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婦女同胞占總人口的一半,她們不但負有極為重要的勞動生產任務,還負有生育子女培養后一代的任務。她們的身體健康關系著社會主義建設,也關系著民族生命的延續。在舊社會,婦女在經濟上,政治上處于被壓迫的地位,以及生理關系和生活關系,疾病成為婦女的最大威脅,從來也得不到封建統治階級的重視。解放后,全國婦女同胞在黨的領導和關心上,已經根本上從政治壓迫,經濟壓迫中解放出來,由于心情愉快,生活提高,她們身體健康狀況一般有所改善。但是疾病的威脅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著,影響著她們的工作勞動和學習,祖國正在興起著轟轟烈烈的社會主義建設運動,而婦女所負擔的勞動任務又那樣重大,如何保證她們的身體健康,如何幫助她們從疾病威脅中解放出來,使她們更健康,更愉快的參加工作勞動和學習,是我們衛生工作者無可旁貸的責任,也是廣大人民對衛生工作者的迫切要求和希望。 因此,省衛生廳,省衛協會于1956年聯合召開了河北省中醫治療婦科病經驗交流座談會,企圖通過會議,集中省內一部分有名婦科中醫的經驗與智慧,從祖國醫學中挖掘治療婦科病的有效方法。參加座談的中醫大夫都是經過各縣選拔的專門婦科,有的行醫十一世,七八世,至少也在三世以后,他們都掌握了世代相傳的寶貴治療經驗。他們行醫的年限有五十多年的,至少也在十五年以上,都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從他們的治愈率上看,有的達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一般也在百分之六七十或八九十以上,有很多現代醫學不能治愈的病,或者比較難治或瀕于危險的病就,被他們治好了,或者減輕了癥狀,使病人轉危為安,由于黨的中醫政策的影響與感召,和廣大中醫政治覺悟的提高,由于中央衛生部的重視,在會議期間派員親臨指導,給出席大夫以極大的鼓舞,因此都毫無保留的貢獻出自己歷代密不外傳,視為珍寶的秘方和經驗,在討論中都能各抒己見,展開了學術上的熱烈討論和認真研究,使會議獲得了豐富的收獲,為今后治療婦科病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這些經驗都是從千百萬次臨床實踐中得來的,并一再證明是有效的。當然,不少方劑見之于古代醫學文獻,如四物湯,膠艾湯,佛手散,逍遙散,歸脾湯,八珍湯,補中益氣湯,幾乎一個普通醫生都能知道,但如何擅于運用古人的經驗,如何恰當適時的加減,化裁而切中病情,卻不是簡單的。關于婦科常見疾病,如痛經,經閉,月經反常,帶下,崩漏,癥就,惡阻,流產,難產,乳就,乳癌,產后風,前陰病,滴蟲性陰道炎。。。。。。。都找到了廉簡有效的治療方法或民間療法,又如子宮癌瘤在目前說來是中西醫都感棘手的病,也是威脅婦女生命最嚴重的病,雖然介紹出來的方法還不能肯定歷試皆效,但這些初步經驗對于今后研究和提高是有一定幫助和啟發作用的。 為了推廣這些從群眾中得來的寶貴經驗,提高廣大醫生的治療技術,擴大衛生戰線上的治療力量,更多更好的為廣大婦女同胞解決疾病痛苦,特指定省衛協會編審室的同志,根據會議材料,加以系統的分類整理,介紹出去,經過他們的努力,現已整編就緒,()于付印之始,略贅數語,希望這本小冊子能起到預期的作用,不過這僅僅是河北省一地的局部經驗,片面與缺點在所難免,尚希國內醫學先進給予指正,批評,使之得到改進和充實;并希望全省醫務工作同志繼續收集婦科有效驗方,總結自己成功經驗,互相交流,共同提高,以彌補這本小冊子的不足之處,是我們衷心歡迎的。 ------------------------------------河北省衛生廳廳長 =------------------河北省衛生工作者協會主任段慧軒 一九五七年十一月廿日 序 我國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國,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就有神農嘗百草,黃帝制醫藥的傳說。以后由于歷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創造,祖國醫學就不斷發出了優異的光輝。在婦科方面,尤其發明最早,貢獻最多,積累了非常豐富非常寶貴的經驗。公元前十三世紀殷代甲骨文中,載有殷人疾病二十一種,就包括了產病和婦人病。中國最古的典籍《山海經》,載有不利于生育和種子的藥品。《烈女傳》載有周文王之母太壬的胎教,叫懷孕婦女“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這樣重視婦產病,重視胎教,在世界各國是沒有這樣早的。 中醫的經典著作《內經》上,更明確的有了關于婦女生理和病理的論述。如“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二七而天葵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葵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并謂月經為“天葵”、“經水”。說明那時已知道婦女行經,育子的生理規律,并知道月經不同于普通的血液。這與現代生理學知識是符合的。在病理方面,已能指出月經不調的原因,是“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并發明了專治婦女血閉經枯的方子“四()()骨一()茹丸”。這個方子,到今天還保有極高療效,為廣大中醫所樂用。 古代婦科大夫,在公元前五世紀戰國時代,有名醫扁鵲,在邯鄲一帶為婦女治病,稱為“帶下醫”,聲譽極高,被稱為中國四大醫圣之一。公元前二世紀西漢時代,有名醫淳于意,擅長婦科,到現代還留有六個著名的婦科醫案。到東漢張仲景,對婦科的貢獻就更大了,在其名著《金()要略》中有三篇文字專論婦科病,詳細的說明了婦人病的病因,病狀和療法。遠在公元一世紀,中國就總結出這樣詳細完備的婦科病理學和治療學,成為中醫治療婦科病的經典著作,不能不使人驚佩古代勞動人民的科學造詣和創造精神。與張仲景同時,還有號稱神醫的華佗,單憑診脈,能預知李將軍夫人懷有雙胎,并預知生產是一死一生。這種神妙技術,可惜后來華佗被曹操慘害,因而失傳了。 公元二八零年,晉朝名醫王叔和在他的著作《脈經》里,有“居經,避年,新產離經脈”的發現。公元五五零年,北齊名醫徐之才發明了逐月養胎法,對胎兒生長的順序和妊娠期中的衛生等,說得非常清楚。公元六五零年左右,唐朝名醫孫思邈在他的著作《千金方》里,把婦科病作了更系統的歸納,分成了“十二癥,九痛,七害,五傷,三痼”等婦女三十六病,并把婦科常見病“經水病,子宮陰道病,胎前病,產后病”作了合理的區分,而且列入了重要地位,為后世中醫婦科學奠定了基礎。公元九六零年,北宋時代,婦人胎產科已經成為當時醫政十三科的專科,出了很多專科大夫,最著名的有陳自明,著有《婦人大全良方》,采擷諸家,提挈綱領,于各種證治,詳悉無遣,為婦科有完全醫籍之始,至今奉為準()。還有名醫楊子建著有《十產論》,對臨產接生方法,作了具體詳細論述。對婦科學有重大的貢獻。 到了金、元、明、清這幾個朝代,婦科名醫名著較前更多,而理論與治療也更見系統完備。如元朝李東()發明了“治血病必先調其氣”的治療原則,朱丹溪發明了“產前以清熱養血為主,產后以大補氣血為主”的方劑和理論,對后世醫家均有指導意義。明朝王肯堂著《女科證治準()》;武之望著《濟陰綱目》;以及清朝傅青主的《女科》;醫宗金鑒的《婦科心法要訣》都是集歷代婦科病經驗之大成的專書,成為祖國醫學中最寶貴的財產,到今天還為廣大中醫所遵奉,并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和東南亞各國。特別值得提出的是,清朝()()居士著的《達生編》,專論孕婦衛生和生產的事,在民間影響很大。如他的臨產六字真言:“睡,忍痛,慢臨盆”,與產婦護理及產房衛生的種種規定,都和現代助產原理、護理方法與醫療保護制精神很相符合。 從以上簡單的醫史敘述中,可以看出祖國醫學在婦產科方面的輝煌成就,也可以看出中華民族繁衍延續、瓜()綿綿的重要原因了。中醫治療婦科具有特長,一方面有其歷史上數千年積累的豐富經驗,一方面還在于其獨到的辯證論治的科學理論。根據濟陰綱目所列婦人病,計有十二門一百五十八病,每一病有每一病理分析和治療方法。這里僅舉婦女經病一段,可以看出中醫辯癥之精細,如論調經大法:“婦人經病,有月候不調者;有月候不通者。然不調不通之中,有兼疼痛者;有兼發熱者。此分而為四。然四者若細推之,不調之中,有趕前者;有退后者,趕前為熱;退后為虛。不通之中,有血滯者;有血枯者,血滯宜破;血枯宜補。疼痛之中,有常時作痛者;有經前經后作痛者,常時與經前作痛為血積;經后作痛為血虛。發熱之中,有常時發熱者;有經后發熱者,常時為血虛有積;經行為血虛有熱。此又分而為八焉。大抵婦人經病,內因憂思憤怒;外因飲冷形寒。蓋人之氣血周流,忽因憂思憤怒所觸,則郁結不行。