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唐伯虎出身低微,為何能成為四大才子之首,這一點最重要

     倦鳥依林 2020-08-21
    說起明朝的四大才子,我們在很多影視作品上都看到過。是指明中葉生活在吳中地區(qū)的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和徐禎卿四個人。這四個才子最厲害的就是唐寅,也就是唐伯虎。不過唐伯虎的出身相對來說比較低微,和其他三大才子相比,地位低下。那么我們今天看一下,地位低下的唐伯虎是如何成為四大才子之首的。


    先看一下唐伯虎的具體出身。唐伯虎的父親唐廣德是一個飯店的老板,也就是一個小飯店。現(xiàn)在看來飯店老板是個商人,地位不會低的。不過當時的社會是士農(nóng)工商這樣劃分的,商人地位是最低的。不過唐廣德雖然是商人,卻喜歡結交文人,他和文徵明(zhǐ 古代五音之一。用來表示音調高低的詞。相當於西樂音階中的 sol(即簡譜“5”)。《周禮?春官?大師》 :“皆文之以五聲:宮、商、角、徵、羽。”元?關漢卿《單刀會?第四折》:“五音者,宮、商、角、徵、羽。”zhēng1.“征”的繁體字。2.召集。如 :“徵兵”。《史記?卷一?五帝本紀》:“於是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zhàn)於涿鹿之野。”3.責問、詢問。如 :“徵詢意見”。《左傳?僖公四年》:“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九上?滇遊日記十》:“即徵其地名,據(jù)云:為鳳田總府莊。”4.驗證、證明。《論語?八佾》 :“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5.公開尋求、招請。如 :“徵婚”、“徵文”、“誠徵女工”。6.課取、收取。如 :“徵稅”。《周禮?地官?閭師》:“以歲時徵野之貢賦。”《左傳?昭公二十年》:“布常無藝,徵斂無度。”7.預兆、跡象。如 :“吉徵”﹑“兇徵”。《史記?卷四?周本紀》:“夫國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國之徵也。”8.姓。如三國時吳國有徵崇。)(注:涿鹿縣隸屬河北省張家口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永定河上游,北京市西北部。地處北緯39°40′-40°39′,東經(jīng)114°55′-115°31′之間,涿鹿-懷來盆地西部。北與張家口市下花園區(qū)交界,西北隔黃羊山宣化縣相望,西南與蔚縣毗鄰,東南與北京市門頭溝區(qū)和保定市淶水縣接壤,東北與懷來縣相鄰。涿鹿縣南北長90公里,東西寬43公里,面積2802平方公里(2012年)。東距北京市中心136公里,西距煤都大同市214公里,北距張家口市67公里。父親文林比較熟。文林看唐寅比較聰明,喜歡讀書。而且年紀和自己兒子一樣大,于是就叫他來和自己兒子文徵明一起讀書。這樣唐伯虎才走上了讀書的道路。再看一下其他兩大才子,祝允明是官宦出身,徐禎卿是書香世家。可以說和唐伯虎相比出身都是較高。不過也正是由于這個出身,才讓他成為了四大才子之首。

    我們知道明朝中后期商業(yè)經(jīng)濟發(fā)達,但商人的地位比較低,無法走上仕途,所以這些人心中很是不平。而唐伯虎是商人家庭出身,而且有一身才學,卻無法得到重用,這一點也是這些商人的寫照。所以這也是明朝后期承認唐伯虎的重要原因。


    除了出身方面唐伯虎比較低外,在其他方面唐伯虎都略勝一籌。四大才子中祝允明能詩文,工書法,特別是其狂草頗受世人贊譽,流傳有“唐伯虎的畫,祝枝山的字”之說。文徵明書畫造詣極為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當然,最厲害的還是他的畫。徐禎卿的詩歌寫得非常好,是當時的一絕。可以說這三大才子都有自己的特長。和他們相比,唐伯虎可以說是全才,書法、詩歌、繪畫樣樣精通。是他們的代表。


    當然,僅僅是全才也無法讓他成為四大才子之首。還有就是唐伯虎的坎坷經(jīng)歷。唐伯虎十六歲的時候蘇州府試第一,按理說前途一片光明。弘治十一年,更是考中應天府鄉(xiāng)試第一。不過在弘治十二年,卷入徐經(jīng)科場舞弊案,坐罪入獄,貶為浙藩小吏。要知道吏和官在古代區(qū)別很大,這就意味著他無法當官了。而且寧王叛亂的時候他也受到了牽連,之后更是無法受到重用。所以后半生才縱情于山水之間。這些經(jīng)歷都是坎坷的,不過這樣正式他成為四大才子之首的資本。如果沒有這些他也做不出來后來的好畫和好詩。而且我國古代也確實喜歡這些失意的文人。

    總的來說他之所以能成為四大才子之首,出身商人、全才、仕途失意都是重要的資本。

    大才子唐寅涉及明朝科舉舞弊案的來龍去脈

           科舉考試發(fā)展到明朝,防止科考舞弊的制度已經(jīng)非常完善,從答題的試卷,到彌封、謄錄、審卷,整個過程步驟繁瑣,都是為了防止其中出現(xiàn)不公平的事件。在科舉監(jiān)視如此嚴密的情況下,每一件舞弊案都牽動著人們敏感的神經(jīng)。

