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結尾處的思維導圖,這份禮物送給你~ 人,為什么會不同? 請仔細閱讀下面一段話: 【今天上班路上,你坐地鐵被擠得前胸貼后背,差點被人推倒,你有點煩躁。出地鐵后下起了大雨,你擔心遲到只能冒雨騎單車,趕到公司時身上大面積被淋濕,你很沮喪。中午開會,和領導匯報工作,被批評沒有亮點沒有價值,雖然你很認真準備了,你感到自卑和焦慮。終于下班了,你想打電話和最好的朋友傾訴,但沒有打通。】 此刻,你會怎么想?你有什么樣的感受?你會怎么做? 你的行為折射出你的思維模式。 固定型思維模式——為什么這些要發生在我身上、我到底做錯了什么、這個世界跟我過不去、我不行、我是一個失敗者、我是loser、他們都比我優秀、努力都是白費;沒辦法、我要發泄、找人罵一架、哭、摔東西、還能怎么辦?…… 成長型思維模式——我下次要站在地鐵車廂兩節連接的地方,那里一般比較空;明天我再早起一點,下雨就有時間步行了;我這個點沒有和領導講清楚,怎么做能讓匯報呈現更好效果;我的朋友今天是不是也遇到不好事情了,我得找空和他聊一聊…… 思維模式才是分水嶺 比起智商和情商,思維模式的差異,也許才是人生的分水嶺。兩種思維模式的本質差別在于——對才能的來源認知。 固定型思維模式——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變的,這會使你急于一遍遍地證明自己的能力。 在學校里、在工作上、在社會關系中,每時每刻你都在對自己的智力、個性以及特征進行證明。每一時刻,你都在接受評估:我會成功還是失敗?我看上去是聰明還是愚蠢?我是會被接受還是被拒絕?我看上去像是個成功者還是失敗者? 成長型思維模式——你相信自己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過你的努力來培養的。 你肯定自己的優點,也能夠看到在某些方面的不足,找到提升方向,制定學習計劃。這個問題要怎么解決?我還沒弄明白,你能幫助我嗎?這是我的方案,可以看看我還有哪里需要改進嗎?先完成,再完美。我沒什么特別的,但我一直在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成長型思維在生活各方面的運用 1、兩性關系——每段婚姻要努力來保持不脫軌,努力進行正確溝通,努力發現并解決雙方不同的期望和想法。你要鼓勵伴侶成長,也要讓對方鼓勵你自己成長。一切都可以被培養,為了內心的安寧,選擇遺忘和原諒。 2、工作領導力——公司不是突出自己優越性的工具,而是可以促進成長的發動機,幫助促進自己、員工以及整個公司的成長。人們可以在獨立思考的同時進行團隊協作,謹防群體思維。 3、親自教育——用表揚努力和方向,代替表揚大腦和天賦,傳遞注重過程和成長的信息。給孩子成長的空間,給他們空間長成擁有完整人格的人,用他們喜歡的方式為社會作出貢獻。 腦科學解釋學習的結果 大腦像肌肉,會發生變化,你越使用它,它就變得越強壯。當你學習新事物時,大腦的那些微小的連接就會增加,變得更強壯。你越挑戰自己的思維去進行學習,你的大腦細胞就會越多。 通過練習,以前你覺得很難甚至無法完成的事情——比如學習一門新語言或做代數題——看上去就會變得簡單。因為你的大腦變得更強、更聰明了。 當你徹底理解某件事時,大腦會將這部分知識從臨時存儲區(短時記憶),轉移到永久存儲區域(長時記憶)。 培養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四個步驟 第一步:接受。 擁抱你的固定心思維模式。每個人身上都同時存在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君子和小人不是世界上的兩種人,而是一個人身上的兩種狀態,沒什么可羞愧的。 第二步:觀察。 觀察是什么激發了你的固定型思維模式。在固定型思維模式人格出現的時候發生了什么?它對你耳語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而不要著急評價。 第三步:命名。 給固定型思維模式人格起個名字。命名,形象化,可以是一本書,一部電影中的人物,隨便起。討論在獲得名字的固定型思維模式人格出現時,你會有怎樣的變化,這會讓你如何行動,并給旁邊的人帶來什么影響。 第四步:教育。 邀請固定型思維模式人格與你一起走過這段旅程。用成長型思維模式的新方法教育他,讓他幫助和支持你:讓他接受挑戰,不要放棄,在受挫折后卷土重來,并幫助和支持他人成長。 寫在最后: 在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你都是思維模式的踐行者。了解自己的思維模式并有意識地做出相應調整,你會更有把握獲得并保持成功! 笑傲送禮物——《終身成長》思維導圖。 我是笑傲 每周分享一本好書 與你一起終身成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