迷藏的套路一樣,一方蒙上眼,另一方則將標的物藏匿于家中指定房間的任何位置,然后就可以開始“偵探”啦。我和孩子商量的規則是,可以詢問3個問題,對方回答“是”或者“不是”,來幫助縮小尋覓范圍。經過實踐,大多數時候,我們都能順利找到目標,尤其是小朋友偵探成功的時候,特有成就感。 【游戲提示】 “偵探”的過程不僅能夠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比如分析家長的神情,學會關注細節,回憶家居擺放前后的不同,尤其提出3個問題,可以增強孩子的邏輯分析能力,比如他會問,“媽媽,是在沙發附近嗎?”一下子就將目標范圍圈定很小,或者會問你“是在我們經常用的東西里面嗎?”等等。適當提示他們,但不要干預自主的探索。游戲結束,還可以頒給他一枚貼畫勛章,授予類似黑貓警長的頭銜,增強孩子的自信和持續探索的精神。 如今很多城市都有以職場體驗或角色扮演為特色的兒童游藝場所,北京的比如世界、藍天城、鳥巢兒童職業體驗中心、老牛探索館都是這樣的模式。其實,出不了門的時候,在家也能玩得很high。給孩子穿上圍裙,讓他當你的大廚助理,洗菜摘菜、炒個西紅柿雞蛋,孩子積極性特高,覺得比“熊貓餐廳”app還好玩;再來玩個“逛超市”,把玩具們擺到地上,標上價格區域,等孩子選好了之后,自己來結算,3元、5元、8元的,計算能力開發就這樣從“實踐”中得到訓練。當然啦,男娃家庭扮個英雄斗怪獸,女孩家庭扮個王子和公主都是很常見的,也是小童們樂此不疲的游戲內容,有了扮相,啟蒙孩子編排情節并積極配合,一場場家庭舞臺劇分分鐘上演。 【游戲提示】 角色扮演其實是讓小朋友們提前熟悉和了解成人社會的一個有效路徑。記得有文章分享德國的幼兒園,會帶孩子們去參觀警察局,學習如何報警;參觀消防局,學習滅火知識;參觀郵局,看看一封信如何被投遞出去;甚至參觀市政府認識市長,看看為他們服務的人長什么樣子。角色扮演其實就是給孩子情景模擬的好機會,每個游戲不經意間都能給孩子傳導一些理念或是方法。 我們家的是復仇者聯盟的忠粉,蜘蛛俠、鋼鐵俠、綠巨人、美國隊長,角色模擬的過程中,正義和擔當的種子已深埋在了他的心底。再比如廚房游戲,在和我們一起勞動的過程中,5歲的娃已經能夠領會先干什么后干什么能讓效率更高的統籌學原理,這可是不用交學費卻能受益終身的科學方法啊。 孩子畢竟是孩子,小童的年紀,對一些簡單易重復、且能和爸爸媽媽充分互動的小游戲是沒有免疫力的。在此,推薦幾個屢試不爽的小項目,跟孩子來一場家庭趣味運動會吧。 吹紙片:爸爸媽媽和寶貝站在一條線上,雙手將一張薄薄的餐巾紙或是親手剪好的紙窗花放在嘴的前方,比比看誰吹的遠,吹的高。每次看著小紙片悠悠蕩蕩地飄下去,孩子都會樂得咯咯咯的,這就是簡單的快樂。 打氣球:小區里常有送氣球的,拿回家也別浪費,跟孩子像打排球一樣的,你來我往,不亦樂乎。 乒乓投擲:找個干凈的垃圾簍或是小桶作為籃筐,站在幾米外投擲手中的乒乓球,投中投不中沒關系,練練手勁,考考眼力,對運動精準也是一個開發。 火車鉆山洞:小一點的寶貝都愛在床上爬來爬去,爸爸媽媽雙膝跪在床上,雙手前撐,將身子拱成一個“山洞”,孩子則扮演火車,從父母身邊繞著爬進去再出來,過程中還可以自編兒歌,增添游戲樂趣。 【游戲提示】 身心愉快是我們對寶貝們最最樸素的期待。宅家的時候,通過這類輕體育項目,不僅可以幫助他們活動活動筋骨,重要的是,讓孩子體會到最原始的運動快樂。親子親子,當我們陪他們玩起來,樂起來,肌膚相觸,心心相印,對融合兩代人之間的關系是一個極好的促進。 囿于篇幅限制,還有許多不花錢,也不用特別費心思,但是效果不錯的親子游戲,留待下次推薦吧。一句話,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有心無痕,別小看這些弱弱的親子互動游戲,或許,它帶給孩子內心成長的力量比你想的,比你期待的,都要大得多! 如果喜歡,就請直接打賞作者都都媽吧 (超強攻略收割機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