人之經前產后,忽遇飲冷形寒,則惡露不盡,此經候不調,不通,作痛,發熱之所由也。大抵氣行血行、氣止血止,故治血病以行氣為先。熱則流通、寒則凝結,故治血病以熱要為佐”。 僅這短短一段,在辯證上先分“不調”、“不通”兩大類;再分為“兼痛”、“兼熱”四大類;又分為“趕前”、“退后”、“血滯”、“血枯”、“常痛”、“暫痛”、“血積”、“血虛”八大小類。真像抽絲剝繭,越分越細,綱舉目張,有條不紊,最后復歸納為內因,外因,總結為調和氣血,完全合乎唯物辯證的科學道理。在治療上,又全面的說明了陰陽互根的關系,并提出宜破宜補、熱則寒之、寒則溫之,補中有破、破中有補,行氣為先,熱藥為佐的治療方法,表現了中醫整體觀念的特色。其他類似這樣辯證論治的精細道理和臨床診斷的具體方法,真是載在中醫典籍,舉不勝舉。有人說:“中醫的治療還可以,中醫的理論不科學不完備。”這種說法,是既不懂得中醫學術,又不懂得什么是科學。 在中醫對于婦科病的療效上,我們也可以舉出以下兩個事實。 第一個是1956年健康報上介紹:中央人民醫院治療十四歲女生趙國哲再生不良性貧血病例。趙國哲已經在現代醫學科學面前宣告沒有治愈的希望,只有依賴輸血來維持暫時生命。但是該院中醫徐衡之大夫用中醫理論和療法給她治好了。徐大夫認為,趙國哲的病是由于氣虛,不能攝血所致。證屬虛寒,宜用溫補。根據陽生陰長之義,用當歸補血,人參養榮,()歸膠艾,()()骨茜草等方為主,重用黃(),人參,附子,肉桂,當歸,地黃,阿膠,鹿膠等,前后用藥數十劑,結果把這個世界醫學不能治的病完全挽救過來。類似這樣癥候,在中醫看來,是很易治好的病,一個普通婦科醫生也知道這個病的病因病理和療法,因為千百年以前的祖國醫學已經告訴我們了。 第二個是外國的例子,據日本昭和十五年,實驗醫報介紹:某婦患有右側卵巢囊腫,東京帝大內科研究室,擬于手術剔除。患者家屬不愿動手術,乃改就皇漢醫(中醫)治療。經服以牡丹皮、桃仁、芍藥、桂枝、茯苓等十余種煎劑。服藥一月后,腫傷即縮小,半年后完全痊愈。所用上方即我國東漢張仲景《金匱要略》,婦人妊娠篇桂枝茯苓丸方加味,改為湯劑。日本是現代醫學比較發達的國家,東京帝大醫科又是日本醫學的最高學府,對于這個病,也只有動手術剔出卵巢的辦法,而中藥卻能不損及患者生理而予以平穩治療,曾引起當時很多國家醫學家重視,贊嘆不已,這是我們應當對于祖國醫學引以為豪的。 河北省衛生廳,衛協會召開的中醫治療婦科病經驗交流座談會,一方面是為了更好地貫徹黨的中醫政策,繼承與發揚祖國醫學遺產,一方面是感于中醫婦科具有特殊療效,想吸取散在世傳婦科中醫手中和民間流傳的寶貴經驗,來為廣大婦女同胞的健康服務。經過八天的經驗交流和研究討論,會議的收獲是令人滿意的。參加座談的大夫,都是至少三世以上的世傳婦科,有的達到十一世。行醫年限均在十五年以上,有的達到五十多年。根據與會大夫經治人數的不完全統計,他們自行醫以來,已治療過四十六萬九百八十七人,治愈率一般在百分之七十以上,有的達到百分之九十五。從他們經常使用的方劑中,可以使我們摸索出一套治療婦科病的常規。根據材料統計,使用逍遙散加減治痛經,崩漏,帶下,乳病的八位大夫,曾治愈二萬一千八百十五例。使用歸脾湯加減治療月經病的有七位大夫,曾治愈三萬九千一百零八例。至于使用四物湯為基礎加減化裁施用于婦科各種病癥的更多,而治愈的病例更不勝統計。雖然這些治例統計,不見得十分可靠,但這些方子都是人所共知的古代經驗,有經過現代的臨床實踐證明,更顯示出祖國醫學的科學價值。 通過會議交流,使我們認識到祖國醫學遺產里邊蘊藏著許多珍貴的東西。從出席大夫的學術淵源來看,主要是淵源于祖傳師授,而其根本依據,則不外精熟了和掌握了以下的幾部著作:一般的為《傅青主女科》和《醫宗金鑒婦科心法要訣》,個別的上溯到《濟陰綱目》、《女科準繩》、《婦人大全良方》、《金匱要略》等書。證明這幾部書是我國婦科最寶貴的財產,也是今后有志研究婦科者的必讀書目。古人經驗通過上述文獻保存下來的固然不少,而散佚失傳者更多。根據歷代史志,經籍志,藝文志,方技傳所載醫籍書目,以中古而論,見到的婦科書目達三十種,而流傳至今者,不過三幾種,這種損失是很可惜的。我們認為這些經驗可能部分的分散在民間或醫家秘籍中。為了繼承祖國醫學遺產,既應就現存典籍中深入鉆研,還應向民間藏書家或國外廣事收集。借以窺得古人經驗的全貌,這是繼承祖代文化遺產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我們還應當在古人的經驗基礎上,進一步研究提高,而不以單純繼承為滿足,使繼承與發揚并重并進,更是我們這一代應當負起的光榮責任。根據會議反映:一致任務婦科病中最棘手的病為子宮癌瘤、乳癌、血臌、室女干血癆等,婦女以死于這幾種病的為最多。又如子()、流產、死產、白帶、月經困難等,亦為威脅婦女健康的常見疾病。座談會上介紹了一些比較有效的治療方法,想達到盡善盡美確有把握的程度,仍需通過更多的實驗研究。另外,關于絕孕、節育、人工流產等,中醫仍缺乏比較有效的方法。作為一個婦科大夫,人人有責任把上述問題作為自己在學術努力奮斗的目標和向科學進軍的選題。因此,希望有志研究婦科的同志,根據自己主觀條件,選擇一兩個專題,發揚集體主義和百家爭鳴的精神,互相協作,互相砥礪,有計劃有步驟的深入鉆研,并通過臨床的實踐與觀察,總結出成功的經驗,為祖國醫學放出更大的光輝,為消滅婦女疾病做出進一步的貢獻,這是廣大人民對于每一個醫務工作者企求希望的。也是我們全體同志的光榮責任。 本書出版之始,編審室同志征求序言,用將上述個人不成熟的意見,提出來就正于醫界同志,并愿為更好的繼承與發揚祖國醫學文化遺產而共同努力。 ----------------河北省衛生工作者協會副主任 --------------河北省衛生廳副廳長盧曉 ------------一九五七年十一月廿日 編者的話 1、本書是根據省衛生廳與本會一九五六年六月十五日召開的河北省中醫治療婦科病經驗交流座談會出席大夫的報告材料,經過我們的整理綜合而寫成的。目的在于推廣我省的婦科名醫的成功經驗和祖傳經驗,供本會員臨床采用和業務學習的參考資料。 2、本書共分為九章,第一章調經;第二章崩漏;第三章帶下;第四章胎前;第五章產難;第六章產后雜癥;第七章癥瘕;第八章乳病;第九章婦女雜癥;每章均根據實有材料,另分辯證論治,治驗介紹、驗案介紹各節;辯證論治又分病源、癥狀、診斷、治療原則等,以清眉目。 3、本書編輯原則,注重出席大夫實際的臨床經驗,理論部分盡量少選;但有對于實際治療具有指導意義者,我們也擇要介紹,歸納于辯證論治項內。以便初學者的參考,間亦參以我們的見解。 4、本書所列驗方驗案,基本上采用各位大夫報告上的原材料,僅作文字上的潤色。如有因我們的安排和修改不當的地方,希原報告大夫隨時指出,以便再版時更正。亦有婦科常見之病,而座談會沒有提出治療經驗者,為便利初學者參考和避免臨時翻檢之煩,我們則參考古人和時先賢的名方和經驗加以補充,以備選用。 5、座談會報告和貢獻的密方驗方共五百二十九個,都是很寶貴的材料。但有的彼此重復,有的藥物冷僻,配制困難;有的療效可疑,而又缺乏驗案;有的藥味相同或僅差一兩味,又無何深義者。經過我們排比研究,為節省篇幅,不得不割愛一部分,僅選入驗方兩百零九個,驗案二十九個。未選部分,本會留作參考,尚希原供方大夫原諒。又所附病例,原均為真實姓名,依照通例,由我們改為**,特此聲明。 6、關于病名和癥狀描寫,一般的采用原材料,為求得比較統一,我們也做了一些訂正,訂正的原則是,以通俗常見為標準,并基本上使用中醫病名和術語。為便于西醫會員學習中醫,我們在辯證論治方面,間亦簡單介紹一些西醫學說,目的在于便利初學者比照研究。由于編者中西醫學均無基礎,難免拉雜,更難免錯誤,尚希醫界先進諒而教之! 7、中醫治療婦科具有經驗和特長是人所共知的。本書所列方劑均為我省婦科名醫世傳的寶貴經驗,運用適當,相信是有療效的。但所介紹的終究是一病一方或一癥一方,因而不能以一方而適應一種病癥整個過程中的各個階段和各種變化。臨床時必須針對病情靈活掌握,隨癥化裁,切勿固執成方,以免藥不對癥,發生流弊。不知醫者更需與原供方大夫通信詢問,然后使用,以期安全(書后附有原供方大夫的通訊錄)。 8、座談會上介紹一些中醫避孕和人工流產方法,因中醫在這一方面向不注重研究,且無確切治驗,為慎重起見,我們預備經過有關單位有組織的試驗以后,再為推廣,特此聲明。又乳癌,子宮癌瘤等病,原為婦科大癥,相信祖國醫學蘊藏有寶貴經驗,但如何確保療效,尚有待于中西醫同志共同發掘與努力。本書所介紹的乳癌,子宮癌瘤等各方,僅供研究試驗之參考,非敢謂確有把握。 9、由于我們的學識淺陋,經驗不足,本書在內容上,形式上都不免存在缺點和錯誤,切盼醫學先進和關心祖國醫學的讀者,隨時給予批評和指正;更望試用本書方劑的同志們隨時把使用結果告訴我們,俾得進一步總結經驗,提高療效,是我們無任歡迎的。 10、本書編審,經過初審,復審,核定三個過程。初審由張金瀛、降金鎬、李式文、陳炫章四位大夫經過三個月的研究挑選完成的初稿。復審由劉子崗大夫又經過四個月的潤色努力。另外還得到省內醫學先進的關心和指導,和河北省衛生廳,衛協會黨政領導上的支持和鼓勵,這本小冊子才得與讀者見面,應當向他們表示謝意和()奮! 第1章調經 第1節概論 調經關系著生育,它在婦科中占最重要的一部分。