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說重疾險改革的事兒了,最近有好幾個小伙伴都在社交平臺問我近期有啥好產品。 這兩天空下來認真看了看產品哪個不錯,突然看到重疾新規,發覺重疾險的大變革要來了。 6月1日,中國保險業協會和中國醫師協會聯合公布了《重疾定義使用規范》征求意見稿第二稿。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這個重疾定義規范是啥,重疾險是一個達到理賠條件就賠的保險產品,重疾定義規范等于是監管給出官方指導的理賠要求。 這個調整還是非常重要的,關系到以后買的保險到底怎么賠給大家,賠什么比例。 1、先簡單看看都改了什么?重疾定義的第一版規范,是在2007年頒布的,年代有點久遠,也跟不上現在的醫療技術了。 新版比老版的變化,主要有4個: 我撿一些重要的說: 1)保障的病種變多了 2007年那版的重疾病種是25種,新版本變成28種重疾 3種輕癥。輕癥的保障終于納入重疾官方的定義了。前6種重疾和3種輕度疾病,都是必保的。 但這個影響不大,因為市面上主流的重疾險基本都有上百種重疾和四五十種輕癥,怎么改都在里面。 2)新增的3個輕癥,賠付比例保額不能高于30% 新增的3個輕癥,包括:輕度惡性腫瘤、較輕急性心肌梗死、輕度腦中風后遺癥。 其實這三個輕癥,現在主流產品的賠付比例是45%,比如達爾文3號。 3)甲狀腺癌被分級對待 定義調整之后,把一部分重疾降級,最明顯的就是甲狀腺癌。以前甲狀腺癌算重疾,按照重疾的賠付比例賠錢。 定義調整之后,最高發的“TNM分期為Ⅰ期”被放到“輕度惡性腫瘤”,按輕癥賠。更嚴重的,才能按重疾賠。 相當于高發的輕度甲狀腺癌的賠付比例,從重疾按100%賠付,降到了輕癥,最高賠付30%。 一樣買50萬保額,至少賠少了35萬。 4)原位癌不在新規約定的輕癥里 現在大家的生活條件變好了,定期體檢的意識也很強,像癌癥這種,很多都在早期也就是原位癌的時候,就被發現了。 現在主流的重疾險,輕癥保障都是有原位癌的。 整體看下來,新版定義對目前的重疾險做了一些約束和瘦身,如果保費能降下來,還好點。如果價格沒降,保障縮小,那就比較坑了。 2、定義調整后,影響最大的是甲狀腺癌的賠付這次重疾定義的調整,把甲狀腺癌這個理賠大漏洞給補上了。 相對其他重病,這個甲狀腺癌沒這么兇險,10年生存率高達90%,而且人均治療費用不到2萬,屬于很低的費用了,但保險公司卻因甲狀腺癌很惆悵。 甲狀腺癌聽上去再怎么不恐怖也是癌癥,在保險里也是屬于重疾,確診了甲狀腺癌得賠多少?賠100%,買50萬賠50萬,買100萬賠100萬! 花2萬塊治好了,保司要給賠100萬,對患者是不幸中的大幸,而對保險公司那就是大壓力了,每年這個病的理賠支出,已占到重疾險理賠整體支出的30%左右了。 (同方全球重疾理賠數據) 境外、國外很多地方,甲狀腺癌是不算在重疾險里的,針對要不要把甲狀腺癌踢出重疾險這幾年一直是爭議不斷。爭來爭去,這次定義的調整,監管終于要對甲狀腺癌下手了。 現在的重疾險,即使確診較輕的甲狀腺癌,也可能賠50萬~90萬,但是新定義落地以后,同樣的病只能拿到15萬了。 強調一點,已經買了的保單,仍然按照既有的規則理賠。合同寫了怎么賠就怎么賠,不受這個調整影響。 3、那以后買重疾險是不是就虧了?也不能這么說。規則調整,保司肯定會重新核算保險定價,所以新的保險有可能比較便宜。 但現在新版定義還沒落地,很多保司報備新產品也都沒通過,所以價格究竟會不會降,只能說一切都是未知之謎。 沒買過任何重疾的朋友可能要開始糾結了,究竟買新產品好,還是買老產品好呢? 我的建議是,看看自己之前是不是保障很足。比如之前保障就很足,可以等新產品出來觀察一下,合適就加一點。 如果真的一直在裸奔或者也就十幾二十萬保額,還是現在就選個產品吧,別等新老交替亂成一鍋粥的時候再去著急。 有個基本保障先,甲狀腺癌、原位癌和高比例的輕癥賠付都妥妥拿在手上,新產品加不加都隨意,進可攻,退可守。 總比到時候匆匆忙忙的強,也不會后悔自己沒占到“甲狀腺癌也算重大疾病”的便宜。 后面新定義的惡性腫瘤理賠門檻會變嚴格,輕度惡性腫瘤賠付比例也不能高于30%?,F在甲狀腺癌還在重疾之中,輕中癥的賠付比例也比較高,從重疾定義來看現在買并不吃虧。 尤其是擔心癌癥的朋友,可以考慮在新規實施之前配置一點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