           當年,徐經(jīng)科場案件發(fā)生后,華昶徐經(jīng)唐寅三人同被下獄,交由鎮(zhèn)撫司審理,這三人都有行跡可疑之處,同時牽扯到了當時的主考官程敏政華昶上疏稱程敏政在考場中表現(xiàn)得張皇失措,說會試題目是他早就想好了的,并懷疑是家童偷偷竊取賣給了舉子。因此,凡是知道策問來源的全都取不中,因為程敏政所取的題目非常偏,知道的人很少。

          這件案子顯得撲朔迷離,華昶稱徐經(jīng)、唐寅向主考官程敏政賄賂買考卷,程敏政則為自己鳴辯,稱華昶是出于個人私利誣陷,并稱徐經(jīng)、唐寅兩人根本不在所中之人的行列。在對徐經(jīng)拷打之后,徐經(jīng)招了,徐經(jīng)是富家子弟,身邊有數(shù)個仆人侍候,而唐伯虎則才華橫溢,兩人結伴來京,很快就引起了京中人的矚目。隨后,徐經(jīng)因為聽說程敏政的大名,因此堅決要求學于他,程敏政在講學的時候,說到了會試時可能會出現(xiàn)的題目,徐經(jīng)和唐寅便將這些題目作成文字,傳給了其他人。

           恰好當年的
    程敏政被任命為主考官,他所出的題目又是自己平日所思的,考試的時候徐經(jīng)便因為程敏政講過類似的題目而大感雀躍,考試之后自我夸耀,最終引起眾人的注意,給其他人造成一種拿錢買題的假象。唐寅也承認自己曾經(jīng)向程敏政買過文章,不過并不是買的會試文章,而是送人之用。然而他的此舉卻有瓜田李下的嫌疑,怎么說都說不清了。

         知道此事后,
    明孝宗震怒,也不容他申辯了,仕途更是不必再談。事情究竟為什么會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大才子為何也會對押題趨之若鶩?這看來是一個令人費解的問題,實際上也很好理解,明朝的科舉體制十分僵化,出題范圍都被限定死了,而且歷年考過的題目不能再考,這就又多了一重束縛,不光考生為考什么費盡心思,主考官也費盡心思,出現(xiàn)押題之風也就很容易理解了,越是僵化的考試制度,越是容易出現(xiàn)押題,在這種風氣下,拜訪學者就成了必要的一個通例,唐寅只不過是不幸卷入了這個案件,成為了其中的犧牲品而已。不過唐伯虎個人仕途不幸,在藝術上卻造詣很深,終成一代名畫家。

    唐伯虎是怎么卷入科場舞弊案的?唐伯虎的結局怎么樣?

    唐伯虎是怎么卷入科場舞弊案的?下面趣歷史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獯稹?br>
    唐伯虎是明朝時期一個很有名的才子,周星馳在《唐伯虎點秋香》中稱他為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其實在歷史上他和文征明他們一起被稱為“
    吳門四家”,又或“明四家”,吳是蘇州地區(qū)的別稱,因為他們四位都出身蘇州

    唐伯虎是很聰明的一個人,他早年參加科舉的時候就獲得了
    鄉(xiāng)試第一的成績,后來跑到京城參加會試的卻因為卷入科場舞弊案,從此和科舉再也無緣。那么這是怎么回事呢?

    其實簡單來說就是他太有才華了,遭人嫉妒。而他又不通曉人心之險惡,不知內斂。終被人抓到把柄,終結了他的政治前途。唐伯虎本名唐寅,字伯虎。生于大明成化六年。他從小就是天才——那種最遭人嫉妒的,不需懸梁刺股、刻苦學習就能學富五車、滿腹經(jīng)綸的天才。

    大明弘治十一年,29歲的唐伯虎參加鄉(xiāng)試。考試前,他聚集了平生關系最好的三個朋友祝枝山文征明徐禎卿,一起吃飯,在酒宴上,他成竹在胸,放出狂言:“今科解元舍我唐寅,更有何人!”事后果不其然,唐伯虎在這次的鄉(xiāng)試中,考得第一名,成為應天府的解元

    其實從參加鄉(xiāng)試就可以看出,唐伯虎這個人是有點恃才傲物的,管不住自己的嘴。別人夸他幾句,心態(tài)立馬就漂上天了。不過話說回來,自古以來富有才華的人有幾個不是桀驁不馴的?這是文人的習性。

    鄉(xiāng)試的第二年,京城舉行會試,唐伯虎進京趕考。當時的他,名動天下,他認為考中一個區(qū)區(qū)的進士不算什么,他的目標是——連中三元!