它主要是研究女子月經生理,和月經不調的病因與治療,使婦女的月經恢復正常和保持生育的機能。所以,在研究調經之前,需要先了解月經生理和月經對于生育的關系,才能研究經血不調的原因與治療。古人說:“女子的天葵是腎間的動氣。”“先天天葵稟自父母,后天經血是水谷之化。”“女子一七而腎氣動,二七而天葵至。”“沖為血海,任主胞胎,如任脈通,太沖脈盛,月經按時而下,故能有子。”根據現代生理學,女子到達性腺成熟期,每四個星期(普通二十八天,也有短到二十一天,也有長到三十五天的,只要按習慣日子來潮,就算周期正常)就有一顆成熟的卵子由卵巢排出來,到子宮里,刺激子宮粘膜,使之充血,形成子宮粘膜肥厚而溫暖,如果卵子不受精,充血肥厚的蛻膜,自然蛻化脫落,而流出血液,這就是月經,也叫經水,具有不凝固的特性,古人稱為天葵,葵即水,已知其與普通血液不同。女子月經初潮,古人謂“二七而天葵至”,二七為十四歲,這是極準確的觀察,但因遺傳,體質,氣候的不同,有的早在十二三歲,有的遲到十八九歲。一般月經初潮后,即繼續周期而至,也有的間歇一次或數次,甚至半年或一年,始再來定期的月經,如無其他生理異常或病癥,這是少女常有的現象,不要認為是病。古人說:“女子七七天葵竭”,是女子到了四十九歲就到了閉經期。這不是固定的,一般多在四十至五十歲之間,也有在四十以前或五十以后的。閉經期謂之更年期,不少婦女在更年期容易因生理變化而發生疾病。一般婦女,月經三旬一至,曰“月信”,謂之月經正常,也有兩月一至者,曰“并經”,三月一至者,曰“居經”,一年一至者,曰“避年”,這種現象比較少,只要是經常這樣,就不算病象。若經期吐血,()血,為“逆經”,受孕經行為“垢胎”,孕后數月忽然下血為“胎漏”,謂之月經異常。其他如經期趕前錯后,經多經少,經期延長,經閉不痛,經行腹痛等,謂之月經不調。至于不調的原因,或因七情內傷,氣不順則經血不調。或因外()六淫,邪入于胞中,則沖任受損,也使經血不調。或脾胃受傷,飲食減少,血無生源,使經血減少。或女子春情發動,過期不遂所欲,或在經期行房,或房事過多,或產多乳眾多,這都能損傷陰血,造成經血不調或兼癥。1956年河北省婦科病中醫治療經驗交流座談會(一下簡稱婦科會)各位大夫對于調經與辯證論治,根據多年經驗,頗多闡述與發揚。如彥大夫說:“婦女有生,先稟陰陽,陰為水,水能化氣;陽為火,火能化血;其血為脾所統,生化于心,藏受于肝,伴隨沖任,行于經脈,散于肌(),達于皮毛,循環不息,回寄血海,陰血應月而下,即名月經。陰陽互根,氣血調和,則經調能孕;否則,百恙具侵,諸病皆見”松聚賓大夫說:“如果三陰三陽六經矛盾,就要使血液被傷,而病經病血。但是六經的矛盾和血液被傷的中間,仍會有復雜的原因。例如:外(),內傷,和飲食的刺激,全會造成月經不調。”()()五大夫說:“婦女月經變常,概因七情所傷,宜逍遙散治之。”王筱波大夫說:“調經要先辨色,因辨色可以審虛實,亦可審寒熱。若血濃而多者血之盛也;色淡而少者,血之衰也;此為醫者所共知。如紫赤鮮紅,濃而成片成條者,是皆新血妄行,多屬內熱。若紫而兼黑或散淡或稀薄或沉黑色敗者,多因真氣內損,定屬虛寒。甚則如屋漏水,或如腐敗之宿血,皆屬紫黑之變象;此乃肝脾大損,陽氣大陷之癥。治宜甘溫之劑,如溫經湯,理中湯,補中益氣湯等皆可酌用。”張香南大夫說:“婦女經病概分兩種:有不調者,有不通者。不調之中有趕前錯后者,趕前為熱,錯后為虛。不通之中有兼腹痛者,有兼發熱者;如腹中常痛或經前痛皆為血積,但經后腹痛為血虛;如常時發熱為血虛有積,經行發熱為血虛有熱。至于不通之中,有血枯者宜用補劑,有血滯者宜破之。”張金瀛大夫說:“月經不調者有內因,外因與不內外因三個原因。有了這三個原因才釀成了月經趕前錯后,或多或少,或崩漏帶下,或吐血()血與經閉等癥。治法不外:止、清、和、破、攻、補、養、引、平、澀十個大法。” 第二節 1、經水前期 (1)病源:經水前期,就是經水不及期而至,日期趕前。朱丹溪說:“經水不及期而來者,血熱也。”傅青主說:“婦人有先期經來者,其經甚多,人以為血之偏熱也;誰知是腎中水火交旺乎?火太旺則血熱,水太旺則血多,此有余之故,而非不足之病。”他又說:“經水先期來少者,火熱而水益不足也。”總之,經水前期多因熱所致。因為血熱內壅,能使神經與細胞起非常的興奮,于是血液運行也同時超過了常度,即可促使卵巢中的卵子早熟,月經也就先期而行。 (2)癥狀:經水前期的一般癥狀是:經期趕前,下腹漲滿,腰部()痛,四肢無力,有時頭痛惡心或嘔吐。如熱甚者,則赤口渴,心中煩熱,經血色紫或鮮紅,出氣有腐臭味,少腹陣痛,腰膝()軟。也有因憂郁不舒或忿怒太過,以致經期趕前者,其癥狀多精神困頓,懶于動作,肺氣不暢,肝氣不舒,好出長氣,胸悶()滿,月經來早,腰部()痛,飲食減少。 (3)診斷:凡是經水前期,她的月經來潮,往往在月經周期以前二三日或五六日,也有趕前七天以上者。熱甚的發現目赤、口()、鼻()、煩渴等病象,脈多弦數,舌赤苔黃,舌尖有朱點。如頭暈脅痛,胸()悶滿,吞酸吐苦,脈弦苔白,就是由于憂郁忿怒所致的經水期癥。如舌苔白色,脈來虛弱,發現經水前期者,即可確診為氣血虛弱的現象。有說經期趕前日數多的是陰虛,趕前日數少的是熱甚,這要在臨床診脈時,詳細審之。 (4)治療:經期趕前,經血很多,宜先清熱,用清經湯治之。如經期趕前,經血很少,宜先補水使火自消,用兩地湯治之。如有憂郁不舒的病象,即可用逍遙散加減治之。倘有因忿怒太過所引起的癥狀,就可用一()煎加減治之。()將婦科會各位大夫所介紹的治驗良方摘錄如下: 第一方清經湯摘自殷思箴大夫報告 來源:傅青主女科 主治:經期趕前,高燒,脈象洪數 藥品:丹皮三錢、白芍(酒炒)三錢、熟地三錢、青蒿二錢、地骨皮五錢、茯苓一錢、黃()(()炒)五分、黃()(炒焦)三錢 加減:如經期趕前兼腹疼加川()子三錢 用法:水煎,空肚時服 禁忌:禁房事,忌辛辣生冷與葷膩等食物 治驗:此方屢試屢驗,治愈者不勝枚舉,只是沒有登記病例,故無從報告驗案 按:此方主治腎中水火交旺,藥品雖多屬清火,然仍是滋水之品,用意周到,對于血熱經多的經水前期癥,的確療效很高。根據殷大夫說:“此方屢試屢驗”,信不疑也,故此方可以臨床應用。又血熱經水過多,用黃()一斤酒噴炒焦,研為細面,每服二錢,日服兩次,一料可愈,乃屢試屢驗之方。 第二方加味四物湯摘自張蘭田大夫報告 來源:自創 主治:經期趕前,口干多飲,五心煩熱 藥品:當歸四錢、白芍三錢、川()二錢、生地四錢、茯苓三錢、白術三錢、麥冬四錢、丹皮二錢、黃()二錢、甘草一錢 用法:水煎服 治驗:趙**,四十歲,住邢臺市。患月經趕前,五心煩熱,口干思飲,已成習慣病。在上一個月照此方連服四劑,到本月的經期煩熱已解。下月又連服四劑,經期回復正常,諸癥皆除 按:此方為補血、解熱、去煩、止渴之劑,對于陰虛血熱之經水前期癥當然有效。無妨試用 第三方先期湯摘自張香南大夫報告 來源:自創 主治:經期趕前,血熱經多 藥品:生地五錢、當歸三錢、白芍三錢、黃柏二錢、知母二錢、黃()二錢、黃連二錢、川()二錢、阿膠三錢、艾葉(炒)二錢、香附三錢、甘草三錢 用法:水煎服 按:此方針對血熱經多的經水前期癥而設。故多涼血退熱之品兼有止血之意,可以試用 第四方加味四物湯摘自高紹巖大夫報告 來源:自創 主治:經期趕前,血熱兼經期腹痛 藥品:當歸四錢、川()二錢、白芍三錢、生地四錢、黃()三錢、黃連一錢、黃柏二錢、知母二錢 用法:水煎,經前空腹服 治驗:張**,二十四歲,住大興縣青云店西后街。她結婚數年未曾受孕,每月經前腹痛,必須經過二、三日才能起床。有一天她的小腹劇痛,臥床翻滾,頭出大汗。據她說這些年來,經期總是趕前。即照此方服一劑之后就不疼了。又囑咐她在每月經前預服一兩劑,可永絕后患。今已二年并沒有復發 按:婦女經前腹痛屬實屬熱者,可用此方()連知柏以去實熱,用四物湯以養經血既熱去血安,又可穩定經期按時而下。如實熱已去,經期已穩定,不必再每月預服,反滋他弊。如經前腹痛非由于熱實者慎勿用之 第五方兩地湯摘自殷思箴大夫報告 來源:傅氏女科 主治:經期趕前,經來很少,口渴發熱,脈象洪大 藥品:生地一兩、元參一兩、麥冬五錢、白芍五錢、阿膠三錢、青蒿二錢、鱉甲(炙)五錢、丹皮三錢、地骨皮三錢 用法:水煎,經前服 按:經行先期且來少者,乃火熱而水不足。此方用骨皮,生地以清骨中之熱,骨熱由于腎熱,清其骨髓則腎氣自清,且不傷胃氣;又方中諸藥多補水之品,水盛火自平。傅氏創此方可謂至妙至善。今殷大夫推崇此方不無見地 第六方柴胡清骨散摘自殷思箴大夫報告 來源:醫學心悟 主治:經期趕前,手足心熱,頭暈發燒,脈象洪大 藥品:鱉甲(炙)五錢、秦()二錢、白芍(酒炒)三錢、黃()二錢、知母二錢、青蒿二錢、丹皮二錢、柴胡一錢五分、地骨皮四錢、胡黃連一錢五分、甘草一錢 用法:水煎,經前數日空肚服 加減:少腹疼加川()子三錢、香附三錢、五靈脂三錢;腹滿加焦神曲三錢;如手足心不發燒者去胡黃連 按:本方為治骨蒸勞熱之要方,非專為經期趕前而設,必須審定經期趕前是由于骨蒸勞熱所引起,投之方合病機。