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桂枝湯 本篇介紹柴胡桂枝湯。 [方源]《傷寒論》。 [組成]桂枝、黃芩、芍藥、人參各一兩半,甘草一兩,半夏二合半,大棗六枚,生姜一兩半,柴胡四兩。 [用法]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功效]和解少陽,兼以解肌。 [主治]少陽證而兼有表證未解者。 [應用要點]1.主癥發熱,微惡寒,微嘔,心下支結,肢節煩疼,口苦,舌淡苔白,脈浮弦。 2.病機邪郁少陽,樞機不利兼營衛失調。 [方義發微]柴胡桂枝湯,由小柴胡湯與桂枝湯相合而成。取小柴胡湯和解少陽以治樞機不利,用桂枝湯發汗解肌以調營衛不和。發熱,微惡寒,與“往來寒熱”“發熱惡寒”意近而有別,發熱微惡寒既不同于“往來寒熱”之寒熱交作明顯,又不同于發熱惡寒,無寒熱輕重之分,其熱重寒輕,由此而明,里重表輕,因此而鑒。微嘔、心下支結者乃因膽經郁熱而犯胃,肢節煩疼,乃由邪留肌表;是證也,單以小柴胡湯則難解留連肌表之風寒,純以桂枝湯難和少陽樞機不利,故將兩方相合,一則和解樞機以祛少陽之邪;一則調和營衛以散未盡之表邪。 [方論精選]桂枝湯重于解肌,柴胡湯重于和里,仲景用此二方最多,可為表里之權衡,隨機應用,無往不宜。即如肢節煩疼,太陽之邪雖輕未盡,嘔而支結,不必另用開結之方,佐以桂枝,即可解太陽未盡之邪。仍用人參、白芍、甘草,以奠安營氣,即為輕劑開結之法。(《絳雪園古方選注·合劑》) 桂、芍、甘草,得桂枝之半,柴、參、夏、芩,得柴胡之半,姜、棗得二方之半,是二方合半,非各半也,與麻黃桂枝各半湯又不同。(《傷寒來蘇集·少陽篇》) |
|
來自: 簡單2dlygc4ma3 > 《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