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奮斗太久,總是會活得很累,最累是心累。 一個座城市待得太久,就會涌現出莫名的煩惱和焦慮。 世界很鬧騰,人心很不安,總讓人向往一段獨處的時光。獨處不是寂寞,獨來獨往也不是孤獨;獨處是一個人的清歡,形單影只是一個人的愜意生活。 人到了一定的年紀,越來越喜歡獨處,就像有酒癮一樣,如果很久不喝酒,就會覺得渾身不自在,好像生命中缺少了一點什么,具體缺什么,又說不出來。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和月亮對飲,可以是酒,也可以是茶。 酒可以醉人,茶也可以醉人。酒是烈性的,讓人酣醉,茶是柔和的,讓人似醉非醉,或者說,“眾人皆醉我獨醒”。有醉意的茶,是人生陶醉在茶味里,正所謂“茶禪一味”,只能自己領悟到,卻無法用語言描述出來。 生活本是禪意的,生命本是無欲無求的,只是我們后來,被金錢蒙住了眼睛,掩蓋了心靈,不知道要何去何從。賺錢越多,反而活得更加不自在,也沒有了快樂。 每天看著熙熙攘攘的人流,忽然發現自己真的很孤獨。躋身在人群里,卻看不到一張熟悉的臉,也沒有發現一張自然微笑的臉,真的很失望。有人沖你笑一笑,那是一種職業的微笑,是有利可圖的微笑。偶爾有天真的孩子,對你笑一笑,那一刻真的很溫暖,但是孩子的父母馬上就把孩子拉到一旁去了,父母說:“不要對陌生人笑,知道嗎?” 越是走進大城市,越懷念家鄉的小院。“人老了,還能落葉歸根嗎?還能夠回到家鄉嗎?”這樣的問題,在心頭繚繞。好多年以前,有月亮的夜晚,左鄰右舍在一起,喝茶聊天,感悟一年的收成,說一說今年的計劃,感嘆歲月不饒人。 年紀越大,越懷念小時候的茶,但一切都回不去了,只能一個人獨坐,卸下一生的疲憊,在月光里,慢慢吃茶,任由記憶涌上心頭,也任由記憶慢慢消散,讓心靈得到解脫。 “吃茶去”,就讓月亮陪伴你,就讓一抹茶香沁人心脾。獨處的時光,越來越沉默,到底是禪意,還是逃避社會現實,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有千秋,隨它去。 人生就是一杯茶,自有用處,爭來爭去,爭個什么?熱了可以暖手,溫的時候可以暖心,涼了可以解渴,過夜的茶,還可以澆花。 做人,不解釋,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一個人承擔就好了。有人誤解自己,有人巴結自己,也有人故意誹謗自己,這一切,清者自清,濁者自濁。就像一杯茶,從來不說自己的味道如何,愛它的人,自然喜歡,不愛喝茶的人,就是一杯上好的茶,也不會去搭理。 遇事,不爭辯,越爭辯,煩惱越多。人這一輩子,錢多錢少,夠用就好,你都可以不在乎金錢了,又何必在乎地位。古人說:“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云間。”你的心中有了美好,那么一切都是美好的,哪怕是流落街頭,也是一種生活,并不需要任何人去評判。做人,一定要取悅自己,努力展現自己的價值,而不是活給別人看。 學會不生氣,因為生氣沒有意義。當你想要生氣的時候,就努力控制情緒,讓自己冷靜三分鐘。很多事情,就是在“氣頭上”,氣不打一處來,就讓自己犯錯了,把生命的美好,都打破了。 不解釋、不爭辯、不生氣,一切都順其自然。就像你面前的一杯茶,冷暖自知,端茶的時候,你會發現茶杯里也有漣漪,聞一聞茶香,你會發現吃茶有一種洗心洗肺的妙用。煩惱不見了,茶就有了各自滋味,變成了“人生百味”,最后“一飲而盡”。 一道茶、二道茶、三道茶......濃是一種精神,淡是一種優雅,無滋無味是一種干凈的美。 下雨了,小樓獨坐,聽雨吃茶。小雨滴滴答答,從瓦楞上,匯聚起來,變成了一顆很大的水滴,“啪”的一聲,落在堅硬的地面上。一個人閉目養神,感悟到空氣中有茶香,也有一股濕潤的味道,空氣是甜的。 天冷了,烹雪煮茶,優雅從容。采一些干凈的雪,放在爐火上煒一煒,雪化了,就可以溫茶了。一個人在爐火邊打盹,聽著茶壺“咕咕嚕嚕”的聲音,夢里也有茶的熱氣冒上來。等你醒來的時候,茶已經恰好了,或者你打盹太久了,茶已經很濃了,帶著一點點苦澀的味道。濃也好,淡也好,都沒有關系,“吃茶去”就是一種心情,不太在乎吃什么茶。 想一個人的時候,慢慢喝茶。思念就像茶杯里的茶水,從嘴唇,到喉嚨里,到胃里,過程很忙,但很滋潤。愛情,是滋潤人生的“秘方”。因為愛一個人,人世間才變得美好,才有了更多的春暖花開。讓思念涌上心頭,思念有一點苦澀,茶也是如此,不分伯仲。 作家馬德說:“一個人的靈魂,只有在獨處中,才能洞見自身的澄澈與明亮,才能盛享到生命的葳蕤和蓬勃。” 草木一秋,人生一世,幾十年的光陰,匆匆忙忙就過去了。走著走著就迷路了,就很累了。既然是這樣,那就放下所有的工作,不要想未來會如何,不要糾纏過去的爛人爛事,也不要擔心現在好不好,走出生命的“鬧市”,讓心靈回歸到大自然,讓人生在自由自在的環境中,慢慢升華。 走,放下所有,“吃茶去”,一個人。在獨處的時光里,讓心如湖面一樣安靜,讓生命如茶一樣禪意。 “古來圣賢皆寂寞”,手里有茶,心中有暖,人生有希望,如此,是否寂寞? 茶有回甘之甜,人有苦中作樂,用心活著,處處詩情畫意。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網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