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前文: 在城市掙扎的我們(一)
在城市掙扎的我們(二)
感慨于自己一直沒存到錢,且不知道錢都花去了哪兒,從去年11月開始記賬。沒有使用記賬軟件或APP,使用的Excel表格,大概是這樣的,支出項較多。自從開始記賬后,可以每月統計自己的支出與收入情況,盡量縮減一些不必要的開支。雖然還是入不敷出,但是至少知道自己的錢花到了哪兒,踏實了一些。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做飯的次數越來越多。在家周圍的超市或市場買菜買了一圈過后,基本就知道蔬菜在哪個超市便宜些,而肉類又在哪個超市便宜些。知道了這些原材料的價格后,基本不能去飯店吃飯了的,每上一個菜看下量就立馬能推算它的原材料大概是多少錢了,想著自己做的話能省不少。 舉個例子,阿渣南方人,從小喜歡吃魚。到了北方也是經常吃魚,但是草魚超市就賣8塊一斤,自己買個2斤多出頭的就20元搞定了,相應的在飯店點一條魚,沒個七十、八十下不來。想吃什么還是自己買食材自己做更香啊。 我們的早餐,兩個雞蛋一根玉米,冬天的話是紅薯。晚上提前電飯鍋蒸一下,簡約方便。奢侈點的時候加上兩袋酸奶。
 我們的晚餐,才一開始的三菜,到后來的兩菜,甚至一菜。


在特殊的日子的時候,我們也會出去外面吃。例如端午的時候,2周年紀念的時候,就去吃的火鍋,沒有比這69塊一位的自助火鍋更適合我們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