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看到一則新聞:中國駐洛杉磯總領館連續接到3起中國公民患山谷熱疾病的報告,3人均為在鳳凰城地區的年輕人,其中2人病故,1人正在接受治療。 “山谷熱”這個疾病名稱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極其陌生的。它在我國屬于極其罕見的呼吸道疾病,臨床上幾乎很難見到,是由于吸入了彌漫在空氣中的粗球孢子菌引起的。粗球孢子菌屬于一種土壤中的真菌,在美國西南部、墨西哥部分地區、中南美洲部分地區土壤中有這種真菌存活。粗球孢子菌在雨后的土壤中最易繁殖,并在炎熱、干燥的氣候條件下擴散到空氣中。動物和人可通過吸入含有細小真菌孢子的灰塵來感染。2017年美國疾控中心報告了14000多例確診的山谷熱病例,是1998年報告病例的六倍多。 多數接觸球孢子菌的人并不會出現任何癥狀,部分人會在吸入球孢子菌后1-3周出現與感冒類似的癥狀,表現為乏力、咳嗽、發燒、呼吸短促、頭痛、盜汗、肌肉或關節酸痛,上身或雙腿皮疹等,一般會在幾周或數月內恢復。在所有感染球孢子菌人群中,有5-10%的患者可能發展為肺部的重癥感染或慢性化改變,約1%的患者病情可能從肺部發展到其他器官或中樞神經系統,出現感染性休克、多臟器功能衰竭或中樞神經系統的癥狀。值得欣慰的是,不像新冠病毒傳染性那么強,山谷熱不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但任何人,無論長幼,都可能罹患山谷熱。 由于山谷熱初期癥狀不明顯,被誤判、誤診幾率較高,如未及時確診、救治并控制病情,病情可能急劇惡化甚至出現生命危險。對于診斷不明的患者,在應用抗菌素、抗病毒治療無效時,補體結合試驗檢測抗球孢子菌IgG抗體是最有用的試驗。2018年10月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在一名持續高熱,經過抗菌素治療無效病人的氣管鏡肺泡灌洗液中分離到1株真菌,經質2譜儀鑒定為粗/波薩達斯球孢子菌。 為何肺粗球孢子菌感染出現的疾病被稱為山谷熱呢? 這里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在美國西南部的亞利桑那州大峽谷中曾經居住著印第安的不同族人,他們與大自然和平共處,繁衍生息。直到1540年,這種寧靜被打破,西班牙的探險隊為尋找傳說中的7個黃金城到達這里。他們使用重型機器不斷向地下深挖礦產,一段時間后其中的一些淘金者開始出現不明原因的發熱、全身酸痛、皮疹、關節紅腫,不少人死亡前露出猙獰、絕望的表情。淘金者們深信他們驚動了原住在深層地下的神靈。“神靈”真的存在嗎?多年以后,亞利桑那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找到了答案,由于不停的挖掘,原本埋在地底下的孢子菌被暴露出來并飄蕩在山谷的空氣中,而那些發病的人就是吸入了球孢子菌而得了這種“山谷熱”病。 雨果說: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也是冷酷的屠夫。大量的事實告訴我們,對大自然沒有敬畏之心,破壞環境,必然要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胡洋,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科主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上海醫學會肺功能學組成員,中華醫學會成員。擅長間質性肺病、結節病、肺癌等肺部疾病的預防與診治。 溫馨提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