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讀者留言說,“雖然我們分手了,但我就是做不到對她死心!我相信她總有一天會回來找我!雖然我現在很痛苦,雖然我現在聯系不到她,但我依然愛著她,反正我就是相信我們還會再戀愛。東林老師,你覺得呢?” 我沒有回復他,關于分手后是否應該繼續為對方停留,這個取決于你自己。既然你已經決定了要那樣做,我能說什么?你之所以問我,是因為你心里知道你這樣做很大程度上不會有結果,因為這只是你單方面自作多情,對方根本不會知道。你要非得賭一把才甘心,那你就賭吧!祝你成功!如果最后輸得一敗涂地,希望你不要哭鼻子就行! 現實中有這個讀者的這種心理的人不在少數,分手后放不下對方,不愿意接受分手的事實,一直幻想她會回頭,一直幻想你們還有重新戀愛的可能。只不過很多人只是把這些想法放在心里,直到自己看不到希望時才放棄。這種把自作多情當成癡情的情況不光會發生在分手后,一個人追不到心愛的人或者離婚后也有產生這種心理,我們一一來看一下。 1、分手后的自作多情分手后的自作多情大多都像開頭那個讀者說的一樣,以為只要自己堅持愛著對方不放棄,就能夠感天動地。但最后的結果往往只是感動了自己。很多人在這個問題上都很矛盾,知道不應該再自作多情,但心里就是還存在僥幸,想著萬一復合了呢!哪有那么多萬一復合,如果真的能那么容易復合,當初你們也不會分手了! 我有個朋友在這方面做的比那個讀者還要過分,他和前任已經分手4年了,依舊幻想著還能和前任復合。這4年里,他拒絕了很多女人的追求,更沒有去接近任何女人,只是一個人死等著前任回心轉意。他找不到前任新的聯系方式,就把所有的希望寄托給虛無縹緲的東西,經常去燒香拜佛祈禱上蒼,以為這樣就能讓前任回頭。最后,他是如愿以償找到了前任,但是人家已經結婚兩年了,孩子都一歲了。按理說這時候他應該死心了,然而并沒有,他依舊自欺欺人等待著前任回到他身邊。他把自己的這種行為定義為癡情,可這哪是癡情,分明就是自作多情。 2、離婚后的自作多情離婚后的自作多情和分手后的自作多情類似,但性質上不同,因為一個是愛情,一個是婚姻。分手后的自作多情大多是想要回到愛情的關系中去,感性的成分多一些。而離婚后的自作多情則是想要繼續和對方做夫妻,一輩子生活在一起,讓破碎的家庭重新變得完整,考慮更多的是現實因素,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后的離婚,更是如此。 有個算不上朋友的熟人,在離婚后一直纏著前妻不放,總是跟她道歉,說以前都是他的錯,發誓一定會改。各種言語上,物質上討好前妻,盡力表現出一個好男人的樣子。他總是拿孩子說事,說離婚對孩子不好,說自己會努力變成一個好父親。他對前妻和孩子做了很多之前沒做過的事,他覺得他一點點變好就一定能讓前妻感動,可是前妻并不領情,甚至不久之后就重新嫁人了。那之后他就開始了漫長的自作多情,總是感傷,總是覺得自己付出了太多,總是幻想前妻有一天能夠想通重新回到他身邊,他堅信她一定會回來的,但最后什么都沒發生。 3、追不上心愛的人時的自作多情追不上心愛的人時的自作多情是感情世界里很典型的自作多情,道理和分手后的自作多情一樣,都是太過于自戀,太過于自以為是。這是一種很盲目的愛,當事人自己會認為自己很癡情,可在別人看來就是傻。感情的事,真的不是你自作多情就可以得到的,對方不愛你,你再怎么自作多情也沒用,你再怎么認為自己癡情,哪怕周圍人都認同你的癡情,但是你愛的那個人不認同,那就是白白浪費感情。 希望每個人都記住:守著一個不可能相愛的人不算本事,自己活得舒坦才是人生贏家。人活著,首先要學會愛自己,然后再去想著怎么愛別人。雖然這樣說很自私,但現實就是如此。如果你都不懂得愛自己,那一切都無從談起。你光顧著愛別人了,別人接受你的愛還好,如果別人不接受或者踐踏你的愛,你因此受傷,因此痛苦,都是不愛自己的表現。學會如何讓自己的愛收放自如,你才能愛得坦然,才不會在愛情開始后得意忘形,才不會在分手后黯然神傷。別動不動就覺得自己癡情,癡情和自主多情是兩碼事,在任何時候你都要分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