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鄭燮 《華封三祝圖》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鄭板橋,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 應科舉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進士。官山東范縣、濰縣縣令,有政聲“以歲饑為民請賑,忤大吏,遂乞病歸。”做官前后,均居揚州, 以書畫營生。工詩、詞,善書、畫。詩詞不屑作熟語。為“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擅畫蘭竹。鄭燮一生畫竹最多,次則蘭、石,但也畫松畫菊,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 清 鄭燮 《梅竹圖軸》 紙本墨筆 縱127.8cm,橫31.3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竹是鄭燮最擅長表現的題材,他能出神入化地準確捕捉住竹枝、竹葉在風中搖曳的動態和神韻,并形象生動地表現出來。同時竹之高潔素雅、堅韌不屈的物性亦最能體現鄭燮剛直不阿的人品。鄭燮畫梅的作品僅此一幅,但因他具有深厚的藝術功底,故在梅的表現上亦能揮灑自如,花瓣為中鋒運筆,其形狀雖方圓不一,但自然的行筆,流暢的圈線,勾勒出了花兒旺盛的生命力。梅與用潤墨表現的青竹在相互映襯中體現了它們不同的美。 清 鄭燮 《墨筆竹石圖軸》 紙本墨筆 160.9×81.8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鄭燮所畫之竹,形象千姿百態,筆墨變化多端。同樣是數竿竹枝,卻有新竹、駝竹、鳳竹、晴竹、盆景之竹、庭院之竹、山野之竹、水鄉之竹的區別,并呈現各自不同的情態,給人以美的感受。畫面上翠竹兩竿,瘦勁挺拔,枝葉仰偃,蕭疏清逸。竹枝下有山石及竹筍數支,恰當襯托出春竹之勃發郁茂,頗富自然之趣。其言將竹筍與鰣魚相佐,又創美食之竹,新穎別致,獨具匠心。 清 鄭燮 《墨筆竹石圖軸》 紙本墨筆 127.6cm×57.7cm 故宮博物院 清 鄭燮 《竹蘭石圖軸》 123×65.4cm 故宮博物院藏 清 鄭燮 《竹石圖》 上海博物館藏 鄭燮 《仿文同竹石圖軸》 紙本墨筆 縱208.1cm,橫107cm 故宮博物院 清 鄭燮 竹石圖 美國明尼亞波利斯藝術館藏 清 鄭板橋 《蘭竹圖》 美國克利夫蘭美術館藏 清 鄭燮 《墨竹圖》 墨筆紙本 縱168.7厘米 橫90.5厘米 北京炎黃藝術館藏 清 鄭燮 《竹石圖》 紙本墨筆 縱231.7 X橫58厘米 北京炎黃藝術館藏 清 鄭燮 《甘谷菊泉圖》 紙本墨筆 縱189.6厘米,橫49.5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清 鄭燮 竹石圖 旅順博物館藏 鄭燮 《墨蘭圖》 扇頁 故宮博物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