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代文梅,生于1965年,熱愛生活,曾在本平臺發表過《幸福的夜晚》《山杏》《未納完的鞋墊》《油菜花深處的水磨》《見證洛門渭河大橋》《囡囡與爺爺奶奶的對話》。 深秋,總給人帶來許多遐想:“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落葉繽紛……”接連幾天,風和日麗,朋友說,這么好的天氣不去登高,豈不辜負了秋天?一周以后的天氣預報是雨夾雪,今年的秋天就白過了。 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開始了,兩人合計,決定去北山上。朋友騎摩托帶著我,一路上山,來到牟坪,放眼望去,山川河流,盡收眼底,層層梯田,美如素畫,身后大山巍然屹立,這才行了三分之一的路程,于是向更高的山峰挺進,不覺中己到揚場,險崖子,放好摩托車,我們爬上了山的最高處(測到海拔1900米),才發現牟坪那公渺小,山川河流依稀可見。 “行到山高處,坐起看浮云。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猛然間看到了水簾洞蓮花山和魯班山觀景臺,才覺得今天走遠了!印象當中,魯班溝和水簾洞是從兩條不同的溝里進去的,兩地相差十五六里路,我們是從兩地中間直接上山的,竟然在后山頂上看到了兩個景點。 秋天,總給人成熟的感覺,有人說,人到中年,旅游和愛情就成了奢侈品,人生如四季,經歷了春夏的孕育和生長,換取秋天的成熟。人生就是一個不斷放棄的過程,放棄童年的無憂,成全長大的期望;放棄美麗的青春,換取成熟的智慧;放棄愛情的甜蜜,換取家庭的安穩……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細心的朋友帶了個小暖水瓶,里面泡著黑枸杞和菊花茶,渴了餓了,喝杯水,吃了些饃饃,坐在山頂看晚霞和夕陽,霞光萬丈,冥冥之中魯班手提利斧,一斧劈下去,雄山分三瓣。麻線娘娘手牽著紡線一路跑來……才感到這山因為有了這兩個神仙而有了靈氣。魯班山從古是兵家重地,是古絲綢通往西域的必經之地,麻線娘娘逃婚顯靈,為她的貞潔人們敬仰了幾千年。整合水簾洞,魯班山項目的開發,為當地旅游業的發展與創新帶來生機。 暮秋漸去看日落,漫漫枯草關山遙。雖然沒看到秋后的楓葉 ,卻深感大山的厚重和內涵。 下山己是萬家燈火,想必一路顛簸,累壞了朋友。順便買了些面條準備晚飯,回到家里免不了被責備,說晚上騎車不安全,趕緊煮了碗香噴噴的西紅柿雞蛋面,碗里盛著詩和遠方。 生活不僅僅需要面條,也需要詩和遠方,人到中年,請珍惜生命當中陪你看風景的人,無論這個人是親人還是朋友! 圖文:代文梅 編輯:隴上光明 小編提示 主編:隴上光明 編委:岳海明 趙小軍 張素云 合 非 趙 鵬 劉 金 ![]() 投稿要求:尊重原創和首發;附個人簡介和個人照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