    所以在會試結束后,唐伯虎在士子舉辦的宴會上就再次酒吐狂言:“諸位不要爭了,我必是今科會元!”而正是這一句話,就毀了他的一生。因為前面說了,唐伯虎有才,很多人表面上吹捧他,但內心里嫉妒他。當年考鄉(xiāng)試,唐伯虎對著祝枝山、文征明一通吹牛,這沒問題。因為大家都是朋友。唐伯虎高中鄉(xiāng)試解元,做朋友的都替他高興。

    可是,會試是集齊全國精英士子一起考試的考試。唐伯虎在京城吹牛,當時在座的人可都是他考試的對手和敵人。唐伯虎高中狀元,這些人不開心;唐伯虎名落孫山,這些人才開心呢。

    而且更要命的是,唐伯虎在會試期間,與江陰舉人徐經(jīng)來往密切,兩個人都太高調,犯了眾怒。以至于會試三場結束后,京城頃刻便蜚語滿城,盛傳“江陰富人徐經(jīng)賄金預得試題”的流言。

    所以,很快就有人把唐伯虎檢舉揭發(fā)了,告發(fā)理由就是——榜單還未出,唐伯虎就揚言自己必是會元,具有買通考官,科場舞弊的重大嫌疑。科場舞弊這不是小事,所以檢舉信遞上去后,會試的主考官們不敢怠慢,立刻向內閣匯報情況。

    內閣的人都是老油條,經(jīng)驗豐富,當時就估計到了這件事情的嚴重性,所以馬上就報告給了孝宗皇帝。孝宗知道后,也當即下令核查試卷。結果事實果然如傳言那樣,唐寅確實是今科會試的第一名,而選定他的人正是當庭的主考官程敏政

    這一下,事情鬧大了。因為太巧了。唐伯虎說自己一定是會元,而考試結果,他偏偏就是會元。黑材料上說主考官包庇唐伯虎和徐經(jīng),結果親點唐伯虎為會試第一名的人,恰恰就是會試主考官程敏政。

    這兩件事,咋就那么巧合呢?雖然我們知道,這個世界上就是有很多巧合的事。但是某些焦點問題,比如唐伯虎參加會試這件事,太巧合了,是對輿論非常不利的。也必然會引起民間的非議。民眾必然覺得其中有什么內幕。

    用一句糙話說就是——黃泥巴掉褲襠里,不是屎也是屎。所以,當這件事情已經(jīng)傳得滿城風雨,民間流言蜚語后,吃飽飯沒屁事做的言官們立即就跳了出來,直接把彈劾報告遞到了內閣。

    弘治十二年二月丁巳,戶科給事中華昹(一封彈劾遞到內閣,把唐伯虎、徐經(jīng),以及當年的會試主考官程敏政全給告了。

    彈劾原文如下:

    國家求賢以科目為重,公道所在賴此一途。今年會試,臣聞士大夫公議于朝,私議于巷,翰林學士程敏政假手文場,甘心市井,士子初場未入,而論語題已傳誦于外;二場未入,而表題又傳誦于外;三場未入,而之第三四問又傳誦于外。江陰縣舉人徐經(jīng)、蘇州府舉人唐寅等狂童孺子,天奪其魄,或先以此題驕于眾,或先以此題問于人,此豈科目所宜有、盛世所宜容。臣待罪言職有此風聞,愿陛下特敕禮部,場中朱卷,凡經(jīng)程敏政看者,許主考大學士李東陽與五經(jīng)同考官,重加翻閱,公為去取,俾天下士就試于京師者,咸知有司之公”。

    內閣收到彈劾,不敢決斷,畢竟言官的彈劾是要交給天子圣斷的。所以彈劾書很快就轉呈給了孝宗,最后由孝宗皇帝拍板,公事公辦,把唐、徐、程三人交由錦衣衛(wèi)執(zhí)送鎮(zhèn)撫司,對問明白以聞,不許徇情。

    經(jīng)過審理,最后判決如下查無程敏政鬻題實據(jù),但因徐經(jīng)進京晉見程敏政時曾給其送過見面禮;唐寅也曾用一個金幣向程敏政乞文。具有勾連之嫌疑。將唐寅、徐經(jīng)貶為小吏,不得為官。禮部右侍郎兼會試主考程敏政勒令退休回籍。

    至于說唐、徐、程三人到底有沒有貓膩,不知道。這是一樁歷史懸案

    這里順帶一說,彈劾唐、徐、程三人的華昹因奏事不實,也遭降職處分。而他也是周星馳電影《唐伯虎點秋香》里面的華太師的原型。因為是他導致了唐伯虎的人生悲劇,所以民間就在戲劇中把他塑造成了一個傻乎乎的窩囊廢形象。

    事后三個被告均對判決不服,程敏政歸家后憤郁發(fā)疽而亡徐經(jīng)歸家后,恥不就吏,閉門讀書,并作《賁感集》以明志。明孝宗死后,徐經(jīng)盼望新天子明武宗發(fā)布赦令,希望再返科舉仕途。然而赦令左等不來,右等不來,最終他病死在了游歷途中。而他的死也影響到了子孫后代。所以,徐家后來就出了徐霞客這位天生不愛讀書,只喜歡游山玩水的地理學家。

