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用戶大致可以分為兩種:用蘋果手機的(IOS系統),和用安卓系統手機的(WP系統用戶淚流滿面),所以車載互聯系統也分為兩派。Apple Carplay 與 Android Auto 就是植入車載多媒體系統的一個軟件,將兼容的手機與汽車連接后,就可以將手機屏幕映射在中控屏幕上,然后通過車上的按鍵,或者聲控,來控制手機上的功能。 在車上使用手機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為了導航,特別是在一些大城市,不開導航就只能當個路癡。而車載的導航系統目前和手機導航軟件還有較大的差距,所以將手機導航移植到車上是個不錯的解決方案。你不需要低頭看手機,也不用騰出一只手來握手機,可以更專注于駕駛。 如果收到了消息,同樣會在中控屏幕上提示,不過你一般沒法直接閱讀,而是需要轉換為語音播放,發短信也只能通過語音輸入。這同樣是為了安全性考慮,比如你驟然看到女朋友發來的分手消息,很有可能會造成事故的發生。當然,能夠把消息在屏幕上推送出來的app一定是經過審核的,不用擔心受到騷擾。 使用Apple Carplay與Android Auto的注意事項 首先,二者目前僅支持有線連接。對于 Apple Carplay,只能連接 iPhone,不能連 iPad 。而且只支持 Lightning 接口,所以趕緊把 iPhone4 換掉吧,iOS 也需要升級到較高版本。對于 Android Auto ,需要 Android 系統版本為5.0或以上,當然如果你是軟件高手,也可以做一個適配的 ROM。 使用有線連接自然有它的道理,現在手機大多支持4G網絡或 WiFi,同時再打開導航,電量是蹭蹭地往下掉。有線連接可以同時給手機充電,避免電量耗盡的尷尬。通過數據線還可以保證數據傳輸的穩定和快速,藍牙連接手機有時會出現聲音的卡頓,原因各種各樣,音質也會有所損失,有線連接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手機連接后可以使用的應用程序還十分有限,所以你不能期望在大屏幕上玩憤怒的小鳥,或者看電影,這就違背了互聯系統誕生的初衷。 Apple Carplay與Android Auto的不同 首先是界面上的差別,蘋果的UI用過的人都很熟悉了,不過 Android Auto 的界面相比原生的安卓系統要簡潔得多,而且有一定的智能。當你使用 Android Auto 一段時間以后,它會記錄下你的出行規律,然后根據你上車的時間以及最開始的路徑,推算出目的地。如果你對系統足夠信任,可以讓它讀取 Gmail 里的郵件和你的備忘錄。也許有一天當你坐上車,系統會直接將目的地設置為今晚約會的地點。 作為競爭對手,Apple Carplay 不支持谷歌地圖,只能使用蘋果地圖。另外,Apple Carplay 的 UI 也不如 Android Auto 那么時尚。在連接狀態下,iPhone 依然可以通過 Home 鍵喚出主界面,而安卓手機則完全不允許操作。Android Auto 的電話功能依賴藍牙連接,而 CarPlay 則一旦連上就會自動關閉藍牙功能。 大眾、通用、福特、現代、奔馳等一些新車型已經開始安裝這兩款車載互聯系統,如果你需要 Apple Carplay 或 Android Auto 的功能,也不一定要換車,可以選擇其他供應商提供的主機進行替換,比如 JBL、JVC、Pioneer、Kenwood 等,它們中有的甚至同時支持兩種系統的運行。 那么為何蘋果和安卓的車載互聯系統推廣速度沒有預想得快?目前來說,車機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系統,和手機這么一個開放系統連接以后,如何保障安全性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這種連接無疑比藍牙連接獲得的權限更高。另一方面,想要讓自己的車輛兼容任一方的車載互聯系統,就意味著一定程度上要向開發者開放自己的控制系統,而開發者同樣要審核車機系統是否符合要求。車企和IT企業都各有各的顧慮。 那么對于用戶來說,車載互聯系統到底是不是必需品?我想只是為了接入導航的話,不如在中控邊上安個支架,把手機放上去,這比換主機的成本低多了。聽音樂和打電話可以通過藍牙,獨特的是消息朗讀功能。但是如果你的朋友給你發送了一個網址,那就只能聽著系統音一個個地朗讀字母了。 ??? 編輯點評 如果我買的車搭載 Apple Carplay 或 Android Auto 功能,我十分歡迎,但如果沒有,我也不會多么失望。汽車實現互聯乃至自動駕駛是未來的趨勢,但現在這些與手機連接的系統顯然還沒有做到那個地步。如果這兩款軟件今后得到了普及,買車的時候也許自己所用的手機型號也會成為考慮因素。除了蘋果和谷歌,國內的百度和騰訊也開發了類似的應用——百度 CarLife 和騰訊車聯app 。 在上周的亞洲消費電子展上,參展的車企不約而同地展示了各自的車載互聯系統,有的選擇了合作,有的自立門戶。車輛除了交通工具以外,正在演變成另一個移動終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