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歷史記載中,孔子對于女人是有一些偏見的。這一點在《論語.陽貨》中孔子的一番話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他曾經(jīng)說過:“唯女子與小人難養(yǎng)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這段話中,孔子口氣幽怨,還將女人和小人并稱為最難以對付的人,并說若是靠近女人,她就會對你不尊重,若是離女人遠了的話,她又會埋怨你,讓人不知如何是好。由此可見,孔子對于女人有很深的偏見。那么,孔子究竟為何會對女子下這樣一番定論呢? 有人認為,孔子之所以對女人有這樣的印象,很可能是因為他在戀愛時曾經(jīng)被女子傷害過。這件事雖然無法找到確切的證據(jù),但若照此推測,大概應(yīng)該是和孔子的相貌有關(guān)。 據(jù)說,孔子整個頭部的形狀看起來十分不規(guī)則,中間低周圍突起,鼻孔大而外翻,牙齒之間縫隙很大,眼睛小而無神,白眼仁比黑眼仁多。這樣看來,孔子似乎并不像人們想象中的那般溫文儒雅,氣質(zhì)非凡,甚至是有一點丑。而且,孔子的家境也很貧寒,徒有一身的學(xué)問和滿腹的經(jīng)綸,若不看內(nèi)涵只看他的外部條件的話,孔子說不定連組建家庭都會成問題。因此,可以推測,在孔子的戀愛過程中,一定受到過女子的不少嘲笑和譏諷,這在他的心中留下了很大的陰影,于是他才會對女子有如此偏見。不過,這種說法只是野史所載。 關(guān)于這個問題,更多人覺得是因為孔子的婚后生活不是很美滿,關(guān)于這一點則有據(jù)可依。《禮記》中就有過記載,孔子當時經(jīng)歷過“出妻”之痛,也就是說孔子是離過婚的人。宋代朱熹也提到過孔子的妻子是離婚之后才去世的。至于孔子當初為什么會與妻子分開并沒有定論,不過后人推測很可能是因為他事業(yè)心太強,為了傳播自己的文化思想而常年在各國之間游學(xué),因此忽視了家庭,冷落了妻子和孩子。 照顧老人和孩子,維持生計的重任就很自然地落到了他的妻子身上,這樣一來,孔子的妻子對他頗有怨言也就不足為奇了。妻子無法忍受長時間見不到丈夫、又要承擔家中重任的日子。并且,孔子在當時偏偏四處碰壁,難以得到帝王的賞識,妻子也多有不滿。因此,孔子夫婦之間的矛盾日漸激化,妻子由于怨氣太多,可能常常對孔子抱怨、發(fā)牢騷,這可能令仕途不順的孔子更加的不厭其煩,苦不堪言。于是最后孔子不得不找了個借口將妻子逐出家門。 從孔子的角度看,對于自己的處境,妻子不但不給予理解反而不斷向自己施加壓力,這讓他無法忍受,因此才會出現(xiàn)“唯女子與小人難養(yǎng)”的感嘆,這大概才是孔子對女人存在偏見的最大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