    至于唐伯虎,歸家后也是恥不就吏,余生以賣畫為生,放蕩形骸。四十多歲時,他被寧王招入府中,本以為自己可以大展宏圖,結果卻發(fā)現(xiàn)寧王要做的事情居然是謀反。他為了能讓寧王放他走,就開始裝瘋,裸奔,寧王信了,放過了他。

    可是,如此不要臉的行為也讓唐伯虎最后的那一點點尊嚴也消失殆盡。之后的唐伯虎,徹底墮落,每日除了縱情聲色就是自娛自樂,放縱自己。最終唐伯虎在窮困潦倒中病倒,死去。病死前,唐伯虎留下一首絕筆詩: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也何妨。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漂流在異鄉(xiāng)。

    悲情才子唐伯虎身陷科場舞弊案的多舛命途

    導讀:

    大家對于唐伯虎的印象都是從影視劇里了解的,他風流倜儻、妻妾成群,縱情書畫、玩世不恭,然而,真實的唐伯虎卻是個極其悲情的才子。他仕途受挫,半生窮困,唯一的妻子早早將他拋棄,紅顏知己又先于他病死,最終孤苦終老……


    江南第一才子

    明憲宗成化六年(
    1470)即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誕生了一個男嬰,取名為唐寅,又因屬虎,字伯虎。他就是后來號稱“江南第一才子”的唐伯虎。唐伯虎又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明朝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他自幼聰穎伶俐,卻不務正業(yè),后來在家人朋友的勸誡下才發(fā)憤圖強,閉門苦讀,終于在弘治十一年(1498)中解元(鄉(xiāng)試第一名)。唐伯虎工于書畫,擅寫詩詞,其中又以畫最為精妙。

    少年時,他曾拜當時有名的畫家
    沈周為師,因天資聰慧,畫藝進步神速。沈周非常欣賞他,多次夸贊他的才華。然而唐伯虎卻因此而自鳴得意,不再虛心學畫。有一次,沈周與唐伯虎一起吃飯,讓唐伯虎去關一下屋中的窗戶。唐伯虎伸手去關,才發(fā)現(xiàn)這竟是沈周老師的一幅畫!他大為驚嘆,頓時感到慚愧無比,自此摒棄浮躁,勤奮學畫。后來,他終于超越了自己的老師,成為一代名家。

    有傳說稱,曾有一位書生拿著唐伯虎畫的《對蝦圖》過橋,一不小心將畫掉到水中,畫上的對蝦居然爬了出來,又落到水里。另有一戶人家墻壁上掛著唐伯虎畫的一幅《竹枝圖》,竹枝上趴著一只
    紡織娘(一種植食性昆蟲)。到了晚上,家里人聽見蟲鳴的聲音,找了半天才發(fā)現(xiàn)是畫上的紡織娘在叫。這兩個傳說固然玄虛,卻反映了唐伯虎的畫生動逼真,出神入化。

    唐伯虎一生好酒,常常用自己手繪的扇子換酒錢。一次,他在西湖邊的一家酒肆喝酒,結賬時才發(fā)現(xiàn)囊中空空。這時,迎面走來一位富商,唐伯虎便想將扇子賣給他換酒錢。富商拿起唐伯虎的扇子,看到上面沒有題款,便鄙夷地說:“
    畫得亂七八糟,分明是無名小輩所作,分文不值!”偏巧一位書生經(jīng)過,看到扇子拍案叫絕,又見唐伯虎風度不凡,便恭敬地問:“閣下莫非就是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在座的酒客聽見后無不驚喜萬分,紛紛出高價要購買唐伯虎的扇子。那位富商也連連賠禮道歉,要以千金換一扇。最終,唐伯虎僅讓書生付了酒錢,便把扇子送給他了。

    唐伯虎的詩獨具風格,常常以俗語、白話入詩,通俗有趣。有一次,眾多秀才向唐伯虎求詩,唐伯虎不緊不慢地喝下一杯酒,寫了“一上”兩個字,又喝了一杯,添上“又一上”三個字。秀才們紛紛嘲笑地說:“這也叫詩嗎?”唐伯虎不動聲色,提筆揮就“
    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舉頭紅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寫完就擲筆出門。秀才們目瞪口呆,心服口服。

    講述唐伯虎才情的趣聞很多,大都出自野史和小說。明末小說家馮夢龍所作的《
    唐解元一笑姻緣》風靡一時,使唐伯虎風流倜儻的才子形象家喻戶曉。后來,人們在這部小說的基礎上,又創(chuàng)作了更多生動傳奇的故事,例如唐伯虎點秋香等。

    一朝失意:科場舞弊案

    事實上,唐伯虎雖確有才名,但并沒有傳說中那樣神乎其神。
    《明史》對唐伯虎的生平記載僅200余字,其余正史對唐伯虎的才華也只是籠統(tǒng)評價,所謂“江南第一才子”的很多故事是無從考證的。至于民間傳說唐伯虎經(jīng)常出入青樓、有九個老婆等逸聞更是子虛烏有。

