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30日,著名武俠小說家金庸與世長辭。一時間,關于“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的追憶席卷了整個網絡,可見其作品的深入人心,若以“有井水處皆歌”的柳詞喻之,恐不為過。 而金庸的作品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書中蘊含了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包括古詩詞。金庸對古詩詞的引用可謂信手拈來,本文就以《倚天屠龍記》為例,簡單介紹一下其中引用的古詩詞。 無俗念 靈虛宮梨花詞 宋·丘處機 春游浩蕩,是年年寒食,梨花時節。白錦無紋香爛漫,玉樹瓊葩堆雪。靜夜沈沈,浮光靄靄,冷浸溶溶月。人間天上,爛銀霞照通徹。 渾似姑射真人,天姿靈秀,意氣殊高潔。萬蕊參差誰信道,不與群芳同列。浩氣清英,仙材卓犖,下土難分別。瑤臺歸去,洞天方看清絕。 這本是宋代著名道士丘處機所作的一首詠梨花詞,但金庸卻將其引用在《倚天屠龍記》的開篇,并巧妙地賦予此詞另一番深意——此詞明寫梨花,其實是贊譽《神雕俠侶》中的小龍女,說她“渾似姑射真人,天姿靈秀,意氣殊高潔”,又說她“浩氣清英,仙才卓犖”,“不與群芳同列”。“ “她一生愛穿白衣,當真如風拂玉樹,雪裹瓊苞,兼之生性清冷,實當得起‘冷浸溶溶月’的形容,以‘無俗念’三字贈之,可說十分貼切。”雖然金庸故意曲解了此詞,但若從文學藝術的角度來看,這無疑又妥帖生動之極。 扶風豪士歌 唐·李白 洛陽三月飛胡沙,洛陽城中人怨嗟。 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撐如亂麻。 我亦東奔向吳國,浮云四塞道路賒。 東方日出啼早鴉,城門人開掃落花。 梧桐楊柳拂金井,來醉扶風豪士家。 扶風豪士天下奇,意氣相傾山可移。 作人不倚將軍勢,飲酒豈顧尚書期。 雕盤綺食會眾客,吳歌趙舞香風吹。 原嘗春陵六國時,開心寫意君所知。 堂中各有三千士,明日報恩知是誰。 撫長劍,一揚眉,清水白石何離離。 脫吾帽,向君笑,飲君酒,為君吟。 張良未逐赤松去,橋邊黃石知我心。 第一回中,“昆侖三圣”何足道隨手在琴弦上彈了幾下短音,仰天長嘆,說道:“撫長劍,一揚眉,清水白石何離離?世間苦無知音,縱活千載,亦復何益?”借李白這首詩表達自己心懷高志、知音難求的心情。 考槃 詩經·衛風 考槃在澗,碩人之寬。獨寐寤言,永矢弗諼。 考槃在阿,碩人之薖。獨寐寤歌,永矢弗過。 考槃在陸,碩人之軸。獨寐寤宿,永矢弗告。 蒹葭 詩經·秦風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第一回中,何足道用古琴為郭襄彈奏了這兩首詩。其中《考槃》是一首隱士之歌,說大丈夫在山澗之間游蕩,獨往獨來,雖寂寞無侶,容色憔悴,但志向高潔,永不改變。而《蒹葭》則表達了思慕伊人卻苦苦不得的惆悵苦悶之情。 漁歌子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第五回中,殷素素的傘上題詩一句:“斜風細雨不須歸。”體現出其游覽西湖的閑適之情。 草書歌行 唐·李白 少年上人號懷素,草書天下稱獨步。 墨池飛出北溟魚,筆鋒殺盡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氣涼,酒徒詞客滿高堂。 箋麻素絹排數廂,宣州石硯墨色光。 吾師醉后倚繩床,須臾掃盡數千張。 飄風驟雨驚颯颯,落花飛雪何茫茫。 起來向壁不停手,一行數字大如斗。 恍恍如聞神鬼驚,時時只見龍蛇走。 左盤右蹙如驚電,狀同楚漢相攻戰。 湖南七郡凡幾家,家家屏障書題遍。 王逸少,張伯英,古來幾許浪得名。 張顛老死不足數,我師此義不師古。 古來萬事貴天生,何必要公孫大娘渾脫舞。 第六回中,張翠山與謝遜在王盤山島上比試,用判官筆在石壁上刻下張三豐所創的“倚天屠龍”書法——兩個字寫罷,跟著又寫“至”字,“尊”字。 越寫越快,但見石屑紛紛而下,或如靈蛇盤騰,或如猛獸屹立,須臾間二十四字一齊寫畢。