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媽:愛孩子,不要只滿足眼前廉價的快樂,而是要“逼”孩子練就一身本領,讓他們有資本來對抗生活的風風雨雨。 作者:一鳴(爸媽進化論主筆) 近日,有個盲人小女孩火了。 在山西陽泉,13歲盲人女孩蔡欣蕊憑借優美空靈的嗓音俘虜了網友們的心,并迅速在網上串紅。 雖然眼睛看不見,小欣蕊去的在唱歌、鋼琴、葫蘆絲、朗誦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就,還多次獲得國內大獎,2019年還獲得SAKURA國際青少年藝術家大賽童聲組一等獎。 小欣蕊是不幸的,因為出生沒多久就被確診先天性失明。 但小欣蕊又是幸運的,她有一個很會懂教育的媽媽。 媽媽沒有因為女兒的缺陷而緊緊把女兒護在羽翼之下,相反,她狠下心來讓女兒去接觸外面的世界。 媽媽不把她當盲人去對待,她學著刷碗,盛飯。甚至跟媽媽去買菜。讓她感到自己和別的孩子沒有什么不同。 媽媽狠下心來做這些,其實鍛煉女兒的獨立能力,因為終有一天,父母會離開,只有具備扎實的生存技能才能在社會上立足。 教育專家蒙臺梭利說:“教育,首先要引導孩子沿著獨立的道路前進。” 懂得放手讓孩子體驗生活,讓孩子在鍛煉中自我總結,才能增強孩子的獨立性。 只有狠心的父母,才能養育出放心的孩子。 父母不“狠心”,孩子讓你不放心 我們鄰居王大伯四十多歲才得了一個兒子小林,全家人像寶貝一般供著。 假期里,別的孩子都在太陽底下幫著父母干活,小林在家里吃著零食看電視。 小林踏入社會之后,無法面對殘酷的現實不肯吃苦,于是開始沉迷網絡,不務正業。 他一心想走捷徑,賺大錢,結交了一些不靠譜的人。 結果,一下子欠下幾十萬的高利貸。 因為還不起錢,追債人上門,父母才知道實情。 面對巨額債務,父親和小林發生激烈的爭執,真沒想到小林竟一氣之下,喝農藥自殺了。 所有人都在唏噓一條年輕鮮活的生命就此隕落。 殊不知,在他幼年時,正是父母舍不得“狠心”讓他歷經生活的挫折和困難,待在溫室里的他,根本看不到生活的本來面目。 最終才讓沒有一技之長的他,無所適從,釀成了這個悲劇。 父母最大的悲哀的是,剪掉了孩子的翅膀,卻怪孩子不會飛翔。 慣子如殺子,你舍不得讓孩子吃苦,將來他就要受苦,他身邊的人也會跟著受苦。 越不舍得用孩子,孩子就越不中用。 巨嬰不是一天養成的,飛天的鳳凰更不是。 父母“狠心”,讓孩子的人生更優秀 杭州男孩堅堅今年16歲,自小先天性雙目失明,目前是浙江省盲人學校初二的一名學生。 8歲那年,堅堅在學校聽到老師的琴聲,被美好的音樂所感染,便立志要學習彈鋼琴。 堅堅說,當時媽媽帶著自己找了很多家培訓機構,卻都沒有人愿意教他。 幸運的是,在連續被6家培訓機構拒絕后,堅堅終于遇上了自己的“伯樂”老師。 學琴的過程非常艱辛。 這位老師雖然不厭其煩地一遍遍教,在練習跨音區彈奏時,由于看不見,堅堅老是出錯。 媽媽就想出一個“狠心”的辦法:在鋼琴按鍵之間黏上縫衣針,按到正確琴鍵時上面沒有縫衣針,而一旦按錯了就會碰到針上。 有時還會扎出血來,針,扎在兒子的手上,卻扎進了媽媽的心里。 媽媽一邊擦淚,一邊說:“我也心疼啊,但沒辦法,畢竟他學習的出路少。” 正是媽媽的狠心,讓兒子的黑暗的世界里變得五彩繽紛,也讓他有機會與這個世界盡情擁抱。 作家李月亮曾說:“為人父母,最大的成就是培養出會與世界相處的孩子。” 父母的“狠心”里,藏著對孩子最濃烈又隱忍的愛,是在為孩子優秀的未來人生“保駕護航”。 正確使用“狠心”,讓孩子更優秀 1、父母的“狠心”,始于放手 廣州一名6歲男孩在攤位上幫媽媽打包賣鹵菜,因動作熟練干勁十足引起網友關注。 視頻中,因高溫天氣,男孩的頭發被汗水浸濕,餓的時候還會直接在攤位上吃起媽媽做的涼面。 男孩母親翁女士說,大概是從四五歲起,孩子在攤位上幫忙做一些簡單的工作,比如打包、掃地、擦桌子之類的。 現在孩子上學了,但放學之后還是會來鹵店陪自己賣東西,因為沒時間陪他去游樂場或其他玩,自己常常感覺很愧疚。 但孩子不以為然,還一直覺得媽媽辛苦,想做多一點,為媽媽分擔。 只有讓孩子經歷過生活的不易,他才能體會到父母賺錢養家的艱辛。 ![]() 2、父母的“狠心”,更要松緊有度 很多父母一心想鍛煉孩子的獨立能力,但也要注意尺度,否則過猶不及。 曾經看過這樣一則新聞: 貴州織金火車站進站口,一位10來歲的小女孩哭得面紅耳赤的,哭得不知所措。 原來小女孩父親為了考驗女兒,把她扔在了火車站,自己先行離去,讓小女孩獨自買票,坐車去外婆家。 ![]() 可父親卻忘了,小女孩從來沒獨自坐過火車,不懂如何買票、安檢、檢票,在她心里像被拋棄,頓時失去安全感了。 孩子太過于依賴、沒有獨立意識,父母該重視,但以鍛煉孩子的名義,狠心過度只會適得其反。 孩子沒有心理準備,就面對突如其來的陌生的經歷,對孩子來說,猶如單純小綿羊遇上野狼,唯有恐懼、無措。 這樣的情況下,孩子產生的是負面心理情緒,影響孩子探索新事物的欲望。 父母心中應有一把尺,這樣可以量出“狠心”的度,恰到好處的“狠心”,才不會弄巧成拙。 父母“狠心”,亦要細心,以孩子的生命安全為前提,去鍛煉孩子。 以愛的名義,守護孩子成長;以“狠心”的方式,教育孩子生存。 這樣,孩子更有安全感,更健康,未來也更自由。 ![]() ![]() 股神巴菲特曾經對孩子說:“吃苦,會讓人一生受益。” 所以,他教育兒子從小自食其力,步行上學,沒有豪車接送,離開大學后也不給他零花錢,兒子創業,爸爸也不肯出錢。 股神的兒子悲慘到要去銀行借錢,一度成為坊間流傳的笑談。 但巴菲特的想法卻很有遠見:你能過上什么樣的生活,要看你自己的本事。 有人說,人生最大的遺憾莫過于:既沒有所謂的快樂童年,也沒有一技傍身。 回望過去,一片混沌,展望未來,一路渺茫,不知前方去往何處。 愛孩子,不要只滿足眼前廉價的快樂,而是要“逼”孩子練就一身本領,讓他們有資本來對抗生活的風風雨雨。 為了孩子的將來,請做一個適度狠心的父母吧! 愿每一位在父母“狠心”下成長的孩子,未來的人生更加絢麗多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