    真實的唐伯虎出生于一個商人家庭。父母對其期望很高。因而,他從小就苦讀“四書”、“五經(jīng)”、史書典籍,沒過上幾天逍遙生活。16歲時,他考秀才高中第一名,在蘇州城名噪一時。19歲時,唐伯虎迎娶了他一生中唯一的妻子
    徐氏。29歲時,他在鄉(xiāng)試中考中解元,可謂人生得意。然而,仕途的重大挫折也隨之而來。

    據(jù)《明史》記載,唐伯虎參加鄉(xiāng)試時,文章寫得異常精彩,當時的主考官
    梁儲大加贊賞。回朝后,梁儲拿著唐伯虎的文章給禮部侍郎、學士程敏政過目。程敏政讀完后也連連稱奇。不久,朝廷舉行會試,擔任主考官的正是程敏政。唐伯虎與江陰富商的公子徐經(jīng)一同赴京趕考,兩人多次前往程敏政府上拜會。然而,徐經(jīng)心術不正,趁機賄賂程敏政府上的家僮,騙來了會試的考卷。偏巧,那一年會試的題目出得極為冷僻,考生們大多答不上來,唯有唐伯虎與徐經(jīng)的卷子答得入情入理、文采飛揚。據(jù)說,程敏政拿到這兩份出色的答卷時,情不自禁地說了一句:“這必是唐寅與徐經(jīng)的。”此話被旁人聽見,埋下了禍根。后來,有人告發(fā)考題泄露一案,皇帝聽后大怒,將程敏政、徐經(jīng)和唐伯虎打入大獄。徐經(jīng)在獄中被嚴刑拷打,終于支撐不住,供出買通家僮泄題一事,并招認:“得到考題后也拿給唐伯虎看了。后來,刑部、吏部會審,徐經(jīng)又推翻此前的供詞,說那是屈打成招。皇帝下詔“平反”,釋放程敏政和唐伯虎,并派唐伯虎去浙江做一個小官。唐伯虎引以為恥,沒有上任。

    唐伯虎的妻子徐氏本指望唐伯虎飛黃騰達、聲名顯赫,一聽說他丟了官位,便心灰意冷,與唐伯虎大吵大鬧一場離他而去了。科場舞弊案不僅斷絕了唐伯虎的功名之路,還使他妻離家散,成為他人生的轉折點。

    半生癲狂 清閑度日

    弘治十三年(
    1500),剛出獄不久的唐伯虎對仕途徹底失望,決定將自己的后半生寄情于游歷山川、吟詩作畫。他乘船離開蘇州,來到鎮(zhèn)江、揚州,然后又順長江而上到達蕪湖、九江,游覽了廬山等風景名勝。然后,他到黃州觀看了赤壁之戰(zhàn)的遺址,又去湖南游覽了岳陽樓、洞庭湖等地,此后還輾轉到過福建、浙江、安徽等地。這次周游名山大川,共花費了九個月的時間。唐寅將各地美景收入眼中,為他的后半生作畫積累了豐富的素材。

    正德九年(
    1514),明宗室寧王朱宸濠以重金延請?zhí)撇⒌侥喜秊槠湫ЯΑ幫醯幕垩圩R才喚起了唐伯虎心中僅有的一點政治理想。思慮再三之后,唐伯虎決定接受邀請。然而,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寧王請他的用意并不在于他的才華,而是在為謀反篡位招兵買馬。陷入了政治旋渦的唐伯虎十分苦悶,無奈之下,他只好裝瘋賣傻,躲避殺身之禍。后來,寧王見他舉止瘋癲,便放他回到故里。

    再次回到蘇州后,唐伯虎沒有謀生之路,只好靠售賣字畫為生。憑借才子之名,唐伯虎的字畫大多能賣個好價錢,久而久之,也就存下了一些積蓄。
    36歲時,唐伯虎用這些積蓄,在蘇州城北一處依山傍水的地方建了一座桃花塢。桃花塢其實只有幾間茅屋,卻景色宜人,幽靜清雅。唐伯虎為其取名為“桃花庵”,自號“桃花庵主”。唐伯虎有名的《桃花庵歌》就作于此:“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唐伯虎還常常邀請好友祝允明文徵明等來桃花庵小敘,對酒當歌,吟詩作賦。那段生活雖清貧卻也灑脫,是唐伯虎后半生過得最愜意的一段時光。

    據(jù)野史記載,唐伯虎后半生曾經(jīng)遇到一位紅顏知己,名叫
    沈九娘。沈九娘在唐伯虎窮困潦倒的時候出現(xiàn),陪他共同患難,一度讓唐伯虎萌生了續(xù)弦的念頭。然而不幸的是,沈九娘早早病死,令唐伯虎悲痛不已。后來,人們依據(jù)沈九娘的名字,竟杜撰出唐伯虎有九房妻妾,這純屬無稽之談了。

