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緣于五年前,獨自一人,身背厚厚一本《兩浙金石志》,在西湖南屏山半山腰的荊棘叢中,亂墳崗里,野豬窩邊,苦苦尋訪一處北宋杭州市長蔡襄的題名石刻,五年后的今天,蔡襄的題名仍未現身,但在無意間,卻誤闖進小有天園最高處望湖亭的遺址,并在遺址南面石壁上,發現了從北宋天圣年間,到清代乾隆小有天園御詩在內的九處摩崖石刻。晁美叔、蘇舜欽、章岷、張若谷、魯元翰、乾隆等人的題名、題詩,自此以后,一一顯現,是為記。 首次踏足這塊僅數十平方米的山間平臺,幾無落腳之地,平臺被這里的新主人(野豬)叼來的樹枝,壘得足有一米高,周邊遍布野豬新鮮腳印,為防止其晚歸傷人,小心沿著石壁攀爬,匆匆瞥了幾眼字龕內的字跡,于太陽落山前落荒而逃。 從望湖亭平臺西側,透過雜樹,恰好直對蘇堤春曉,蘇堤婉若游龍。 從望湖亭平臺東側,遠眺蘇堤春曉,遠山舒緩。 從望湖亭平臺東側,遠眺雷峰塔,近處枯樹爬滿藤蔓,與雷峰成“雙塔”輝映之勢。 望湖亭周邊,有無數的野洞,或許是一些動物的棲息之所。 望湖亭高處,一尊天然石佛,巍然矗立。 小有天園是乾隆最喜歡的西湖名園,在北京頤和園和圓明園都有仿建,歷史中的小有天園前身,是北宋興教寺,望湖亭中那一批北宋題名石刻,確證了南屏山在北宋時,即是西湖勝跡。乾隆所命名的小有天園,歷史才走過兩百多年,其大部分建筑都已不存,但這些石刻盡管荒落野山,雖不言說,仍鏘鏘有聲。 01 北宋錢仙芝等題名(約1028年) 釋文:錢仙芝、元翼、□秩同游,章岷題。 此石刻中的錢仙芝,在靈隱飛來峰有其天圣六年的題名,此處石刻,推斷亦題于1028年,為目前所知,南屏山最早摩崖石刻,未見歷代著錄。 02 北宋康定元年殘題名(1040年) 釋文:…康定元年歲次庚辰… 03 北宋張若谷等題名(1041年) 釋文:龍圖閣學士刑部侍郎知府事張若谷、兩浙路體訪安撫三司度支判官課轉運使司勛郎中張從華,康定辛巳暮春二十三日,游宴此山,盡日而去。 04 北宋鄭民彝等題名(1042年) 釋文:鄭民彝德常、弟民監先覺、民度仲詳、陳浚□叔、徐代用用之、上官□□□、黃應叔和,慶歷二年壬午正月十九日,游此。 05 北宋蘇溫雅等題名(1042年) 釋文:蘇溫雅、舜欽、楊混,慶歷二年八月六日倩仲題。 06 北宋魯元翰等題名(1075年) 釋文:魯元翰,熙寧乙卯仲夏再游。 07 北宋晁仲舒等題名(1075年) 釋文:晁仲舒與侄端彥、張援同游。熙寧八年七月十日。 08 清乾隆乙酉“小有天園”御詩(1765年) 國圖藏舊拓 釋文: 最愛南屏小有天,登峰原覽大無邊。 易詮籍用懷司馬,琴趣那能效米顛。 百卉都知斗春節,千林乍欲斂朝煙。 菁蔥峭蒨間探妙,比似仇池然不然。 乙酉春閏中浣游小有天園登絕頂作,御筆。 09 清乾隆“入云”御題(1765年) 陸遵繪《浙西覽勝全圖》小有天圖最高處為“入云”,因為“入云”的發現,可與《南巡盛典》中小有天園圖中最高處對應,其為望湖亭遺址無疑。 感謝在尋訪的后期過程中,一眾訪石好友的相伴,南屏服務中心李鋒,花港管理處邵群、倪小蒙、施紅燕等,浙江博物館魏祝挺、浙江博物館志愿者訪石小分隊等,合力使望湖亭的九處石刻得到有效的保護。也期待小有天園這一西湖名園,有重回大眾視野的一天。 (本文終) “西湖史跡游”帶您行走不一樣的西湖 敬請掃碼加入“西湖史跡游”活動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