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誘惑了誰? 張建云 晚餐。 座位左側女孩手戴一長串佛珠,自手腕至肘部,疊層纏繞。顏色月白,玲瓏圓潤,剔透晶瑩。 右側男士手戴一木質佛珠。每顆如葡萄大小,估計是小葉紫檀、黃花梨或黑檀木制成。與之高大身材和高貴氣質相得益彰。猶如畫龍點睛班般的合適,無形中給其神韻加分增色。談笑間,時而拿在手中輕捻。 那日。 朋友送我一串佛珠,天然材質精工打造而成,告知是高僧開光加持,具安神定氣、旺財納福功效。叮囑定要虔誠佩戴。 戴了月余。 逢人便說其珍貴,并摘下來供人欣賞,待人夸獎。得到的都是贊譽和唏噓。 愈發珍愛。 洗手怕弄濕了,睡覺怕壓壞了,跑步怕丟散了,與孩子玩的時候,怕其幼小無知抓扯壞了。上周一上班的路上,發現沒帶佛珠,又半路折返去取,因此而遲到,開會時就等我一個人。 突然感覺有些不對勁。好像不是我在戴佛珠,而是我被佛珠所戴。牽了心緒,惹了麻煩。 直到那天,覺得佛珠壓在手腕甚是沉重,寫作時影響手指與鍵盤的和諧,手腕被磨出紅色印記,且隱隱作痛。干脆將其取下,想創作結束后再帶上。但卻忘記了。次日找時竟無了蹤影。直至今日也弄不清佛珠為何神秘失蹤。 難道被佛收回? 沮喪數日,覺得對不起朋友的用心。以后再也沒戴過佛珠。 發現戴佛珠手鏈的人越來越多。多采用水晶、瑪瑙、翡翠、珊瑚、密蠟、綠松石等珍貴材料,也有紫檀、黑檀、黃花梨、紅酸枝、紅豆杉、金絲楠木、草花梨等名貴木種制成。 喝茶、聊天、吃飯、開會前,人們便擺弄手上佛珠,說出處,說質地,說價格,說如何保養,說日后升值。 佛珠,是佛家弟子為控制心志、收斂心神而拔動計數的工具。 佛珠另外一層含義是“弗誅”,乃不要誅殺生命之意。每個人都不愿失去生命。推己及人,大凡有生命、有情緣之人皆是如此。佛珠戴在身上或拿在手中,當是提醒人愛命惜緣。 佛教認為,人之所以有各種不如意甚至災禍性的事,都是以前身、口、意沒有管好,比如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醉酒。這些不好的因,導致以后有不好的果。而手持佛珠念佛,一聲佛號拔一下佛珠,可以有效地管好身、口、意三業,使之不放逸。久而久之,就會遠離貪、嗔、癡、慢、疑,而有好的果報。 念佛拔珠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用來管理身、口、意方法,是改正缺點、化解煩惱、去除貪著、恢復本真的圓滿智慧。 人們太智慧。 最早,非佛家之人配戴佛珠是為祈福。期盼好運、保佑健康、延緩生命、升官發財、情有所歸、考學高中均在其中。 商家太智慧。 想人所想,及人所需,便把佛珠給賣了,把信仰給賣了,把祈福給賣了,有的還把良心給賣了。 人們便買。買了就平安,買了就放心,買了就有依托,買了便彰顯身份,買了便當作固定資產存放。 佛,是寬容的。無論何時,無論何事,無論何地,都在千言萬語、苦口婆心地說法度人。佛說每個人都有圓滿無礙的智慧和功德,只因為自己無謂的煩惱,而將這些本有的圓滿智慧覆蓋了。 如同我們的智慧,一味地追求佛珠的昂貴、高級、奢華、美麗,被享受和貪欲覆蓋了。 但。 佛珠是圓的,表示圓圓滿滿、完美無缺。每串佛珠由一個主珠、若干其他的珠子和穿繩三部分組成。主珠代表著佛,穿繩代表著法,若干其他的珠子代表著僧。佛、法、僧三寶都包含在一串佛珠之中。 佛珠尊貴。 只要對佛珠有恭敬之心,何等價格、何等價值、何等材質、何等用心均無大礙。 因為,佛是寬容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