    無人來買扇頭詩

    十朝風雨若昏迷,八口妻妾并告饑。信是老天真戲我,無人來買扇頭詩。”唐伯虎晚年的這首詩用凄涼的筆調描繪出他窮困潦倒的生活。自仕途失意后,唐伯虎經(jīng)常借酒消愁,喝得酩酊大醉。他常說,自己雖無李白之才,卻能深切體味李白醉酒的樂趣。酗酒使唐伯虎的身體越發(fā)多病,又因病無法常常作畫,生活越來越拮據(jù),只能靠向好友祝允明、文徵明等人借錢過活。

    晚年的唐伯虎沒有了凌云壯志,沒有了感情寄托,甚至連基本的生活都無法維持。悲情的人生際遇使他的思想日漸消沉,陷入了人生價值的空無。于是他開始篤信佛教,希望從禪學中找到精神的歸宿,并從中參悟了不少人生道理。例如,他曾寫過一首《
    七十辭》,“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為奇。前十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間只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過了。算來只有二十五年在世,受盡多少奔波煩惱”。詞句簡潔而平白,卻道出了他一生的苦悶遭遇以及他悟出的人生苦短、命運無常的道理。

    明嘉靖二年(
    1523)秋天,唐伯虎與幾位友人一同去東山游玩,看到蘇東坡的一首詞中寫道“百年強半,來日苦無多”,不禁感慨萬分,心生悲涼。回家后,他的身體狀況更加不好,不久就臥床不起。唐伯虎料想自己時日無多,便寫下了一首絕命詩:“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也何妨。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漂流在異鄉(xiāng)。”幾天后,54歲的唐伯虎就在孤獨與憂郁中死去了。

    唐伯虎死后,他的好友祝允明、文徵明等為他湊錢簡單料理了后事,將他埋葬在桃花庵附近。祝允明為唐伯虎撰寫了千余字的墓志銘,這成為后人了解這位悲情才子的主要史料之一。

    因為半生窮困,唐伯虎的字畫、詩文幾乎都賣掉了,散失在四面八方。到了明萬歷年間,有兩位常熟書商因仰慕唐伯虎的才名,千方百計地搜尋他的作品,終于使唐伯虎的詩畫得以流傳。而他的詩文逸事也在此過程中得以豐富和完善,被收錄在《明詩紀事》及《海虞古今文苑》中。

    我們在津津樂道唐伯虎的風流倜儻之時,是否了解到風流倜儻的背后,隱藏了一代才子怎樣的悲情際遇,怎樣的人生無奈……

    唐伯虎差點因朱宸濠叛亂人頭落地

    唐寅,字伯虎,精于書畫,博古通今,弘治十一年鄉(xiāng)試第一,其才名轟動一時,寧王
    朱宸濠久聞其名,非常羨慕唐伯虎的才華,就用重金聘他到自己的屬地做官。

    唐伯虎走馬上任后,朱宸濠在各個方面給予他很優(yōu)厚的待遇。過了一段時間以后,唐伯虎覺察到朱宸濠養(yǎng)兵蓄財,圖謀不軌,暗地里嘆道:“
    此地是火坑,不可久留。”他清楚地知道,倘若自己公開辭職還鄉(xiāng),必然引起懷疑,弄不好人頭落地。遂仿效戰(zhàn)國時的孫臏,佯作瘋狂,忽哭忽笑,言語顛三倒四,起居飲食異常。朱宸濠派人來看他是否真瘋,只見唐伯虎赤裸身子,在眾目睽睽之下?lián)崤称鳎厣先瞿颍瑺柡笥肿テ鹞畚飦沓浴?br>
    朱宸濠聽到所見者的描述,確信唐伯虎真的瘋了,遂起了憐憫之心,把他送回家鄉(xiāng)。后來,朱宸濠叛逆不成,伏法受誅,其余黨無一幸免。唯有唐伯虎及早脫身,沒有被株連。

    祝允明為唐伯虎寫的墓碑《唐子畏墓志銘》

    子畏死,余為歌詩,往哭之慟。將葬,其弟子重請為銘。子畏,余肺腑友,微子重且銘之[1]。

    子畏性絕穎利[2]。度越千士[3],世所謂穎者,數(shù)歲能為科舉文字,童髫中科第[4],一日四海驚稱之。子畏不然,幼讀書,不識門外街陌,其中屹屹[5],有一日千里氣。不或友一人,余訪之再,亦不答。一旦,以詩二章投余,杰特之志錚然。余亦報以詩,勸其少加弘舒[6],言萬物轉高轉細,未聞華峰可建都聚[7]。惟天極峻且無外[8],原稿為萬物宗。子畏始肯可,久乃大契[9],然一意望古豪杰,殊不屑事場屋[10]。