這一番石壁刻書,當真如李白詩云:“飄風驟雨驚颯颯,落花飛雪何茫茫。起來向壁不停手,一行數字大如斗。恍恍如聞鬼神驚,時時只見龍蛇走。左盤右蹙如驚雷,狀同楚漢相攻戰。” 說劍 唐·元稹 吾友有寶劍,密之如密友。我實膠漆交,中堂共酒。 酒酣肝膽露,恨不眼前剖。高唱荊卿歌,亂擊相缶。 更擊復更唱,更酌亦更壽。白虹坐上飛,青蛇匣吼。 我聞音響異,疑是干將偶。為君再拜言,神物可不。 君言我所重,我自為君取。迎篋已焚香,近鞘先手。 徐抽寸寸刃,漸屈彎彎肘。殺殺霜在鋒,團團月紐。 逡巡潛虬躍,郁律驚左右。霆電滿室光,蛟龍繞走。 我為捧之泣,此劍別來久。鑄時近山破,藏在松朽。 幽匣獄底埋,神人水心守。本是稽泥淬,果非雷有。 我欲評劍功,愿君良聽受。劍可剸犀兕,劍可切玖。 劍決天外云,劍沖日中斗。劍隳妖蛇腹,劍拂佞首。 太古初斷鰲,武王親擊紂。燕丹卷地圖,陳平綰綬。 曾被桂樹枝,寒光射林藪。曾經鑄農器,利用翦莠。 神物終變化,復為龍牝牡。晉末武庫燒,脫然排牖。 為欲掃群胡,散作彌天帚。自茲失所往,豪英共詬。 今復誰人鑄,挺然千載后。既非古風胡,無乃近九。 自我與君游,平生益自負。況擎寶劍出,重以雄扣。 此劍何太奇,此心何太厚。勸君慎所用,所用無茍。 潛將辟魑魅,勿但驚妾婦。留斬泓下蛟,莫試街狗。 君今困泥滓,我亦坌塵垢。俗耳驚大言,逢人少口。 第二十三回,張無忌率領明教群豪拜訪綠柳山莊,見到左壁懸著一幅大字——文曰:“白虹座上飛,青蛇匣中吼,殺殺霜在鋒,團團月臨紐。劍決天外云,劍沖日中斗,劍破妖人腹,劍拂佞臣首。潛將辟魑魅,勿但驚妾婦。留斬泓下蛟,莫試街中狗。”詩末題了一行小字:“夜試倚天寶劍,洵神物也,雜錄說劍詩以贊之。汴梁趙敏。” 倚天劍作為書中天下第一的寶劍,要將其描摹清楚頗為不易,而金庸避實就虛,直接借用元稹這首《說劍》來描寫倚天劍的鋒銳,在取巧之余又生動形象之極。同時也借這首詩和這幅字將剛出場的女主角趙敏襯托得英氣逼人。 過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二十四回,趙敏率眾攻打武當,勸說張三豐等人歸順蒙古朝廷,張三豐借文天祥這首詩嚴詞拒絕——張三豐長聲吟道:“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這是文天祥的兩句詩,文天祥慷慨就義之時,張三豐年紀尚輕,對這位英雄丞相極是欽仰,后來常嘆其時武功未成,否則必當舍命去救他出難,此刻面臨生死關頭,自然而然的吟了出來。 放言五首 其三 唐·白居易 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鉆龜與祝蓍。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時便身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第三十四回,蒙古皇帝大游皇城,趙敏安排了幾輛唱戲的彩車,向張無忌演了“周公流放管蔡”和“王莽假仁假義”兩出戲,用以表明自己心跡,同時告誡張無忌自古忠奸難辨、人心難測,不要被眼前的假象所蒙蔽——張無忌心中一動:“天下是非黑白,固非易知。周公是大圣人,當他流放管叔、蔡叔之時,人人說他圖謀篡位。王莽是大奸臣,但起初收買人心,舉世莫不歌功頌德。這兩個故事,當年在冰火島上義父都曾說給我聽過的。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世事真偽,實非朝夕之際可辨。” 因為詩詞具有微言大義的特性,在小說中引用古詩詞,往往可以用寥寥數言代替長篇大論,同時準確生動地表達出作者需要闡述的意義或情感。這其實和詩詞中引用典故類似,都可以使作品更加含蓄精深。 看完本期的學而時習,各位詩友對詩詞的理解是否更深一層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與我們交流討論! 欄目主編:劍雪;圖文編輯:亦竹 學而時習 · 1811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