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由王志文、左小青領銜主演,主要講述窮人怎么才能成功逆襲,怎么才能走向人生巔峰和上層社會。 首先要明白什么才是窮人,窮人為什么窮,怎么才能不窮? 窮人表面上看是因為物質供應和精神供應不足,引起短暫“惡性循壞”的社會現象,但實際“饑餓游戲”并不是現在才有,而是古往今來的“現象”這一點就比較耐人尋味了。 窮人是心窮,是身份包袱,窮人三代以上都是窮人,不是因為沒有錢,而是因為生產力和生產方式決定的,小農意識和小民精神,自給自足,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方式決定的。 王廟村是貧困縣里的貧困村,事實上在華夏大地,這樣的村子不在少數,他們為什么窮,是因為村子里面落后,靠種地面朝黃土背朝天,向天恰飯,天給吃的就有吃的,天不下雨就沒得吃的。 窮人接受不了富人的生存方式,完全不能理解叫交換創造價值,信息創造價值,以及想象力和創造力也能創造價值。 窮人的父母教育孩子,不應該冒險,不應該博弈,應該按部就班的生活;考個公務員,有個鐵飯碗就改變命運了,要不就老老實實“下苦”(指用勞動力置換錢的一種生存方式)所以傳統觀念中一定要孩子安分守己,不安分守己就是異類,不聽話,而且容易闖禍。 但現實中意思的是,學習好的再打工,學習不好的人做老板,就是因為學習好的除了學習其他一無是處,學習不好的,除了成績拿不出手,其他都無法超越。 原來一個人的自信、魄力、格局都受家庭環境影響,在沒有強大外力作用的時候,家庭對孩子文化屬性塑造起關鍵作用。 《天道》窮人怎么才能逆襲成功,做到下面三點 第一點、自律 一般窮人的習慣都不好,沒有自律的習慣,反而容易懶、不上進,而且喜歡隨波逐流,從來不安利生活,而是論道囊中羞澀;怒指乾坤錯,怨天尤人,什么都怪,就是不怪自己不夠努力,怪自己父親窮,怪自己出身貧寒,怪這怪那。 第二點、跳出思維的邏輯, 窮人的思維邏輯就是不改變自己,還希望高人指路和躺贏人生,中彩票以及一夜暴富的神話故事,傳唱別人如何致富,以及如何揮金如土,紙醉金迷,妻妾成群,而且感覺那樣說人生就是完美裝逼。 卻不知,別人的成功也是別人花時間積累出來的,而且傳統觀念并不能改變命運,只有自己才可以,這一點重中之重。 很多人都歧視網紅、自媒體、微商,你們試一試,是不是很容易月入過萬,很多人酸溜溜得說酸話,李子柒上小學課本被過度解讀,孩子沒人陪,每天刷抖音快手每一個人管,吃瓜一個比一個專業,一瓜未平一瓜又起。 第三點、利用自己的優勢在喜歡的領域深耕細作 不要在意別人眼光和看法,即使是廚師、農民工、或者美團騎手,都是靠自己努力吃飯,不丟人,任何人成功之后,之前的苦難都是“光榮榜”,沒有成功,任何苦難都是不被認可的“過去時”: 這個世界就是這么光怪陸離,成王敗寇,弱者是不會被記住的,而且現實就是饑餓游戲,不往上爬,別人也會把你當作墊腳石,所以一將功成萬骨枯,殺千人成雄,殺萬人成神,不是吾夢中好殺人,而是人不狠,站不穩。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優秀的生存智慧和自律讓我們走得更遠 優秀的人和優秀的人在一起,你想要遇到志同道合的人一定要讓自己變優秀,因為這樣,你的才氣和你的優秀才能吸引更多的人。 窮人脫單重要還是脫貧重要,我覺得脫貧重要,因為你沒有能力改變現狀和給未來生活的那個一個安全感,又怎么能經營好愛情和家庭呢,即使遇到了你想守候的人,最后也會因為物質的極度匱乏而勞燕風飛。高唱《你莫走》《曲終人散》《情鎖》是沒有用的。 窮人更多的是思維層面和執行層面的問題,思維的高度決定人生的高度,執行的力度決定自己生命的廣度和深度,因為言出必行,言出必踐,做一個知行合一的人其實很難的,而且要一直堅持下去。 自從做了自媒體之后,才知道網絡寫手也好,還是內容創作者,或者是文字工作者,都是一個字一字碼出來了,我們看到太多大v賺錢嘩啦啦,沒看到背后的努力是日日夜夜為更新內容的堅持,以及夢想和現實的距離,不僅是照進光的距離,而是用愛發電。 沒有任何人告訴你“事物”的意義,人生的意義,以及生命的意義,這一切都得靠我們自己去尋找,在尋找的過程中不忘觀賞風景,所見即所得,所做即所想,所以才有我們與眾不同的個性。 從來不恐懼窮,不因為窮而焦慮;因為窮富只是一個狀態;也許我物質匱乏,但是精神飽滿;我會用全新的姿態對抗過去,不甘心這樣窮下去,無時無刻不為改變現狀而努力,我堅信一點;窮是可以改變的現狀,只要選擇對了,方向對了,成功只是時間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