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據最新高血壓調查數據顯示,我國18歲成人,高血壓患病率約為23.2%,全國高血壓患者達2.45億,并且每年仍在增加。監測血壓是治療高血壓的第一步,現在很多家庭都有電子血壓計了,血壓的測量也變得簡單、方便。但是量血壓量左手還是右手?怎么測才更準確?今天醫言為大家解答。 一、測量前需要做好哪些準備? 1.在我們測血壓前半小時之內不可以喝咖啡、濃茶、酒等興奮性飲料。 2.測量前靜坐休息5~10 分鐘,不憋尿,不劇烈活動,保持心情平穩。 3.使用經過國家計量部門批準臺式水銀血壓計,或經國際標準驗證合格的動態血壓計、電子血壓計等。目前的國際標準包括歐洲高血壓協會 (ESH) 、英國高血壓協會 (BHS) 或美國醫療器械促進協會 (AAMI),大家在購買血壓計時一定要買通過這三個標準認證的產品。 4.測量血壓前需要準備好適合受測者手臂高度的桌子,采用坐位,雙腳自然著地;裸臂綁好袖帶, 袖帶大小合適;袖帶必須與心臟保持同一水平。 5.保持測量環境安靜, 溫度適宜,無噪音。 二、哪些因素會影響測量準確性? 1、外界環境:如溫度、測量前運動、飲酒或吸煙、手臂位置過高或過低、肌肉緊張、憋尿、講話和環境嘈雜等。受測者測量時講話是常見的因素, 所以測量時一定要保持安靜。 2、測量體位:測血壓時可以坐著或者躺著,但是不同體位所測結果是有差別的。坐著測比躺著測舒張壓要高5 mmHg,收縮壓基本無差別。如果測量時雙腿交叉,可使收縮壓升高2~8mmHg。 3、手臂高度:測量時綁袖帶處手臂位置應該與心臟同高。如果手臂位置低于心臟水平, 所測結果往往偏高。每高于或低于心臟水平2.5 cm, 血壓相差2 mmHg。 4、臂間血壓差異:據統計,20%的人左右手血壓差值>10 mmHg, 所以我們在第一次測量時應同時測量左右兩側血壓。當左右手血壓不一致時,以數值較高側手臂測量的血壓值為準。如果左右手血壓差異持續>20mmHg時高度提示主動脈弓縮窄及上肢動脈閉塞,出現這種情況就要及時去醫院就診了。 5、讀數:如果使用臺式水銀測壓計,看結果時要保持視線垂直于血壓計刻度面的中心,不要俯視或者側視刻度面板,不然讀數會不準。 6、測壓計精確性:所有血壓計都需進行精確性檢驗。臺式水銀血壓計一般每半年校準1次。水銀量也會影響結果,水銀過少測出的結果偏低,過多則偏高。刻度管內的水銀凸面正好在刻度“0”時水銀量才是合適的。 7、袖帶位置及松緊度:袖帶中部應放置于在上臂肱動脈的上方,即肘窩內側半血管搏動處。袖帶的下緣在肘窩的上方2~3 cm。袖帶松緊適宜,能塞進2個指頭為宜。綁得太緊, 測出的結果都偏低,太松則結果偏高。 8、測量次數:第1次測量時結果往往偏高,可能由于心理緊張有關。因此每次測量至少測2次,中間歇息1 分鐘, 結果取平均值。如果2次測量值相差>5 mmHg, 應再進行測量, 最終結果取3次血壓平均值。 9、充放氣速度:測量時應緩慢均勻放氣, 速度為每次心跳水銀柱下降2~4 mmHg, 放氣速度過快, 可使測得的收縮壓偏低而舒張壓偏高。 三、每天測幾次?什么時候測最好?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小結:治療高血壓從監測做起,測血壓看起來簡單,但是很多地方一不注意就會導致測量結果不準確,從而影響高血壓的治療效果。左右手的血壓存在差別,以血壓高側為準,并不是哪一側就是最準確的,大家不要被誤導了。 |
|
來自: 昵稱Zpzg8fzu > 《醫療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