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點上方綠標收聽主播誦讀美文 作者:逍遙子 子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 君子不僅要博學,還要知禮,人知禮義,才有教養。 教養不是與生俱來的天性,而是后天養成的習慣。 好的教養是人一生的財富,余生,做個有教養的人!【微信公號:老子道德經】
古詩云:“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一個人的教養與學問無關,人可以沒學問,但不能沒教養。 生活中總有些人,對別人造成了傷害,自己還渾然不覺。 說話口無遮攔,不分場合,卻自詡公正無私,心直口快。 麻煩別人時,不覺得抱歉;與人來往時,心不在焉。 人生最大的缺憾,不是沒有財富地位,而是沒有教養。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其實教養的核心,就是心里裝著別人。 當別人無心犯錯時,不彰人短,不炫己長,是你的體諒。 當自己擁有,別人沒有時,不忘給身邊的人分一杯羹,是你的分享。 珍惜所有人的付出,在任何場合,不讓別人覺得難堪,是你的善良。 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一視同仁地對待所有人,就是教養。 和沒教養的人共處,如坐針氈;和有教養的人一起,如沐春風。 教養,是謙謙君子最美的樣子。
心理學家說:“你讓人舒服的程度,決定著你能抵達的高度。” 動人的容貌,深厚的學識,聰明的頭腦都會引人關注。 但只有良好的教養,才是受人尊重的關鍵。 如果因為失禮而讓人感到不舒服,那么其他閃光點,也會就此掩埋。 教養是一件小事,閃現在舉手投足間的細微處。 《弟子規》說:“人不閑,勿事攪。人不安,勿話擾。” 別人在忙碌,就不要用自己的事情去打攪,別人心神不寧,就不要在別人的耳邊聒噪。 教養就是不動聲色的體貼,自帶治愈他人的屬性。 私下里柔聲細語的勸慰,比聲色俱厲的責備更容易讓人接受。 在別人尷尬時,站出來替他圓場,比高聲贊美他更讓人動容。 不要把別人的幫助看做理所當然,不要把別人得寬恕當作縱容。 心里只有自己即是地獄,不忘關照他人即是天堂。 做一個有教養的人,生命里盡是美好。 ▽ 《道德經》說:“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教養是人生的頭等大事,也是生活里無數小事的交織。 認真對待每一個不起眼的人,每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就是一個人最大的教養。 愿你骨子里有教養,心底里有善良,懂得包容,懂得尊重,做個讓人如沐春風的暖心人。請您轉發分享,福生無量!【微信公號:老子道德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