手足心熱,頭暈發燒,正是此癥 第七方桃紅四物湯摘自張香南大夫報告 來源:自創 主治:經期趕前,血多有塊,色紫粘稠,內有淤血者 藥品:生地四錢、當歸尾三錢、赤芍三錢、川()三錢、桃仁二錢、紅花二錢、丹皮三錢、五靈脂三錢 用法:水煎,經前空肚服 第八方加減四物湯摘自王筱波大夫報告 來源:自創 主治:經期趕前,色紫,發燒,口渴,腹痛,()悶 藥品:當歸身三錢、赤芍三錢、生地四錢、黃()三錢、地骨皮三錢、黃柏(()炒)二錢、香附一錢五分、龜板三錢、丹皮一錢五分、青蒿三錢、甘草(炙)一錢 用法:水煎,經前三、五日空肚服 加減:服藥后如胃()不暢,飲食不增,可照原方酌加雞內金、萊菔子、枳殼、陳皮 治驗:張**,四十三歲,住唐山市啟新南門外永安街。她曾患經期趕前,發燒口渴,血色紫,血量多,()悶,便燥,腹疼脈象弦數;用此方連服四劑,熱退經定。只是她服藥后仍覺食欲不振,胸()滿悶,又按原方加雞內金三錢、萊菔子三錢、枳殼二錢、陳皮二錢,連服兩劑。以后飲食增加,經期也恢復正常了。 按:以上第六方的主治癥狀有手足心熱,買火()真陰,遷延不愈,已釀成骨蒸勞熱之趨勢,故用鱉甲、丹皮、青蒿等要,可謂正治。第七方淤血雖下而血色粘稠,乃用丹皮、赤芍、歸尾、桃仁以活之,用藥也妙。第八方因為患者陰虛血熱,故在補血藥中又佐以龜板、()連,使患者燒退渴止經變正常,王大夫獨出心裁可以取法。上述三方都治經期趕前,只因兼癥不同,而用藥也異,要在臨床審癥,靈活選用,方不致() 第九方八珍湯加減摘自張蘭田大夫報告 來源:自創 主治:經期趕前,色黑,腹疼,經水覺涼 藥品:當歸三錢、川()二錢、白芍(炒)三錢、熟地三錢、黨參三錢、陳皮二錢、香附(炒)四錢、白術三錢、延胡索二錢、小茴香一錢五分、杜仲(炒炭)三錢、肉桂五分、甘草(炙)一錢、茯苓三錢 用法:水煎,經前空腹用 治驗:溪**,二十四歲,住邢臺市。她曾患經期趕前,血黑,腹疼,自覺經水發涼。我用此方教她在月經來潮前五六天連服四劑,兩個月共服八劑,第三個月的月經就正常了,其他癥狀也消除了 按:此方因患者經水發涼,用八珍湯雙補氣血,并加肉桂以補命門之火而暖丹田,可謂見微知著,臨證妙用 第十方加味四物湯摘自張蘭田大夫報告 來源:自創 主治:經期趕前,色淡量少,怔忡,身疼 藥品:當歸四錢、川()二錢、白芍三錢、生地三錢、茯神六錢、棗仁(炒)四錢、杜仲(炒炭)四錢、黨參四錢、黃()(炙)三錢、甘草一錢 用法:水煎,經前服 治驗:孫**,二十五歲,住邢臺市。她曾患經期趕前,色淡量少,驚悸怔忡,心中不安,以及身疼等癥。照此方連服兩劑心悸大減,又服兩劑身疼也輕,于下月續服四劑,怔忡身疼皆愈,惟經量還少,又按原方連服兩劑,以后的月經變為正常,未曾復發 按:此例患者所患的癥狀,是由于氣血虛弱,沖任失職所致。今張大夫用大補氣血之劑,又加鎮靜心神之藥使患者氣血充足,心神安寧,故收效很大。此方可以酌情試用。 第十一方參歸湯摘自張香南大夫報告 來源:自創 主治:經期趕前,形瘦多熱,沖任內傷 藥品:黨參五錢、當歸身五錢、白芍三錢、熟地三錢、知母三錢、炙甘草二錢、川()二錢、麥冬三錢 用法:水煎,經前服 按:此方對于氣血虛弱的經期趕前癥有效,實者勿用 第十二方加味四物湯摘自王筱波大夫報告 來源:自創 主治:經水先期,血色紫黑成塊,經多腹疼 藥品:當歸身三錢、白芍二錢、生地炭三錢、香附一錢五分、阿膠珠一錢、黃()炭一錢五分、黒梔子一錢五分、川()八分、蒲公英三錢、茯苓三錢、粉甘草一錢、貫眾二錢 用法:水煎,經前服 加減:服后血色紫黑不變,可加鹽黃柏二錢、鹽知母二錢。如腹痛不減,可多加香附。 治驗:李**,十八歲,住唐山市達謝莊。她曾患經水先期,血色紫黑成塊,經血過多,少腹疼;左脈虛數,右脈洪大;即令服此方三劑,病勢好轉。惟血色尚紫,還覺腹痛,又照原方加香附三錢、服鹽黃柏二錢、鹽知母二錢、繼服三劑后,于下次月經,經期正常,血色已正,諸癥痊愈 第十三方加味八珍湯摘自王筱波大夫報告 來源:自創 主治:經水先期五六日,少腹脹疼,頭暈發沉,兼帶下 藥品:黨參三錢、白術二錢、茯苓三錢、杜仲炭二錢、陳皮三錢、當歸三錢、白芍三錢、菟絲子三錢、川()二錢、熟地四錢、香附二錢、炙甘草一錢 用法:水煎,經前服 治驗:劉**,二十七歲,住唐山市喬屯禮字街。她患經期趕前五、六天,少腹脹疼,頭暈發沉,兼帶下癥。她照此方連服六劑,以后經期正常,諸癥消除。 按:以上兩方,前者宜于經期趕前出血過多者,后者宜于氣血虛弱者,臨床選用宜慎之 第十四方四物湯加味摘自段旭晨大夫報告 主治:經期趕前,色紫,腹疼,肋脹,作燒 藥品:當歸三錢、生地三錢、黃連二錢、白芍二錢、川()一錢五分、黃()三錢、延胡索三錢、地骨皮三錢、烏藥二錢、白薇二錢、丹皮二錢、山梔子二錢、黃柏二錢、香附三錢、白芷二錢 用法:水煎,經前服 治驗:(一)孫**,二十歲,住大興縣孫場村。她患經期趕前,腹疼作脹,高燒等癥,即用此方治愈。 (2)楊**,二十歲,住大興縣白町村。癥同前也用此方治愈 按:段大夫報告此方治愈十余人。但因藥味著重涼血清熱與順氣止疼,故無高燒氣滯癥狀者不可冒用 2、經行腹痛 (1)病源:婦人經行腹痛的原因,總離不開寒熱虛實,宜分經前經后論治。大概經后腹疼多屬于虛,經前腹痛多屬于實。腹痛拒按屬實屬熱,腹痛喜按屬虛屬寒。如經期失血過多,經后腹痛,是由于血虛之故。如經前腹部脹痛,就是血氣凝滯,經行不得宜通,使氣血攻痛之故。倘若脹重病輕,是血為其所滯;若痛重脹輕,是氣為血所凝。總之,脹則喜按,乃正氣不足,邪氣有余,故屬虛屬寒。痛則拒按,乃血滯攻痛,多屬實屬熱。又于腹痛時常延及腰腿()痛。以上所說的經痛,多是屬于續發性痛經。所謂血滯攻痛或寒或熱,乃是續發性的郁血性痛經,這是由于婦人盆腔內某一部分(如卵巢、輸卵管。。。。。等)發生了炎癥所造成的疼痛;或子宮位置極度前屈使月經血流不暢所致;也有因手淫習慣或性交不滿足或伏案工作過度,以致盆部郁血而引起疼痛。此外還有阻塞性痛經,是由于子宮頸管()痕性狹窄,可以阻止經血外流,也能引起疼痛;更有因為子宮內膜下腫瘤或()肉,在行經是常向陰道外垂,可阻礙經血外流,也可使經行腹疼;其他如子宮內膜移位與內分泌不協調,都是造成痛經的原因。總之,婦人痛經多由于郁血所造成。 (2)癥狀 (1)原發性痛經的癥狀:原發性痛經是由于先天性子宮前屈或后屈,以及先天性子宮頸狹窄,使月經血流不暢,或子宮發育不良所致。此癥常見于未婚或未生育的女性,常在月經來潮后最初一兩天內,于行經前數小時感覺疼痛,約持續兩天左右即自行消失。此外多合并惡心,嘔吐,背痛,頭痛以及小便頻數,大便秘結等癥狀。但這種行經腹痛,多于結婚或生育后自行消除,不必顧慮。 (2)續發性痛經的癥狀:患者以已婚和中年女性為多,常在行經前三至四天開始疼痛。疼痛是彌漫性的()痛,并有下墜感,腰背和下肢也有()痛。常合并頭疼及全身倦怠,很少有嘔吐情況;等到月經來潮時,腹痛即止,普通不超過行經第二天;特別在初起第三天,經血排出量常過多。此外,患者常兼帶癥。 (3)診治:經前因氣滯血凝而痛者,脈多弦滯,舌苔厚膩。如因胞中積寒之經前痛,脈多沉緊,舌苔厚膩。其痛較緩,綿綿不絕,得熱稍止,面青唇白。如因下焦()熱而致經前痛者,多為爆發性的疼痛,喜冷惡熱,得熱痛甚,面赤唇燥,脈多弦數,舌苔粘膩,舌色鮮紅。但經后腹痛,多屬氣血虛弱,故脈亦虛弱無力,舌()無苔,虛象顯然。以上僅述診斷之梗概,要在臨床熟審,方不致()。 (4)治療:氣滯血凝之經前痛,宜行滯氣,化瘀血之法治之。如膈下逐瘀湯之類可以酌用。如系胞中積寒之經前痛,宜用溫經散寒之劑,如烏藥散之類可服。若痛重脹輕,是氣為血礙,宜用琥珀散以破之。若因下焦瘀熱而經前痛者,可用清熱調經湯或黃連六合湯,以清熱散瘀,其病自除。但經后腹痛,乃屬氣血虛弱之癥,宜用培補子宮之溫經湯,或當歸建中湯酌情治之,亦有因經行是多食生冷酸澀,致少腹疼痛,胸中飽悶,因以血滯屬實之證,又不能概以虛論治。()將婦科會各位大夫介紹治驗良方摘錄于后,可作臨床的參考。 第一方膈下逐瘀湯摘自殷思箴大夫報告 來源:醫林改錯 主治:經行腹疼,脈澀或弦數 藥品:桃仁三錢、延胡索三錢、丹皮二錢、當歸三錢、甘草一錢、五靈脂二錢、川()一錢五分、紅花一錢五分、烏藥一錢五分、赤芍二錢、枳殼一錢五分、香附三錢 用法:水煎,食遠服 加減:如腹劇痛加川()子三錢、蒲公英一錢五分、麥芽二錢、盔沉香一錢 治驗:經用多年,屢用屢驗。惜未登記醫案,無法追述 按:此方素為醫者所推崇,氣滯血瘀之癥,用之屢驗,可以推廣 第二方少腹逐瘀湯摘自張縉卿大夫報告 來源:醫林改錯 主治:經血來時,少腹疼痛或腰部()疼,血色紫黑,或成條成塊 藥品:當歸六錢、赤芍四錢、五靈脂三錢、蒲黃四錢、川()二錢、官桂二錢、小茴香(炒)二錢、干姜(炮)二錢、()藥二錢、延胡索二錢 用法:水煎,每于月經將見,稍覺腹痛之日服之。可連服五劑。如不愈,每月照服五劑,有三四個月準愈 治驗:(一)張**之妻,三十余歲,是我同族。她每當行經時必先腰()腹痛,經血紫黑成塊,用此方教她每月在經將見、覺腹疼時,即連服五劑,共三個月諸癥皆愈。 (2)李**之妻,四十歲,住孟村回族自治縣楊甫寨村。她經行時腰腹都疼,血色紫黑成塊,照此方連服五劑,一月減輕,兩個月更輕,三個月痊愈,此后生一男孩。 (3)殷**之妻,住楊甫寨村。她也是每逢經行就腰腹齊疼,經血有塊,色黑暗,也照此方按時連服五劑,共歷四個月,諸癥皆愈,后來受孕。 (4)王姓婦,四十余歲,住楊甫寨村。經行腹疼,未曾生育,經用此方之后,生一女兒。 (5)徐姓婦,三十余歲,住孟村回族自治縣南徐小莊。經行腹疼,腰()而抽,血色紫黑有塊,用此方治愈,后生一男一女。 (6)朱*之妻,住南皮縣三區龍門寺。