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馬觀花南京行 鄞州區(qū)江東中心小學4年級 葉祉均 春節(jié)假期,爸爸媽媽說要帶我去南京走走。爸爸當司機,媽媽在路上跟我選擇南京的理由:南京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十朝故都,古跡眾多,文化底蘊深厚;南京城又稱金陵,是江浙一帶的繁華之地,城內(nèi)有梅花山,有玄武湖,有古雞寺,有古城墻……說得我都開始向往去南京自己看看了。 到了南京,第一站我們選擇了中山陵。為方便我了解這些古跡,我們在景區(qū)門口租借了一個解說器。中山陵是中國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陵墓,景區(qū)面積有8萬余平方米,進入景區(qū),站在山下,遠遠望去,莊嚴肅穆,我們首先來到了一座牌坊,上面有“博愛”二字,據(jù)說又稱“博愛坊”,從博愛坊往里,就是解說器里提到的陵門,陵門像一坐宅子,有三個圓拱門組成,門前的石階下面是一個平臺,有二只石獅子威武站立,像是守護者一般。 陵門的中間的拱門比較大,上面有“天下為公”四個大字,據(jù)說是孫中山先生的手書。從陵門往上,就是長長的墓道,墓道由一級級石階往上,兩旁栽滿松柏,而孫中山先生的祭堂則在墓道的最高處,巍峨靜立。據(jù)說從“博愛坊”到祭堂總共有392個臺階,而我聽著解說,一步一步,雖然有點累,也爬了上來。進入祭堂,孫中山先生的雕像映入眼簾,只見孫中山先生手拿著一副書卷,坐在椅子上,目視前方,一臉嚴肅。祭堂的墻壁上,不家不少孫中山先生的書法作品,字跡端正,美觀。因為是春節(jié),祭堂內(nèi)游人很多,大家呈U字形經(jīng)過祭堂,再順著石階墓道往下,雖然天下著雨,大家打著傘,或穿著雨衣,但前來景仰孫中山先生陵墓,人群安靜而又有序。 出了中山陵,我們坐著觀光車來到了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明孝陵”——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陵墓。感覺和中山陵相比,一個風格現(xiàn)代,一個風格古老。陵墓給我的感覺是莊嚴和敬畏。所以我其實還是更喜歡明孝陵景區(qū)梅花山上的“東吳大帝孫權紀念館”。孫權是我在三國演義里最喜歡的人物,紀念館門口有孫權的雕像,我覺得很威武。只見東吳大帝左手持劍,右后背在身后,留著一把長胡子,眼睛目視前方,仿佛心有不甘!走進館里,里面介紹了孫權的出身、成長、建功立業(yè)、建立東吳的過程。還有各種火燒赤壁,草船借箭的故事,其中最經(jīng)典的當數(shù)“賠了夫人又折兵了”。講的是東漢末年三國爭霸時間,孫權想取回荊州,周瑜獻計,假意提親,孫權便把24歲的妹妹孫尚香許配給了60歲的劉備。不料,在諸葛亮的謀劃下,孫權不但沒有取回荊州,反而把妹妹給弄丟了,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心有不甘啊。 和東吳大帝告別以后,我們又瀏覽了精巧別致的“美齡宮”,燈光璀璨的秦淮河夜景。第二天吃完早飯,又忙著從神策門的古城墻上開始留下了我活潑的身影,在城墻上遠眺了玄武湖,就近看了一下雞鳴寺。當然我們也是一路小跑在雨霧彌漫的紫金山上去見證了古代天文儀器的神秘,在隕石博物館,我還有機會去親手體驗摸了一下隕石,真是奇妙的經(jīng)歷。在行程的最后,我還去南京大學,也就是“金陵大學舊址”去見識了不一樣的教學樓建筑和禮堂。 兩天的行程匆匆忙忙,但是關于南京的烏衣巷,鳳凰臺,總統(tǒng)府……還有太多向往的地方我還沒有去過,南京,下次我們再見! |
|
來自: 中外作家網(wǎng)654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