    其父德廣,賈業(yè)而士行[11],將用子畏起家,致舉業(yè),歸教子畏,子畏不得違父旨。德廣常語人,此兒必成名,殆難成家乎?父沒,子畏猶落落[12]。一日,余謂之曰:“子欲成先志,當且事時業(yè)[13];若必從己愿,便可褫襕幞[14],燒科策[15]。今徒籍名泮廬[16],目不接其冊子,則取舍奈何?”子畏曰:“諾。明年當大比[17],吾試捐一年力為之,若勿售,一擲之耳。”即墐戶絕交往[18],亦不覓時輩講習,取前所治毛氏詩[19],與所謂四書者[20],翻討擬議[21],祗求合時義[22]。戊午[23],試應天府[24],錄為第一人。己未[25],往會試。時傍郡有富子,亦已舉于鄉(xiāng),師慕子畏,載與俱北。既入試,二場后,有仇富子者,抨于朝,言與主司有私[26],并連子畏。詔馳敕禮闈[27],令此主司不得閱卷,亟捕富子及子畏付詔獄[28],逮主司出,同汛于廷,富子既承,子畏不復辨,與同罰,黜掾于浙藩[29],歸而不往。或勸少貶,異時亦不失一命。子畏大笑,竟不行。放浪形跡,翩翩遠游。扁舟獨邁祝融、匡廬、天臺、武夷[30],觀海于東南,浮洞庭、彭蠡[31]。蹔歸[32],將復踏四方,得矣。久少愈,稍治舊緒[3]。

    其學務窮研造化,玄蘊象數(shù)[34],尋究律歷[35],求揚馬玄虛、邵氏聲音之理而贊訂之[36]。傍及風鳥、壬遁、太乙[37],出入天人之間,將為一家學,未及成章而歿。其于應世文字、詩歌不甚惜,意謂后世知不在是,見我一班已矣。奇趣時發(fā),或寄于畫,下筆輒追唐宋名匠。既復為人請乞,煩雜不休,遂亦不及精諦[38]。且已四方慕之,無貴賤富貧,日詣門征索文詞、詩畫,子畏隨應之,而不必盡所至,大率興寄遐邈,不以一時毀譽重輕為取舍。

    子畏臨事果,事多全大節(jié),即少不合不問。故知者誠愛寶之,若異玉珍貝。王文恪公最慎予可[39],知之最深重。不知者亦莫不歆其才望[40];而媢嫉者先后有之[41]。子畏糞土財貨,或飲其惠,諱且矯[42],樂其菑[43],更下之石,亦其得禍之由也。桂伐漆割,害雋戕特[44],塵土物態(tài)[45],亦何傷于子畏,余傷子畏不以是。氣化英靈,大略數(shù)百歲一發(fā)鐘于人,子畏得之,一旦已矣,此其痛宜如何置?有過人之杰,人不歆而更毀;有高世之才,世不用而更擯,此其冤宜如何已?

    子畏為文,或麗或淡,或精或泛,無常態(tài),不肯為鍛煉功;其思常多而不盡用。其詩初喜秾麗,既又仿白氏[46],務達情性而語終璀璨[47],佳者多與古合。嘗乞夢仙游九鯉神[48],夢惠之墨一擔,蓋終以文業(yè)傳焉。

    唐氏世吳人,居吳趨里。子畏母丘氏以成化六年二月初四日生子畏[49],歲舍庚寅[50],名之曰寅,初字伯虎,更子畏。卒嘉靖癸未十二月二日[51],得年五十四。配徐,繼沈[52],生一女,許王氏國士,履吉之子。墓在橫塘王家村。子畏罹禍后,歸好佛事,號六如,取四句偈旨[53]。治圃舍北桃花塢,日般飲其中[54],客來便共飲,去不問,醉便頹寢。子重名申,亦佳士,稱難弟兄也[55]。銘曰:

    穆天門兮夕開,紛吾乘兮歸來。睇桃夭兮故土[56],回風沖兮蘭玉摧[57]。不兜率兮猶裴回[58],星辰下上兮云雨漼[59]。椅桐輪囷兮稼無滯穟[60]。孔翠錯璨兮金芝葳蕤[61]。碧丹淵涵兮人間望思[62]。

