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炎熱高溫
快要熱到飛起 除了熱熱熱熱熱...... 悶熱潮濕的環(huán)境 瘙癢、痱子、皮炎等 惱人的皮膚病也趁虛而入! 
但如果皮膚問題反復發(fā)作 瘙癢難忍到無法入睡、皮膚損傷到夜不能寐 一定要警惕是否 是'特應性皮炎'在作怪! 
特應性皮炎(英文縮寫AD),該病通常初發(fā)于嬰兒期,1歲前發(fā)病者約占全部患者的 50%。發(fā)達國家兒童特應性皮炎患病率達10%-20%,我國一份2014年12個城市1-7歲兒童特應性皮炎調查顯示患病率達到12.94%,1-12月嬰兒特應性皮炎患病率達30.48%。同時該疾病也可出現在兒童期、青少年與成人期和老年期,可見該病的發(fā)病率高、影響的人群廣泛。 該病呈慢性經過,臨床表現多種多樣,最基本的特征是反復出現皮膚干燥、紅斑、丘疹、慢性濕疹樣皮損和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部分患者還會同時伴有其他過敏性疾病,如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結膜炎等。  
特應性皮炎的發(fā)病與遺傳和環(huán)境等因素關系十分密切。 如雙親等直系家族成員患有過敏性疾病史,其小孩的發(fā)病機會大大增加。遺傳因素主要影響皮膚屏障功能與免疫平衡,皮膚屏障功能障礙目前認為是本病發(fā)病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皮膚屏障功能作為人體天然的物理屏障及免疫屏障,是人體最強大的保護傘,在皮膚的完整性、周期性脫屑、程序性修復、抗氧化作用、水合作用以及抵御外界有害物質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而特應性皮炎患者的皮膚屏障功能是受損的,因此難以起到以上的修護及防護作用,進而會引發(fā)及促進特應性皮炎的發(fā)生及進程。 包括氣候變化、生活方式改變、不正確的洗浴、感染原和變應原刺激等。
醫(yī)學界目前尚無根治特應性皮炎的手段,但通過適當的治療及護理,如修復皮膚屏障、減少致敏物的接觸、注意日常生活調理和積極配合醫(yī)生治療,大部分患者的癥狀可得到很好緩解,對生活影響也可明顯降低,因此患者需要長期密切隨訪及治療。 AD患兒常見的食物過敏原包括雞蛋、牛奶、小麥、大豆、堅果、魚等。當明確致敏食物后,應在完全回避致敏原的同時,尋找營養(yǎng)充足、安全可靠的替代品以滿足患兒的生長發(fā)育需求。
AD患兒食物過敏的診斷需結合病史(包括詳細過敏史和喂養(yǎng)史)、臨床表現及相關輔助檢查[包括皮膚點刺試驗、血清特異性IgE抗體檢測(過敏源檢測)、胃腸道檢查、食物日記、膳食剔除和食物激發(fā)試驗等]進行綜合判斷。 是將少量高度純化的致敏原液體滴于患者前臂、再用點刺針輕輕刺入皮膚表層,再觀察皮膚反應。是目前最方便、經濟、安全、快捷、有效的過敏原診斷方法。但受藥物影響較大,試驗前3天停用抗組胺藥,前7天停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 可以客觀定量分析,不受AD皮損、藥物治療等因素的影響。血清特異性IgE水平越高,與臨床的相關性越強。 
皮膚點刺試驗和血清特異性IgE檢測均存在一定的假陰性、假陽性,因此是否過敏最終判斷仍需要結合臨床表現,只用臨床表現與檢測的結果都支持才能診斷食物過敏) 患者或家長可居家完成,看似很麻煩,但不得不說這是追查食物過敏反應癥狀的原因的另一條行之有效的辦法?;颊呋蚣议L需要記錄患者所有攝入的食物,以及皮膚或其他癥狀表現。分析每次癥狀加重或疾病發(fā)作的食物日記,找出每次疾病發(fā)作或加重時攝入的相同食物,即可列為可疑過敏食物。 從膳食中去除一種或幾種可疑食物一段時間,在醫(yī)學監(jiān)測下口服食物激發(fā)。雙盲激發(fā)是金標準。一般用于高度懷疑某種食物導致了嚴重急性過敏反應,但特異性IgE檢測呈陰性時。 大多數對雞蛋、牛奶、大豆和小麥發(fā)生 IgE 介導的速發(fā)型過敏反應的 AD 患兒,隨年齡增長會逐漸耐受這些食物,少數可持續(xù)到成年?;ㄉ怨汪~過敏傾向于持續(xù)到成年。 非IgE 介導的食物過敏總體上預后更好,通常在 5 歲時達到耐受。一般1年評估一次,評估的頻率可適當調整。年齡較大的持續(xù)性花生過敏的兒童若最初幾年沒有改善跡象,則之后無需每年進行檢查。 1、IgE介導的速發(fā)型過敏反應:在食物暴露后2小時內出現癥狀,主要表現為蕁麻疹、唇及口周腫脹、哮喘、胃腸道嚴重的過敏反應(如嘔吐、腹痛、腹瀉)等,有不同程度瘙癢。 2、非IgE介導的遲發(fā)型過敏反應:在進食致敏食物后 6 ~48小時甚至數天后才出現癥狀,主要表現為胃腸道癥狀,皮膚方面表現為濕疹皮疹的復發(fā)或進一步加重等表現。 3、混合機制,即上述兩種類型的混合,患兒往往在進食后很快出現癥狀,隨后又在數小時或數日后繼發(fā)濕疹皮疹表現,這類患兒大多合并特應性疾病,如過敏性哮喘或過敏性鼻炎等。 不每日使用,或選擇低敏無刺激的潔膚用品,其pH值最好接近正常表皮 pH 值(約為 6)。 沐浴后應該立即全身使用,推薦常年使用(關于保濕潤膚劑再啰嗦兩句,有些寶媽或患者經常說涂抹了保濕潤膚劑后皮膚還是很干燥怎么辦?那就增加涂抹次數至皮膚不干燥為止,推薦兒童保濕潤膚劑每周用量至少 100 g,成人每周用量250 g。) 合理的洗浴不僅可以去除皮膚表面污穢痂皮,還可以增加皮膚即時含水量。 洗浴后皮膚皮脂會減少,水分容易丟失,外用保濕潤膚劑則能阻止皮膚水分丟失,還能修復受損的皮膚屏障,減弱外源性不良因素的刺激,減少疾病的發(fā)作次數和嚴重度。因此以上正確的洗浴及保濕尤為重要。 特應性皮炎這種慢性、復發(fā)性的疾病,需要患者和家長擁有足夠的耐心,在衣食住行中做到認真細致,再配合治療,才能大大的減輕家庭成員及患者受疾病的困擾。 來源:健康廣東、廣州市皮膚病防治所、廣州衛(wèi)健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