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家庭與事業(yè)是沖突的,你想在事業(yè)上有突破,就要舍棄自己陪家人的時間,真的是這樣的么? 其實不然,曾國藩就是一個事業(yè)與家庭兼顧之人,他是朝廷的中流砥柱,征戰(zhàn)沙場戰(zhàn)功赫赫;也是家中的主心骨,將一大家子打理的井然有序,子孫后世8代未出一個敗家子。 曾國藩氏 家族 電視影像志 曾國藩曾在晚年時期,將自己的持家之道總結(jié)了3條,一個家庭能否興旺,多數(shù)還是要看有沒有實現(xiàn)這3點。 1. 孝悌和家曾國藩提出:家和則福自生。 家和萬事興,我們?nèi)羰窍胱尲彝ズ湍溃鸵龅健靶ⅰ薄P⌒⑹切⒏改钢恚行⑹切⒏改钢模笮⑹浅懈改钢尽?/p> 孝順是一種傳承,我們對父母多么孝順,將來我們子女就會對我們有多么孝順。 對父母和顏悅色,保持耐心,就像父母小時候?qū)ρ姥缹W(xué)語的我們一般;對兄弟姊妹給予充分尊重,大家一起守護老人;對于子女以德服人,以身作則,家庭方可和睦、祥順、融洽。 2. 勤儉持家勤苦儉約,未有不興,驕奢倦怠,未有不敗 任何時候,都沒有理由鋪張浪費。保持勤儉,不僅能夠使人懂得珍惜擁有,尊重勞動,還能克服好逸惡勞的習(xí)慣,懂得親力親為。 只有保持節(jié)儉,不給孩子過的錢財,子女到了社會上就沒有頹廢放縱的資本了, 才能真正去謀生,去拼搏;養(yǎng)成勤儉持家的習(xí)慣,冥冥之中人也會多承擔(dān)能力,遇事保持清醒,不會輕易迷失。 3. 寬恕融家曾國藩這樣告誡親戚:兄弟怡怡,才能使雙親和悅,才能慰藉父母之心。 社會中,很多親戚關(guān)系都非常緊張,往往因為一些財產(chǎn)、是非而面紅耳赤。其實這樣做,不僅對雙方家庭造成傷害,子女、老人、其他親戚也是跟著憂心。 其實矛盾的根本,無非兩個:一是走的太近,走的太近是一種災(zāi)難,太近難免會產(chǎn)生一些利益上的沖突,到時候是講實理還是看親情,都非常為難; 二是走的太遠,即是雙方都不聯(lián)系,八竿子打不著邊,這樣的親戚見面十分生疏、尷尬。 就算起了矛盾,大事小事得饒人處且饒人吧,畢竟都是一個大家族的,逢年過節(jié)都會見面,太過于僵硬,大家都會尷尬,原諒后,保持距離就好。 孝悌和家、勤儉持家、寬恕融家 一個家庭興旺的開始,往往都會有這3個特點,懂孝順,懂勤儉,懂寬容,大家歡聲笑語共聚一堂,和氣生財。 家務(wù)事打理的好,沒有后顧之憂,事業(yè)上才能安心專心,一展宏圖。 ——編輯 芊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