    [1]微:無,非。
    [2]穎利:謂聰明拔尖。
    [3]度越:超越,超過。
    [4]童髫(tiáo)童年。髫,指童子下垂的頭發(fā)。
    [5]屹屹:高聳出群的樣子。
    [6]弘舒:擴大舒展。
    [7]都聚:都市。
    [8]無外:不排斥萬物。
    [9]契:投合。
    [10]場屋:指科舉考試的考場。
    [11]賈(gǔ)業(yè):從事商業(yè)。
    [12]落落:不在意的樣子。
    [13]時業(yè):舉業(yè)。
    [14]褫(chǐ):剝奪。襕(lán)幞:襕衫和幞頭。襕衫為古代士人之物,明時為秀才舉人的公服,幞頭是士人所戴的帽子。
    [15]科策:指應付科舉考試的書策,即下文所說的“目不接其冊子”的“冊子”。
    [16]泮(pàan)廬:即“泮宮”,古代的學官。
    [17]大比:明清時稱鄉(xiāng)試為大比。
    [18]墐(jìn)戶:用泥土涂塞門窗。這里謂緊閉家門。
    [19]毛氏詩:即“毛詩”,指秦漢間人
    毛亨毛萇所傳的《詩經(jīng)》。
    [20]四書: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為當時科舉考試的教科書。
    [21]翻(fān)討:反復研討。
    [22]祗:只。時義:時文之意。
    [23]戊午:弘治十一年(1498)。
    [24]應天府:府治今江蘇南京,這是鄉(xiāng)試。
    [25]己未:弘治十二年(1499)。
    [26]與主司有私:據(jù)《明史?文苑傳》載,當時主司為程敏政,“
    敏政總裁會試,江陰富人徐經(jīng)賄其家僮,得試題。
    [27]禮闈:明清時禮部試進士的地方。
    [28]亟:急。
    [29]掾(yuàn):掾吏。
    [30]扁舟:小船。祝融:祝融峰,湖南衡山的最高峰。匡廬:即江西廬山。天臺:天臺山,在今浙江天臺縣北。武夷:武夷山,在福建崇安縣西南。
    [31]彭蠡:彭蠡湖,即鄱陽湖。
    [32]蹔:同“暫”。
    [33]舊緒:舊業(yè)。
    [34]玄蘊:玄妙深奧。象數(shù):《周易》中凡言天日山澤之類為象,言初上九六之類為數(shù),用以占卜吉兇。
    [35]律歷:歷法。
    [36]
    揚馬玄虛:指漢代揚雄的《太玄》和司馬相如的《子虛賦》。邵氏:指邵雍,字堯夫,宋代理學家。聲音之理:邵雍《筍山擊壤集序》說:“懷其時則謂之志,感其物則謂之情,發(fā)其志則謂之言,揚其情則謂之聲,言成章則謂之詩,聲成文則謂之音。
    [37]風鳥、壬循、太乙:都是古代的占卜之術。
    [38]精諦:精審。
    [39]王文恪公:指
    王鏊,字濟之,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成化進士。官至戶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博學善文。死謚文恪。予可:贊許。
    [40]歆:羨慕。
    [41]媢(mào)嫉:嫉妒。
    [42]矯:矯飾。
    [43]菑:同“災”。
    [44]特:謂卓異之才。
    [45]塵土物態(tài):謂塵世小人的一般情態(tài)。
    [46]白氏:指唐代詩人白居易。其詩以通俗著稱。
    [47]璀璨:喻色彩鮮明。
    [48]乞夢:求夢。九鯉神:九鯉湖之神。九鯉湖在今福建仙游縣北。傳說漢代元狩間,有何氏兄弟九人煉丹于此,丹成,各乘一鯉仙去。
    [49]成化六年:相當于公元1470年。成化為明憲宗年號。
    [50]歲舍庚寅:歲星次于庚寅,也就是庚寅年。
    [51]嘉靖癸未:嘉靖二年(1523)。嘉靖為明世宗年號。十二月二日:相當于公元1524年1月7日。由此可見唐寅卒年若以公歷計,則應是公元1524年。
    [52]繼:繼室。
    [53]
    (yi):梵語“偈佗”的簡稱,佛經(jīng)中的頌詞,四句合成一偈。
    [54]般飲:即“般樂飲酒”,語見《孟子?盡心上》。般,大。
    [55]難兄弟:即“難兄難弟”。意謂兄弟俱佳,難分高下。語見《世說新語?德行》“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
    [56]睇(dì):斜視,流盼。桃夭:《詩經(jīng)?周南?桃夭》詩說:“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這里借謂死者留念故鄉(xiāng)的美景。
    [57]回風:旋風。
    [58]兜率:
    兜率天,佛教所說的欲界六天中的第四天,后因泛指人死后所登的天界。裴回:同“徘徊”。
    [59]漼(cuǐ):深積的樣子。
    [60]椅:木名,又叫山桐子。木材可作小家具。輪囷:高大的樣子。穟:同“穗”。
    [61]孔翠:孔雀與翠鳥。錯璨:交相輝映,鮮明燦爛的樣子。金芝:仙草名。
    葳蕤(wēi ruí):草木茂盛的樣子。
    [62]碧丹:指天上的宮殿。淵涵:幽深的樣子。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热精品毛片全部国产无缓冲| 羞羞影院午夜男女爽爽免费视频 | 久久亚洲AV成人网站玖玖| 我的公强要了我高潮在线观看| 全国最大成人网站| 国产色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爆乳WWW无码专区|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播放 |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网站77777在线观看| 国产丝袜在线精品丝袜不卡| 久久久这里只有精品10| 免费在线黄色电影| 亚洲中文字幕国产精品| 亚洲AV成人片不卡无码| 乱人伦中文字幕成人网站在线|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免费| 久久精品中文闷骚内射|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人妻| 亚洲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片| 久久精品久久电影免费理论片| 久久月本道色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AV| 中文人妻av高清一区二区| 中国少妇初尝黑人巨高清| 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院| 国产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日韩日韩日韩日韩| 在国产线视频A在线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不卡无码AV| 又粗又硬又黄a级毛片| 久久亚洲2019中文字幕| 爽爽影院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二区| 亚洲欧美偷拍另类A∨|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电影| 老湿机69福利区18禁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三级国不卡顿|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