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大部分媽媽都是一個人在戰斗。
![]()
再光鮮亮麗的女人,生了孩子也會變得面目模糊。 美劇《絕望的主婦》里的Lynette,本來是個很有能力的女強人,為了家庭,辭去了高管職位,一個人養育三個熊孩子,一度靠興奮劑才能支撐下去。 電影《塔利》查理茲·塞隆扮演的家庭主婦塔利,照顧兩個熊孩子和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非常辛苦,幸好有個保姆幫她帶孩子,但看到最后才發現,她一個人帶娃壓力太大,患上了嚴重的精神分裂癥,保姆是她臆想出來的。 ![]()
![]()
豆瓣9.0高分日劇《坡道上的家》中丈夫回家只知道看手機,對妻子冷暴力,導致妻子精神崩潰,差點傷害了孩子。 ![]()
![]()
可很多結了婚的人還是覺得正常:“一般而言,不都是這樣的嗎?”
![]()
![]()
![]()
爸爸帶孩子是在幫助老婆嗎? 至少在很多人的心里是。
時至今日,這依然是很多人心中“好男人”的標準。 年輕的小姑娘們認為,男人帶她們去燭光晚餐、去狂歡購物就是愛她們的具體行動,可對于有了孩子的媽媽們來說,男人最好的愛就是積極主動地帶娃。 綜藝節目《做家務的男人》里的魏大勛爸爸,是個“沙發癱”,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管,網友們很有代入感:“咳,這就是我爸爸在家里的樣子啊。” 魏大勛媽媽自己都感慨:“中國傳統的女人就是這樣,但我我希望下一代,我們未來的人不是這樣。” 可她的兒子還是跟爸爸一樣,習慣當“甩手掌柜”啊。 ![]()
82年生的金智英和02年生的金智英會不一樣嗎? 沒有人知道。 男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成了家庭里的稀缺品。 之前有個叫《我從不幫我太太》的短視頻,看哭了很多媽媽。
真正的好男人,從不幫老婆帶孩子,他只是在進入父親的角色。 真正的好男人,從不幫老婆做家務,他只是在履行伴侶的職責。 ![]()
![]()
就像袁弘,不僅自發主動地帶娃,還認真寫下了萬字的育兒日記。 ![]()
他給孩子:換尿褲、做飯,帶他出去玩,講故事,刷牙,畫畫,游泳…… 并用了孩子的視角事無巨細地寫了下來。 很多被動帶孩子的爸爸會滿腹怨言,對著孩子指責媽媽:“看吧,你媽不要咱爺倆了,多可憐!” ![]()
小孩子沒有安全感,聽了心里就會更惶恐。 但袁弘不一樣,他教著孩子說“媽媽上班”,告訴孩子媽媽離開的原因,教育孩子去理解媽媽,他是在用實際行動支持妻子的工作。 育兒日記里還有一個令人感動的細節是:袁弘給孩子看了張歆藝拍的美美的廣告照片。 ![]()
足以說明,他是發自內心欣賞妻子,肯定妻子,并把這種欣賞和肯定傳遞給了孩子。 很多男人喜歡當著孩子的面去貶低、指責老婆,《傲慢與偏見》里面女主的爸爸就是這樣,他看不起自己的妻子,認為她庸俗、勢利,總是當著孩子的面去嘲笑和貶低她,導致女主和姐姐妹妹們也都對自己的媽媽有偏見。 對比之下,袁弘對妻子的態度,簡直是好到了天上。 看多了娛樂圈分分合合的明星婚姻,很多人對袁弘和張歆藝總是懷著偏見,認為張歆藝是二婚,配不上袁弘,然而,袁弘自己卻不這么想。 ![]()
![]()
無論是在鏡頭前還是在生活里,他都以張歆藝為重。 之前他們倆在參加綜藝節目的時候,袁弘有個地方做的非常好——婆媳問題的處理上。 袁弘的媽媽性格比較強勢,所以婆媳難免會有摩擦,但不管什么時候,袁弘永遠都站在張歆藝這邊。
袁弘則堅定地站在老婆這邊,他耐心地跟媽媽解釋孩子斷奶的必要性,認為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占的分量同樣重要,如果只有媽媽照顧,爸爸工作,那么家庭最終會破裂。 張歆藝情商也很高,沒有和婆婆翻臉,很懂得適當妥協打圓場。 正因為有了袁弘一貫的維護和支持,張歆藝才會愿意讓步的,并且讓的很有底氣。 現實中百分之九十的婆媳問題,出在丈夫的態度上。 發生家庭矛盾,丈夫不維護妻子,態度含糊不明,就會讓矛盾更加激化,小事也會變成大事。 所以動不動抱怨婆婆的女人們,其實你們抱怨錯了人,應該抱怨的是丈夫才對。 如果每個丈夫都像袁弘一樣懂得旗幟鮮明地護妻,那么妻子們也不會感覺自己像個外人了。 很多時候,很多事情,她們并不想分出是非對錯,想要的僅僅是丈夫支持的態度。
很辛酸,也很真實。 不管是帶孩子也好,處理婆媳關系也好,女人在婚姻里,想要的是尊重的態度和正面的情感回應。 沒有人喜歡唱獨角戲,沒有人喜歡一個人帶孩子,一個人應對婆婆,一個人熬過漫漫長夜。
婚姻需要的是參與者,建設者,策劃者,而不是旁觀者。 希望所有的人都學會對自己的伴侶愛的回應和支持。 對于今天的話題,您是怎么認為的呢?您覺得婚姻中媽媽們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歡迎留言討論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