她也是經行腹疼,用此方每月照服五劑,四個月后痊愈。 按:此方為王清任得意之品,醫林向稱為安胎種子第一方。凡婦人經行腹疼,或腹內有積塊疼痛等癥,用此方治療,無不生效。今張大夫既用王清任之方,又用王清任之法,故療效頗佳。 第三方調經丸摘自金尚義大夫報告 來源:自創 主治:經行腹痛,血熱色黑成塊,兼有白帶 藥品:當歸六錢、川()四錢、白芍六錢、香附(酒炒)四錢、玉金(醋炒)四錢、梔子(炒)三錢、黃()(酒炒)五錢、白術(土炒)六錢、丹皮四錢、柴胡二錢、白芥子四錢、甘草二錢 制法:以上各藥共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三錢、朱砂一錢研細為衣 用法:早晚各服一丸,白開水送下 治驗:王**,二十八歲,住定縣中流村。她于一九四二年曾患經行腹疼如刀割,血熱合并白帶,腰腿疼,背沉,頭疼,心跳,口干不知味,且血下雜有黑塊。她服用此丸一料,諸癥皆愈。 (2)張**,二十六歲,住定縣龐家佐村。她的癥狀與前癥相同,也服此丸一料,諸癥消除。 (3)張**,二十六歲,住無極縣東中鋪村。她于一九五五年曾患經行腹疼,一切癥狀與前例相似,也用此丸一料治愈。以上三例,于愈后都不滿一年,各生一兒。 按:經行腹疼血黑成塊,時兼帶下,多因火()陰血結而成塊;又肝為多血少氣之臟,反清血熱,熱退則塊可解;又用白芥、香附、玉金,以利氣痛經止疼;白術、甘草和中健脾以燥濕,熱清濕去則帶止。故此方確有療效,可以酌情試用。 第四方加味四物湯摘自金尚義大夫報告 來源:自創 主治:行經血寒腹痛,少腹重墜,血色黃黑不勻 藥品:當歸三錢、川()二錢、茯神四錢、香附五錢、陳皮一錢、丹皮二錢、吳茱萸二錢、熟地四錢、白芍三錢、甘草一錢、延胡索二錢、鮮姜片三片 加減:如經血純黑屬熱者,照原方加黃連(酒炒)三錢;色淡屬寒者,去黃連加炮姜 用法:水煎,經血來時每天服一劑,服至經凈為止 治驗:齊**,二十四歲,住無極市莊村。她因患經寒,結婚四年不育。于一九五四年年底邀我診治,她的癥狀是經血來時小腹()墜,腹疼,氣短,經血發黑,有時淡黃色。即用此方一次治愈,不滿一年生一男孩 第五方桃軍活血湯摘自沈壽如大夫報告 來源:自創 主治:經期腹疼 藥品:延胡索三錢、當歸三錢、赤芍三錢、香附三錢、地骨皮三錢、肉桂二錢、干姜一錢、桃仁三錢、川大黃(酒炒)二錢、龜板四錢、附子一錢 加減:頭疼加川()二錢,血熱去干姜、肉桂、附子加劉寄奴三錢、烏藥二錢、佩蘭三錢。腰疼加杜仲三錢,腿疼加牛膝三錢,嘔吐加砂仁一錢 用法:水煎兩次,早晚各服一次 治驗:雷**,三十三歲,住武清縣大同村。她于一九五五年十一月二日,患行經腹疼。邀我診治。她自訴:“經行腹疼已有十年多了,如果月經一來,疼起來就要死過去,這一來不僅腹疼,而且腹脹,嘔吐”。我用此方令服五劑而愈,至今未曾復發 按:經行腹疼有寒熱虛實之分,宜首先審癥,然后下藥,如用藥對癥,無不奏效。金、沈二位大夫能辨癥加減,用藥恰當,故收功很快。醫者如能善于運用,此皆良方 第六方加減宜郁通經湯摘自殷思箴大夫報告 來源:傅氏女科 主治:經前腹疼,疼后數日經水始行,多有紫黑血塊,脈象弦緊遲數不定 藥品:當歸五錢、白芍(酒炒)五錢、山梔(炒)三錢、柴胡一錢、香附(醋炒)二錢、丹皮五錢、玉金一錢五分、黃()(酒炒)一錢、甘草一錢、白芥子二錢 用法:水煎,經前空肚服 加減:少腹疼加川()子三錢、延胡索三錢、桂枝七分、小茴香五分。如脈數有熱去白芥子 第七方溫臍化濕湯摘自殷思箴大夫報告 來源:傅氏女科 主治:經血將來,臍下作痛,狀如刀刺;或寒熱往來,下如黑豆汁,脈遲有力 藥品:白扁豆五錢、白術一兩、巴戟天五錢、茯苓三錢、建蓮子三錢、山藥五錢、生白果十個 加減:原方無效時再加白芍五錢、五靈脂二錢、川()子三錢、但須審癥酌用 用法:水煎,在經前十天照原方連服四劑 按:以上兩方為醫者所常用,療效很好。今殷大夫獨立思考,又鉆研出加減的方法,而且經他屢試屢效,這對于醫者幫助很大,可謂善于運用成方者,很可推廣試用 3、經水后期 (1)病源:經水后期,即經期錯后。傅青主說:“婦人經水后期固屬虛像,而經來多寡大有不同;后期而來少者,血之寒,為不足之癥;后期而來多者,亦血之寒,但為有余之癥。”薛立齋認為經水過期而至是脾經血虛,或肝經血虛,或身體虛弱所致。又朱丹溪認為婦人經水過期為血少,如過期紫黑為血熱。而濟陰綱目謂:婦人經水過期而行乃血虛氣滯或心肺虛損血脈虛弱之故。總之,婦人的月經超過周期來潮的原因,都離不開血寒、血虛、血滯與血熱四個原因。其因血寒、血虛、血滯者,大致是由于血液循環澀滯,運行的能力減退,以致供給于卵巢的營養成分不足,使卵巢不能如期產生卵子,而卵巢對于子宮粘膜的分泌力也因而衰弱,遂致經行后期。其因血熱發生的經水后期癥,是因為血熱內(),津液干枯,而子宮內膜的血液,因熱而致積滯,成為瘀結,雖受卵子的沖激,暫時不能破裂出血,必待卵巢分泌液充滿子宮后,才能使子宮內膜破裂而出血,所以發生經期錯后現象。 (2)癥狀: (1)血室虛寒所致的經水后期癥:其癥狀是每月行經往往遲三五天或遲七八天。經血色淡而少,或作晦暗色,腰()腹痛,頭目昏眩,心悸怔忡,或頭痛嘔惡,飲食減少,間有怯寒自汗等癥。 (2)血熱內()之經水后期:經行錯后,經色紫黑,氣味腐臭腥穢,口渴喜飲,心中煩悶而熱,大小便不通暢,少腹熱疼作脹,但須注意熱之虛實。 (3)痰濁阻滯之經水后期:經行錯后,色淡而少,平素多白帶,或經水白帶雜下,此癥多因身體肥胖,安閑好逸,不耐勤勞,故痰濁得以凝滯,或有胸悶()脹,惡心嘔吐等癥。 (3)診斷:虛寒之經水后期,其舌色發淡,舌苔薄白或白而厚膩,脈多沉弱而遲或沉緊,甚或六脈皆現沉遲之象,經來色淡而少,亦或經色如常,排血量不減少,惟以色淡而少為血室寒之特征。若經色如常,血量不少者,倘屬于虛寒,當以全身癥狀斷之。如因血熱致經水后期者,其脈必沉數而滯,舌()苔黃。如系痰濁阻滯之經水后期,其舌苔淡白而粘膩,脈軟而滑,或沉而緩。以上僅述梗概,要在臨床詳審方不至()。 (4)治療:經水后期的治療大法,不外脈象沉遲者,溫補之,沉緊者溫散之,血熱者則清之,血滯者則導之。如血室虛寒宜補中溫散用傅氏溫經攝血湯。如血虛氣滯當行氣用過期飲(濟陰綱目方)。如心肺虛損血脈虛弱用八珍湯。其經水過期色紫黑有塊腹痛者為血熱,宜四物湯加黃連、香附。總之,審癥宜詳,用藥宜慎,如果認癥準確,用藥恰當,無不立效。()將婦科會各位大夫的治驗良方介紹如下: 第一方溫經攝血湯摘自殷思箴大夫報告 來源:傅氏女科 主治:經水后期,色紫,量多,雜有血塊,脈象遲緩,兩尺虛弱無力 藥品:熟地一兩、川()五錢、白芍一兩、()斷一錢、肉桂八分、柴胡一錢、白術五錢、五味子五分 加減:少腹掣疼加巴戟天三錢、香附三錢 用法:水煎,溫服 第二方連附四物湯摘自殷思箴大夫報告 來源:醫方集解 主治:經期錯后,血少色紫,脈浮無力 藥品:熟地五錢、當歸四錢、白芍(酒炒)三錢、川()二錢、黃連一錢、附子七分 加減:此方用時加丹參五錢、香附三錢也可 用法:水煎服 按:第一方著重大補腎肝脾三經,又加肉桂以()寒,柴胡以解郁,是補中有散,散而不耗氣;補中有泄,泄而不損陰,實調經,攝血之妙方;凡經來錯后者皆可用之。惟第二方對于陰虛血熱之經水后期癥可以酌用。此方雖有附子,乃引補血藥以滋不足之真陰,用之最妙,勿以為熱而不敢用 第三方調經湯摘自張蘭田大夫報告 主治:經水后期,色黑量少,血下有塊,自覺燒熱與腹痛 藥品:丹皮三錢、丹參三錢、生地四錢、黃()一錢五分、赤芍二錢、黃柏一錢五分、桃仁三錢、紅花三錢、赤茯苓三錢、杜仲三錢、當歸三錢、香附四錢、延胡索二錢、陳皮二錢、甘草一錢 用法:水煎,經前連服四劑 治驗:韓**,二十三歲。患月經錯后,經來量少,色黑有塊,經行時自覺燒熱腹痛。用此方于經前連服四劑,共歷三個月,吃了十二劑,體健如常,諸癥皆愈 按:此方對于陰虛血熱之經水后期癥可以試用 第四方加味四物湯摘自張蘭田大夫報告 來源:自創 主治:經水后期,色淡量少,腰()腹脹疼 藥品:當歸三錢、川()二錢、延胡索二錢、熟地三錢、紅花二錢、肉桂五分、杜仲炭三錢、黃()(炙)三錢、茯苓三錢、白術三錢、廣陳皮二錢、香附四錢、烏藥二錢、枳殼一錢五分、白芍三錢、荊芥一錢五分、甘草一錢、鮮姜三片、大紅棗二枚 用法:水煎服 按:此方對于虛寒經水后期癥可以試用 第五方過期飲加減摘自張香南大夫報告 來源:醫宗金鑒 主治:經水后期,經行澀滯,胸膈滿悶,腰腹齊疼 藥品:當歸尾五錢、生地三錢、赤芍三錢、川()三錢、五靈脂三錢、桃仁三錢、紅花二錢、香附三錢、延胡索三錢。肉桂一錢、木通三錢、木香三錢、粉丹皮三錢、甘草二錢 用法:水煎,經血將來時服一劑或二劑,食前溫服、 按:此方對于氣滯血瘀之經水后期癥可用。《證治準繩》亦有此方,藥味稍有變化,方意基本一致 第六方歸附丸摘自張香南大夫報告 來源:家傳 主治:經水后期,脈象沉遲弦緊者 藥品:當歸四兩、香附八兩 制法:以上兩味藥先用童便浸透曬干,再用酒醋鹽姜各制一次,共為細末,用醋糊丸,每丸重二分 加減:血虛加熟地八兩,虛寒加肉桂、附子各一兩;帶下氣腥加吳茱萸、()艾各一兩,臍下冷疼加肉桂、附子、沉香一兩、丁香三錢;經行少腹先痛或血色紫黑結塊,加莪術二兩;沉香一兩;經后少腹虛疼,加人參、黃()、阿膠各四兩;經水色淡加生姜、肉桂各二兩、人參四兩 用法:每服三錢,空肚時用砂仁湯送下 按:此方主治寒性經水后期癥。