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互聯網大佬我們能想到的就是騰訊馬化騰、阿里巴巴馬云、百度李彥宏等互聯網界呼風喚雨的人物。 目前,界內已經形成一種共識,騰訊和阿里是仇家,中國互聯網已經形成兩大派系一個是騰訊系,一個是阿里系,因為兩家公司業務上時有沖突,所以形成了有你沒我的境地。 雖然騰訊和阿里巴巴是事實上的競爭對手,但其實馬云和馬化騰兩人私下的關系還是不錯的,馬化騰也曾表示但和馬云私下是很好的朋友。 而且兩人還曾一起給另一位大佬李彥宏挖過一個坑。當時百度宏想要收購一個小軟件名叫91助手,這個軟件原本上一次被出手時只賣了十多萬,但是這次經過深圳騰個杭州馬的搗亂后,價格直接被抬高到19億美元的天價。 要分析十多萬的小軟件為何被炒出天價,還得從當時的背景說起。 2013年前后,中國互聯網經過幾輪大浪淘沙留著了一些優秀的互聯網公司,形成了中國互聯網界三足鼎立的局面,社交領域有我們的騰訊,電商領域是阿里巴巴,搜索引擎領域我們的百度。在當時中國PC互聯網界,他們三家可是不可逾越的三座大山。 也是在這個時候,以蘋果為首的智能手機正在沖擊著按鍵機的市場,無論國內還是國外的大佬們都意識到移動互聯網是下一個風口,如果不能進入移動互聯網那企業發展就會很困難。 所以大佬們都在積極尋找電腦端產品像智能手機端產品的過度的軟件。 當時有人做出了一個軟件就91助手,它的主要功能要兩個,一個是連接蘋果智能手機和電腦的文件傳輸;另一個是通過91助手可以下載APP。 由于當時美國互聯網公司我重視中國市場,中國智能手機用戶想要傳文件或者是下載軟件都特別麻煩,所以導致使用91助手的用戶很多,到2013年3月的時候,91助手上APP下載量累計超100億。 在大佬眼中,這就像是打開移動互聯網的敲門磚,財大氣粗的互聯網三巨頭們都想得到它。 最先去談判的是騰訊,但是打了幾次以后,價格沒談下來,深圳騰回頭一想,不買了,直接抄,于是自己做了個應用寶,另外一點,當時的騰訊已經有能在移動互聯網界站的住腳跟的微信,暫時不著急。 第二個去談判的是阿里巴巴,馬云沒有親自出面,因為雖然也想收下91,但是他是做電商,91作為拓展業務,對阿里生態構建的幫助也不是很大,而且自家的手淘業務也還可以,阿里也算是已經半只腳踏進了移動互聯網的大門。所以他讓手下的人去談了幾次,但最后還是沒談的攏。 第三個去談的是最想收下91的百度,因為當時的百度處境很是尷尬,另外兩個巨頭都已經開始在手機端布局業務,而百度還沒找到方向,唯一的手機端百度地圖還淪為一個小工具。這種處境下,百度宏很希望通過91把自家產品推廣到手機端。 為此,大boss李彥宏親自出馬,和91的負責人一頓稱兄道弟,開口就直接給出15億美元的高價,91的人暗自,卻欲擒故縱的說“考慮考慮”,大boss李彥宏覺得這樣的天價應該可以拿下了,于是談判后沒幾天他就跑去美國參加互聯網大會去了。 沒想到的是,趁著李彥宏出差的功夫,馬云親自找到91的負責人,開出22億美元的天價,然后讓其考慮下。 馬云開出22億美元的消息很快傳到李彥宏那里,意識到大事不妙,于是連夜飛回國內,而且直接繞開談判負責人找到91的CEO胡澤民,他兩進行了一頓推心置腹交談,最后以19億美元的天價成交。 被搶了生意的馬云聽到消息后,沒有驚慌失措,而且漏出詭異的笑容。業內人士說,其實馬云并不想要,只是看百度下決心要買下,才故意給他們抬抬價。 所謂天道好輪回,馬云“惡搞”百度的手法多年以后也被美團的王興學了過去。 當時外賣界有兩個扛把子美團和餓了么,兩家的競爭中美團稍占優勢,不幸的是阿里巴巴已經把美團的股權轉讓,盟友變成競爭對手。要想不失去外賣業務,阿里只能收購餓了么。 在收購談判過程中,美團的王興出來攪局,說自己也想收購餓了么,這時的阿里就好比以前的百度,收購勢在必行,但是王興故意抬價,若不競價,餓了么被美團收購,外賣江湖將被美團一家壟斷,繼續競價又遠超餓了么的估值,這真讓馬云左右為難,最終,阿里以95億美元的天價全資收購餓了么,也許到這一刻,馬云才體會到搜索宏收購91時的苦楚。 這回馬云應該懂什么叫害人終害己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