應注意隨癥加減,配制試用 第七方四物湯加味摘自段旭晨大夫報告 來源:自創 主治:經前錯后,腰腹齊疼,胸膈滿悶,兩肋發脹 藥品:當歸三錢、熟地黃三錢、川()一錢五分、白芍二錢、桃仁三錢、桑寄生三錢、丹皮二錢、紅花三錢、艾葉二錢、阿膠珠二錢、香附四錢、()()三錢、杜仲(炒炭)三錢、川牛膝三錢 用法:水煎,空肚服 治驗:(一)魏**,十九歲,住大興縣六合莊村。她患經期錯后,經行腰腹齊疼,用此方治愈。 (2)晏**,三十三歲,住大興縣六合莊村。她也患經期錯后,用此方治愈。此外有李**,包**,孫**,武**,宋**,王**,馮**等七人都患經期錯后癥,都用此方治愈 4、經水先后無定期 (1)病源:經水先后無定期,就是月經不安周期來潮,或先或后,或續或斷,沒有一定的時期。考起原因,有的說是氣血不足所致,其實正是肝腎兩郁之故。因為經出于腎,肝為腎之子,肝郁則腎郁,即子病而母亦病。又因為肝氣或通或郁,所以經水或續或斷。如舒肝和血則肝腎同治,而經水即有定期。這或是由于肝腎不舒,使卵巢的機能不能掌握月經循環的功能所致。如卵巢的機能因消除障礙而回復正常之后,就能按期排卵,按期分泌,使月經回復正常 (2)癥狀:月經來潮或前期或后期,或續或斷,或多或少,或腰部()軟,四肢無力;或脅下脹痛,或小腹脹疼;或潮熱咳嗽;或無自覺癥狀,很不一律。日久不治,影響生育,甚至引起崩漏等癥 (3)診斷:月經來潮無定期,一般脈象弦澀或沉澀。如舌苔發白,脈象沉遲細弱,多屬于寒性與虛弱;如數而有力則偏于熱,數而無力則偏于虛 (4)治療:此癥的治療大法,應舒肝腎氣郁,通肝腎精血,肝腎之郁開,經水即有定期。宜以傅氏定經湯為主。只因得病的誘因不同,而患者的強弱也不一樣,再臨床審癥,按癥施治庶不致()。()將婦科會諸位大法的治驗良方摘錄如下: 第一方定經湯摘自殷思箴大夫報告 來源:傅氏女科 主治:婦女月經先后無定期,或續或斷,不能受孕,脈象時數時緩 藥品:當歸(酒洗)一兩、白芍(酒炒)一兩、熟地五錢、菟絲子(酒炒)一兩、山藥(炒)五錢、茯苓三錢、柴胡五分、荊芥穗(炒黑)二錢、香附二錢 用法:水煎,經前服 按:殷大夫報告,他以往用此方治好患者很多,只是沒有病例記錄。查此方不僅為殷大夫所慣用,而且為醫界常用的效方。這是因為此方著重舒肝腎之氣,補肝腎之精,使氣舒而精通,精通而經定。確為治療經期無定的妙法,故療效頗高,很可推廣試用。 第二方加味十全大補湯摘自張金瀛大夫報告 主治:經行先后無定期,經水或多或少,午后潮熱干嗽惡食,面色皓白,脈象沉遲細小虛弱無力 藥品:人參二錢、白術三錢、當歸四錢、五味子三錢、川()一錢、白芍四錢、生地三錢、阿膠珠三錢、甘草一錢五分、黃()(炙)四錢、麥冬四錢、云茯苓三錢、肉桂五分、山藥三錢 用法:水煎,每日早晚各服一煎 治驗:李**之妻,三十五歲,住任丘縣小田莊村。她于一九五四年十月患經行無定期,見食則惡,午后潮熱,心煩干嗽,面色皓白,兩關脈虛弱無力,此乃脾濕胃弱,血虛干嗽之癥。()照此方連服十余劑,經定嗽止,諸癥皆愈。 按:此例本屬于虛弱之癥,今用四君以補中益氣。又用四物湯以補陰血,更加麥冬、五味子、阿膠珠等藥以滋陰,是脾健可以統血,氣足可以攝血,能收定經與調血之功;又因陰盛即可止嗽去煩與退熱,故患者諸癥皆除。此方系對于虛弱的常用方。 第三方加減八珍湯摘自張香南大夫報告 主治:經水先后無定期 藥品:臺參三錢、白術三錢、茯苓三錢、甘草(炙)三錢、當歸三錢、白芍三錢、川()三錢、陳皮三錢、丹參三錢、香附三錢、丹皮三錢、生姜三片、大棗二枚 用法:水煎,每月經前服 按:此方對于虛弱的經期無定癥可以試用 第四方歸經湯摘自張香南大夫報告 來源:家傳 主治:婦女肝郁傷脾,不能統血,一月經行兩次或不止兩次 藥品:熟地一兩、川()二錢、白術五錢、當歸五錢、白芍三錢、山萸三錢、芥穗(炒炭)三錢、續斷一錢、人參二錢、甘草一錢 用法:水煎服 按:此方對于經期無定、出血過多者可以酌用 第五方加減溫經湯摘自加賈尊遠大夫報告 主治:婦女經水或多或少,先后無定期,少腹虛寒,久不受孕,因寒成帶等癥 藥品:人參三錢、吳茱萸三錢、桂枝三錢、茯苓三錢、丹皮三錢、阿膠珠三錢、麥冬二錢、白芍三錢、當歸二錢、炙甘草二錢、干姜二錢、川()二錢 用法:水煎,每月經前服 按:溫經湯為張仲景金匱婦人篇名方,主治甚多,為婦科常用之要方。歸膠芍藥養血治氣,桂枝、川()、丹皮破瘀疏肝,麥冬、半夏(原方有半夏)降逆潤燥,甘草、人參生津益氣,茱萸、干姜,暖血溫經。以淤血得溫則行,故婦人崩淋不孕、月事不調由于虛寒者并宜用之 第六方加味四物湯摘自段旭晨大夫報告 來源:自創 主治:經期趕前錯后,行經作燒,腰酸,腹疼,色雜 藥品:當歸三錢、熟地三錢、川()一錢五分、延胡索三錢、香附四錢、烏藥二錢、人參二錢、盔沉香一錢、白術三錢、丹皮二錢、白芷二錢、赤石脂二錢、()本三錢、杜仲(炒炭)三錢、續斷二錢、桑寄生二錢、白芍二錢 用法:水煎服 治驗:(一)蘇**,十八歲,住大興縣李巷村。她曾患經水前后無定期,胸膈滿悶,兩肋發脹,頭暈,即用此方治愈 (2)高**,二十三歲,住大興縣()頭村。她也患經血不調,趕前錯后,色雜,腹痛,曾用此方治愈。此外尚有李**等六例,也用此方治愈 按:此方用于氣滯虛弱之經前無定者為宜 第七方麝香化血丹摘自楊濟民大夫報告 來源:天津名醫孔憲彬傳授 主治:婦女經血不調,趕前錯后,癥()病塊,子宮寒冷,赤白帶下,行經腹疼,血()等癥 藥品:生桃仁一兩、水蛭三錢、()蟲三錢、土圓二錢、生麝香五分、干漆五錢、大黃一兩、巴豆霜一錢 制法:水蛭用醋炒黃,干漆炒凈煙,土圓(即土鱉蟲)炒黃,巴豆用沙勺炒微黃再用草紙包數層,用力將油榨凈。以上各藥出麝香外,都混合一起,共為細末,再入麝香合研為極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三錢 用法:用藥時須按照患者體質的強弱酌定劑量。如身體強壯者每次可服一丸,每早空肚時分成小丸用溫黃酒送下。弱者每次服半丸,如自覺藥力不大,可再服半丸。不要隨便多服,多服恐有虛脫之()。此方的全劑量為一料,普通患者用不完一料就好了。又,服藥后須停止飲食二三小時為妥。此丹對于經行腹疼或婦女血()都有療效。只是每次的用量要審癥酌定不可冒加。 反應:患者服藥后一小時許,自覺小腹發熱微疼象下()樣子。也有個別患者服后嘔逆,可用豆醬或面醬少許含口內即解。又,服藥后約一小時必腹瀉二三次。以后再繼續服藥,就可以從大小便內排出瘀泄的膿血 禁忌:患者服藥后,要忌生冷和房事。又此藥對于干血癆無前述癥狀者或孕婦不可用 治驗:我用此丹治好的人很多,茲介紹三個最典型的病例如下:(一)張**之妻,三十二歲,住高陽縣城內南街。她結婚十年未孕,經血不調,趕前錯后,經行腹疼。在十年當中不斷治療都不見效,經我檢查,她的身體很好,其病屬于血分,脈象沉細,乃寒濕停瘀,即用此丹連服五次。服后月經正常,腹疼亦愈。以后產生一男。 (2)李**之妹,二十五歲,住高陽縣西街。她結婚后年余未見月經,都認為有孕。她面色瘦黃,自覺發冷發燒,四肢無力。曾經中西醫檢查,其說不一,并沒有確定是有什么病。將到一年,腹大如臨產的樣子,她的父母才把她送到保定醫院檢查,經確定是病不是胎。因無法動手術又回到本縣才找我治療。我就用此丹教她每天服兩次。但因她的身體已弱,不敢用藥太急,漸漸的服到四丸時,腹部病塊漸消。服至六丸,她的經血大下,內有血塊。又過了七八天,她的病都好了。 (3)張**之妻,住高陽縣城內北街。她的腹內有癥()病塊,時常腹痛,月信不調,因而引起消化不良,有時嘔吐,面黃肌瘦,有好幾年不能勞動。她服此藥后,病塊消失,月經正常,已經恢復健康 按:此方集破血化堅之藥,可謂()劑,對于攻血破瘀確有療效,但對于血枯血虛和身體虛弱的患者,切莫輕投。又此藥有墮胎作用,孕婦切勿輕服 5、經閉 (1)病源:經閉,就是婦女月經閉塞不通,形成了無月經的狀態。但孕期內或哺乳期間的一部分或全部經閉,乃是一種生理現象,并不在經閉癥之內。今將經閉的原因分述如下: (1)經閉由于血滯者:如內經云:“石()生于胞中,寒氣客于子門,子門閉塞寒氣不得通,惡血當瀉不瀉,()以留止,日以益大,狀如懷孕,月事不以時下。”這是說寒氣客于子門,子宮內因寒凝血瘀使經血停滯不通,才聚結為石();因此形成了經閉癥。但是這種經閉只能生成石(),而不能形成肺癆。內經又說:“月事不來者,胞脈閉也。胞脈者屬心而絡于胞中,今氣上迫于肺,心氣不得下通,故月事不來也。”這又是說胞脈若閉,因熱氣攻于上,所以迫肺作咳。這種經閉可以形成肺癆,而不能生成石()。 (2)經閉由于血虧者:這是因為婦女有說不出口的隱曲事情,使心氣和脾氣郁而不舒,以致發生了胃病,則飲食逐日漸少,血無從生,于是因血虧而經閉。這種經閉因血虛則生內熱,愈熱愈虛則肌肉干瘦,如風之消物,故名曰“風消”。又因火盛無制,心乘肺金,金氣不行,不能運布。水的精氣留在胸中,津液都化為痰,咳嗽不已,日久則成癆病,如再()變為息()(喘)就不能治了。 (3)經閉由于血枯者:這是由于出血過多,下次血脫,發生血枯;或房事太多,或生產過多,哺乳過多,而又營養不足,都能損傷陰血而發生血枯;婦女既是血液干枯,血從何來?就能逐漸形成經閉癥。這種經閉患者,日久則消瘦,也咳嗽不止,很容易轉變為虛損之癥。此外還有所謂傷肝血枯之經閉,惡血不去之經閉與濕痰阻滯之經閉。總之,婦女經閉都是因血滯、血枯、血虧造成了女子內分泌失調的緣故。又以上所說的經閉,都是“續發性經閉”。另外還有一種“原發性經閉”,也叫“永久性經閉”。它的原因有三種:第一是由于女子性器官畸形或發育不全:如陰道、子宮或卵巢的缺損、發育不良等,都可造成“永久性經閉”。又如處女膜無孔(俗稱石女)也使月經不通。不過她的月經仍可按期形成,僅是不能流出體外,所以這叫“假性經閉”。第二是由于身體不健康:如極度貧血、營養不良,或因患結核病和各種急性傳染病等所引起的經閉癥。第三是由于女子內分泌失調:如甲狀腺機能不全或腦垂體與卵巢機能不全,也能產生經閉的結果。但這種經閉是與血滯、血枯、血虧所引起的內分泌失調而產生的續發性經閉不相同的。 (2)癥狀: (1)癥瘕的經閉:少腹或肋下及其氣臍旁捫有病塊,或發劇烈的疼痛而不喜手按;有先經閉而后發現病塊的,有先發現病塊而后經閉的;面黃肌瘦、飲食減少等癥。 (2)血虧的經閉:四肢無力,飲食減少,肌肉干瘦,發燒咳嗽,重則發喘,變為癆癥。 (3)血枯的經閉:經來漸少,二三月后經閉不行,面與爪甲之色都是淺淡黃白或面色枯白,骨蒸肌熱,兩顴紅赤,食欲不振,皮干肌瘦,咳嗽不止,久則成癆。 (4)痰濁阻滯的經閉:每月經期錯后,色淡而少,漸至經閉不行。平素白帶很多或經水白帶雜下,有事胸悶腹脹與惡心、嘔吐等癥。 (3)診斷: (1)癥瘕的經閉:此癥與胃無關,故能飲食。如合并胃病,就飲食減少。腹內有硬塊或脹滿。經閉在一年以內的治之尚易,如停經在一年以外的就不容易治了。又患者的脈象沉弱者可治,弦大急牢者不易治。如飲食不進,脈無和緩之態,以及舌()無苔的更難治。 (2)血虧的經閉:脈象虛弱或虛數,肌肉干瘦,咳嗽不止,痰涎很盛,有時發燒,眼角發白,重則喘急氣短,變為癆癥。 (3)血枯的經閉:經來漸少,二三月后經閉不行,顴赤面白,爪甲無血色,骨蒸肌熱,皮干肌瘦,咳嗽不止,脈象虛弱。 (4)治療:治療經閉大法,不外損其肺者益其氣,損其心者調其營衛,損其脾胃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損其肝者緩其中,損其腎者益其精,石瘕兼表證多者宜吳茱萸湯溫散之,其里證多者宜琥珀散攻之。如胞脈閉而上迫于肺,心氣不得下通以致經閉者,用三和湯以清之。如因胃熱()血、血海干枯以致經閉者,以玉燭散泄其胃熱則經血自行。若因素有吐血、()血或其他出血癥狀失血過多以致經閉者,宜養榮湯主之。其他如房勞過度者,用六味地黃湯以滋之;乳眾者用十全大補湯以培補之。倘有因為經閉久嗽成癆、骨蒸潮熱、盜汗自汗、飲食減少者,謂之血風癆,宜劫癆散(人參、茯苓、白術、當歸、生地、甘草、黃()、半夏、阿膠、五味子)治之。茲將婦科會諸位大夫的治驗良方介紹如下: 第一方()歸活血湯摘自馬盈庭大夫報告 來源:自創 主治:少腹時疼,經閉不通 藥品:川()、當歸、延胡索、赤芍、桃仁、紅花、三()、川大黃、莪術、香附、土圓、甘草、懷牛膝 加減:如重服者二三劑后,血若不下,可酌加()蟲、水蛭二味 服法:水煎,空腹服 治驗:楊**,住滿城縣方順橋。于一九五二年,先患月經不調,隨后經閉不通,曾在保定市思羅醫院治療,經四個月未見效。又轉入北關附屬醫院治療,約兩月余仍未見效,來省中醫門診就診。患者病狀:頭疼,發冷發燒,食欲不振,時作干嘔惡心,少腹時疼,當時經閉不通已歷時一年零四月。余據呈現的癥狀,斷為血瘀經閉所致,即今服此方三劑。此后,冷燒頭疼皆為大減,食欲亦轉暢,但經脈未通,遂按原方加()蟲、水蛭二味,又今服三劑,瘀血即下,諸癥全愈。()后有本部翟守真大夫去望都時,在車上與患者相遇,談及前癥,服六劑藥后,結果一年多的病,不僅痊愈且已受孕,很表示感激之意。 按:此方多破血逐瘀之品,對于血瘀經閉的確有效,但須注意患者體質強弱、癥狀輕重,酌情運用方不致誤。又此方未定藥量,就是為了患者的體質不同,要在醫者臨床酌定 第二方酒軍飲摘自黃錫()(女)大夫報告 來源:家傳 主治:室女經閉,面黃肌瘦,午后發燒,食欲不振 藥品:川大黃末三錢、黃酒四兩 用法:大黃末三錢,用黃酒四兩送下。服后在屋內行走一至二小時,輕者三付,重者五付,經血即痛 按:黃大夫報告,此方數代家傳,用之無不應驗。查此方對于血瘀經閉確有療效,而且味簡價廉,很可推廣試用 第三方黑神丸摘自黃錫()大夫報告 來源:家傳 主治:經閉,經痛,痞氣,血塊,赤白帶下 藥品:當歸四錢、大黃四錢、化橘紅四錢、廣木香四錢、盔沉香四錢、廣肉桂三錢、西紅花三錢、東香附三錢、山甲珠三錢、鏡明砂二錢、五谷蟲一錢五分 制法:以上各藥共為極細末,入香油四兩,攪勻同熬,熬到三五沸,再下黃蠟碎片二兩拌勻,再熬蠟化為度。待涼分作四十丸 用法:每日早晚飯前各服一丸,白開水送下 按:此方也是黃大夫家傳數代的秘方。據她報告:“此方屢試屢驗,治好的患者不勝枚舉”。對于氣滯血瘀的經閉癥可以試用 第四方加減柏子仁丸(改湯劑)摘自張金瀛大夫報告 主治:經閉不通,氣滯血瘀,()忡失眠,少腹塊疼 藥品:當歸尾四錢、川牛膝三錢、柏子仁三錢、卷柏三錢、續斷三錢、()蘭葉三錢、赤芍三錢、香附(醋炒)四錢、西紅花二錢、甘草二錢、三七(另包)二錢 制法:將三七根搗碎,研為細末,分為兩包 用法:用前藥煎湯沖為三七末服。每煎沖服一包 治驗:張**,四十三歲,住任邱縣張家莊。她于一九五六年三月二十四日,患氣滯血瘀、經閉不通,午后惡寒,怔忡失眠,喜暗畏明,少腹塊疼,即將加減柏子仁丸原方改為湯劑,但去熟地加三七,于當日晚八時教她用煎好的藥汁沖服三七末,經一小時左右,患者自覺心中懊()不安,到天亮時下瘀血一塊,據她說有半斤多。于服第二煎后,諸癥悉除,漸復康健。 按:三七一味普通多用為止血之劑,實則對于散血行瘀的效力也很大。今此方既多活血通經之品,又加三七以散血行瘀,故療效更高,無妨試用 第五方歸()活血湯摘自宮博文大夫報告 來源:自創 主治:血滯經閉,腹中或有條塊 藥品:當歸尾三錢、川()二錢、紅花二錢、香附(醋炒)二錢五分、延胡索二錢五分、三()(醋炒)一錢五分、莪術(醋炒)一錢五分、澤瀉三錢、廣桂楠一錢五分、赤芍二錢五,分、木通二錢、柴胡二錢、小甘草一錢、蘇木二錢 用法:水煎,空肚服 治驗:(一)李**之妻,三十五歲,住大名縣東門口村。患經閉不通,用此方連服五劑治愈 (2)馬**之妻,二十四歲,住大名縣東老堤村。她患經閉數月,腹內有條塊,照此方連服六劑而愈。 (3)宮**之妻,三十五歲,住大名縣東門口村。患經閉不通,用此方治愈 按:此方著重活血通瘀,對于血滯經閉可以有效,無妨試用 第六方調經湯摘自李殿文大夫報告 來源:師傅 主治:因驚傷膽、恐傷腎,經閉不通,發冷發燒,干咳喘息,氣短無力 藥品:當歸三錢、川()三錢、延胡索二錢五分、赤芍三錢、桃仁二錢、紅花二錢、川大黃(酒炒)二錢、生地三錢、茯神五錢、厚樸二錢五分、生甘草一錢五分 加減:口渴咳嗽者,加天冬三錢、麥冬三錢、花粉三錢 用法:水煎,每日早晚空腹時各服一次,無任何反應 治驗:(一)賈**,十九歲,住淶源縣城里。她于一九五五年八月,因驚恐經閉,七個月不來月經,干咳無痰,有時吐血,發燒發冷,氣短喘息,身形消瘦,便燥、口渴。我用此方加天冬、麥冬、花粉各三錢,教她連服三劑,大見好轉;又照方連服二劑,咳嗽變痰,吐血已止;又續服三劑,經通血下,諸癥痊愈。 (2)馬**,二十四歲,住淶源縣劉家()村。她于一九五四年三月,因驚經閉,六個月不來月經,所有癥狀與前例相同,但不吐血。用此方連服八劑而愈。 (3)趙**,十八歲,住淶源縣一區石家灣村。她于一九五二年四月,患經閉四個多月,寒熱往來,咳嗽無痰,肌肉消瘦,氣短似喘,便燥、口渴。我用此方加天冬、麥冬、花粉、紫苑各三錢,教她連服六劑,經通咳止,諸癥皆除。 按:此方于活血通經藥中又加鎮靜劑茯神五錢,故對于驚恐經閉有效,可以試用 第七方歸()湯摘自金尚義大夫報告 來源:自創 主治:處女經閉,腹疼,怔忡,口干,頭暈,咳嗽 藥品:當歸六錢、川()四錢、枳殼(炒)二錢、香附(酒炒)三錢、玉金三錢、遠志二錢、白芍(酒炒)三錢、麥冬五錢、白術(土炒)三錢、元參三錢、柴胡一錢、甘草一錢、茯神(朱拌)三錢 用法:水煎服 治驗:趙**,十八歲,住無極縣。她于一九五三年曾患經閉九個月。呈現癥狀:心跳氣短,口干無味,稍微咳嗽,飲食減少,腹痛、頭暈等癥。教她用此方連服三劑,除經血尚未通順外,她癥都愈。又將此方略為加減,改為丸劑,一料未經服完,經血即下,漸復健康。又劉**,十八歲,住無極縣東中鋪村。她于一九五四年曾患經閉五個月。她自訴:“自覺心空、氣短、腹疼、發燒、四肢無力、口干無味、飲食減少”等癥。照前方去玉金加木香、地骨皮,共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三錢,朱砂為衣,早晚各服一丸,白開水送下。她服此丸一料血下病除,即漸復健康。 按:此方對于貧血氣郁的經閉有效,可以試用。處女經來又止,如無所苦,多因氣血未充,不必當作病治。如閉經后,伴以虛損咳嗽,則應注意早治,免成室女癆,最為險癥 第八方通經逐瘀湯摘自賈尊遠大夫報告 來源:自創 主治:婦女血瘀經閉四五個月,面黃,腹痛,午后潮熱,四肢倦怠 藥品:紅花四錢、桃仁三錢、延胡索三錢、當歸四錢、川()三錢、赤芍三錢、海螵蛸四錢、丹皮三錢、生地三錢、枳殼三錢、黑柴胡三錢、甘草一錢 用法:水煎,空腹服。根據臨床經驗,輕者四劑,重者八劑,可以治愈 禁忌:房事,魚腥 按:此方于活血逐瘀藥中又加海螵蛸以通血脈,故通經較捷;更有延胡索以和血利氣,鎮痛,則腹疼可因行瘀而止。凡經閉由于血瘀者,用之確有效 第九方自行丸摘自賈尊遠大夫報告 來源:祖傳 主治:婦女經閉,干血癆。室女六個月以內者有效 藥品:紅棗核(炒)十粒、胡椒十粒、川()一錢、萹蓄一錢、巴豆霜一錢 制法:上藥共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二錢。用一公一母的蠶繭皮兩個,將繭皮一端剪破,把藥丸納入繭中,再將另一繭皮也剪破一口,再套在藥繭以外,好像膠囊一樣,用針穿上一條一尺長的線 用法:將藥繭納入患者陰道深部,使線外露以便拉出。每丸藥繭帶三天三夜換一次,三丸為一料。如到九天經血仍不下,可喝綠豆湯一碗,經血既下 反應:此丸納入陰道后稍微有刺激感,可靜臥休息,不要勞動 禁忌:忌房事,孕婦忌用 治驗:(一)宋**之女,十八歲,學生,住()縣宋道口村。經水來時,因在學校跑步用力過度,發生經閉癥,四個月經水不來,面色萎黃,四肢無力,午后發燒,少腹時疼,飲食減少,脈象沉弦。逐納此丸,用完三丸即愈 (2)高**之女,十六歲,住()縣東寨坨村。她因遠行受涼,發生經閉,有三個月零十五天月經不通,腰腹其痛,四肢無力,面色萎黃,消化不良,脈象細弦。帶此丸三粒而愈 按:此坐藥方內紅棗核與蠶繭合用,能使清氣上升,去邪氣止腹疼,交坎離濟水火;萹蓄清熱利濕,巴豆開竅宜滯,故通經最捷。其不能服藥者用之最宜。據賈大夫談,此系祖傳秘方,治愈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過六個月者即無效。并謂室女如患此癥過七個月即不易治愈,有生命危險。在六個月以內,如脈象弦緊細澀者亦難治愈 第3節驗案介紹 第一例摘自周志宏(女)大夫報告 鄭**,二十四歲,住保定市車站,她是鐵路職工家屬。病因:怒氣傷肝、脾胃不和,而引起消化不良;肝氣上升、中焦脹滿、氣結血滯,以致經血不調。呈現的癥狀:中滿,兩肋脹痛,心煩氣短,消化不良,時有腹疼,月經不調,痰氣凝滯。 治法:順氣平肝,和脾養胃,調經養血 初診方:木通二錢、菖蒲三錢、地骨皮三錢、蘇子三錢、佛手二錢、枳殼二錢、薄荷二錢、白術二錢、厚樸三錢、()仁三錢、香附三錢、白芍二錢、當歸三錢。水煎服,連服三劑 二診:患者氣順痰消,病見好轉。又處方:廣木香二錢、檳榔三錢、桑寄生三錢、白芍二錢、腹毛二錢、佛手三錢、陳皮二錢、遠志三錢、當歸二錢、茯苓三錢、梔子二錢、熟棗仁三錢、白術二錢、萊菔子三錢。水煎服,連服四劑 三診:患者煩止心安,飲食日增,只是消化仍未復原,經血已有好轉。又照前方加雞內金、枳殼、車前子各三錢,連服三劑 四診:諸癥皆輕,又照三診方今服三劑,諸癥全愈 第二例摘自周志宏(女)大夫報告 王**,二十三歲,住保定鐵路局宿舍。病因:產后失調,血虛經閉,久病成癆,三四年之久,氣血兩虛,肝瘀血結。癥狀:寒熱往來,咳嗽氣短,消化不良,脾虛瀉肚,中滿氣逆,失眠心驚,腹疼,月經三五月一至。 治法:理氣化痰,潤肺止咳,健胃和脾,活血通經 初診方:白術二錢、當歸三錢、桃仁三錢、紅花三錢、香附三錢、廣木香二錢、白芍二錢、川()二錢、三()一錢五分、檳榔三錢、花粉三錢、焦梔子二錢、天冬、麥冬各二錢、炙冬花三錢。水煎服,連服二劑 二診:患者腹疼減輕,咳嗽已止。又按養脾健胃,化瘀調經。處方:雞內金三錢、當歸身四錢、川()二錢、熟地四錢、白芍三錢、香附三錢、蒼術二錢、紅花三錢、桃仁三錢、山藥五錢、地骨皮四錢。水煎服,連服三劑 三診:患者諸癥減輕,只是有些胃弱,血滯,宜行血健胃。處方:丹參三錢、益母草三錢、桃仁二錢、紅花三錢、蘇梗三錢、薏米一兩、山藥五錢、當歸三錢、川()二錢、香附三錢、蒼術二錢、熟地四錢、遠志三錢、棗仁三錢。水煎服,連服四劑 四診:患者諸癥全愈。以后又用六味地黃丸加香附、蒼術配成丸劑,今她常服以防復發。后聞,她的月經已保持正常 第三例摘自張香南大夫報告 畢**,十九歲,尚未結婚,住易縣七區石家統村。經水忽來忽斷,少腹時疼,寒熱往來,延余診治。余查閱前服各方,都是活血逐瘀之劑。診其脈:肝脈沉澀,人迎大于氣口,即斷為行經時血室大開,為風寒侵襲,肝氣因以閉塞,經水隨之不通,以致()里經絡氣血不宣,寒熱因此而作,趁其內熱未深,外邪尚淺。當以補肝郁之劑治之。處方--加味逍遙散:白芍三錢、當歸四錢、白術三錢、炙甘草二錢、柴胡二錢、茯苓三錢、香附三錢、丹皮三錢、焦梔子三錢、薄荷一錢、煨姜五分。水煎,連服六劑 復診:病都減輕,又今服加味四物湯:熟地五錢、當歸四錢、川()二錢、白芍三錢、柴胡一錢、丹皮三錢、甘草二錢、白術三錢、延胡索三錢。水煎,早晚空腹各服一煎。今服二劑 三診:氣血調和,月經正常,諸癥皆除,停止用藥 第2章崩漏 第1節辯證論治 第2節 (1)病源:崩漏就是子宮出血。慢性的好像屋頂漏水,經血淋漓不斷,就叫“經漏”或“漏下”;急性的好像山()崩頹,經血忽然大下,就叫“血崩”或“崩中”。崩漏的病源以屬虛屬火的為多,屬寒的為少。李太素說:“崩為急癥,漏為緩癥,崩必由火熱傷肝,沖動血海,或火盛之極,血熱沸騰而然,漏則由房勞過度,傷損沖任二脈之氣,氣虛不能約制經血,或其本人平素多火,血不能安,故不時漏泄。”李東()也說:“脾統血,肝藏血,婦人血崩,多因脾胃虛損,不能攝血歸經。”總之,崩漏的病源,多屬于虛與熱;其間有因寒而得者,也不外腎陽不充實與中氣衰陷之故。現在再據現代婦科學關于崩漏的原因簡述如下: (1)生殖器官疾病:如慢性內膜炎,子宮復舊不全,子宮后傾,子宮()維肌瘤,子宮內膜息肉,子宮頸癌(如老年血崩),子宮體癌,絨膜上皮炎,慢性子宮頸炎,子宮頸息肉,急性或慢性盆腔炎,卵巢惡性瘤顆粒細胞瘤等,都引起子宮出血。 (2)周身性疾病:如代償機能減退的心臟病,慢性腎炎,血小板性紫瘢病,白血病,高血壓以及精神狀態的改變,也都能引起子宮異常出血 (3)內分泌的影響:如內分泌的不協調也可造成子宮出血。按以上所述,現代婦科學因有解剖學的研究,對于子宮出血的原因,固然說得是詳細得多,足資參考;但是祖國醫學能追本窮源,掌握病因的核心,而且聯系到全面,以為辯證論治的根據。對于崩漏的病因,只要審清是虛,是火或是寒,再對癥用藥,無不奏效。 (2)癥狀: (1)由于憂思傷脾不能攝血者:食欲多不振,消化都不良,食后脹滿,噯腐吞酸,氣短呃逆,怠惰嗜臥,或大便作瀉,或小便不利。 (2)由于暴怒傷肝不能藏血者:胸肋脹滿,心煩不安,自汗氣粗,經血忽然暴下。 (3)損傷沖任二脈者:經漏不止,血下日多,面黃肌瘦,精神倦怠。 (4)由于郁熱者:頭暈面赤,口干舌燥,兩肋或小腹脹痛,心煩悶不得眠,久則津液缺乏,精神不振,形體消瘦,下血赤黑雜有血塊。 (5)由于虛寒的崩漏:惡寒肢冷或兼吐瀉,口唇淡白,面無潤色,上身冷汗自出,形脫氣微,神識昏沉,有欲脫之癥;血液注下,血崩不止。若漏則淋漓不斷,勞動時則漏下更甚或汗多神倦,亦有胸腹脹滿,下血雖多,而腹仍作痛者。 (3)診斷:崩為急癥,經血忽然暴下,血色多紫黑不鮮明,或少腹有塊疼,氣粗,聲雄,面紅,脈象洪數有力;如遲延時間,則聲低脈芤。漏為緩癥,經血淋漓不斷,血色鮮紅或淺淡,氣細,聲微,面色或黃或白,脈象虛弱無力。如為虛寒之崩漏,則脈沉細欲絕,舌苔白色;如為虛熱之崩漏,則脈弦細而數,舌赤尖有朱點。又陽乘陰位則熱,血下多紫黑,謂之陽崩;陰乘陽位則冷,血下多淺淡謂之陰崩。崩漏僅為表現,其原因甚多,有子宮炎,腫瘤,子宮外妊,流產,產后胎盤殘留等,臨床時宜診斷崩漏原因,進行治本。 (4)治療:崩漏的一般治療大法,于出血過多時,宜首先止血兼補元氣,以防虛脫;次則即用清熱涼血之劑,以清其源;后則專力補血,以補已失之血。如傷損沖任二脈,引起血液妄行,造成崩漏時,初起屬熱,宜涼血以清熱,久則屬虛,宜養血以滋陰,再繞綿日久,易轉虛寒,應補血與溫經。或內因七情所傷迫血暴下者,措置失當,頃刻有生命危險,自應先以止血為要,但藥力不可過猛;再用清熱涼血之劑以治其本,最后注意養血生新,以復其舊。總之,陷者升之,郁者舒之,熱者清之,寒者溫之,虛者補之,脫者固之,或攻補兼施,或通塞互用,要在臨床審癥,按癥運用,藥到病除,即為良醫。茲有婦科會諸位大夫對于此癥的辨證論治頗多闡述,特介紹如下:儲懷琨大夫說:“血崩之癥,有老年、少年、血熱、交感、閃跌、郁結之不同,當隨癥施治。普通血崩,多因驚怒勞傷而得。驚傷心不能生血,怒傷肝不能藏血,以致血不能歸經,則有崩淋之虞;此亦是沖任二脈虛損之故,治之以止崩湯。”錢其光大夫說:“經云,脾居中州,出運四旁,上輸心肺,下達腎肝,外以灌溉四旁,充溢肌肉。”所謂居中央以暢四方,貴乎運行不息,今見崩漏情況,定 湖北崇陽鄒羿整理 2019年艾滋病中醫治療方法.doc 2019年皮膚病中醫治療.doc 婦科病中醫治療法 2019年支原體肺炎的中醫治療方法.doc 2019年高血壓中醫治療.doc 2019年小兒腹瀉中醫治療十法.doc 2019年婦科病的針灸治療.ppt 2019年婦科疾病的治療.ppt 2019年慢性乙型肝炎的中醫治療.doc 2019年百達醫學內部資料《中醫婦科學》第四單元婦科疾病的病因病機.do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