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3日 總第119期 為文須為人 為人之道在為人,要為文須為人。通覽古今,縱觀中外,凡文學上有較高成就者,無不有豐富的生活情趣,崇高的人生理想和健全的人格。沒有憂國憂民之志,就不會有屈原的《離騷》;沒有精忠之氣,就不會有岳飛的《滿江紅》;沒有“一個人是不能被打敗的”的海明威,就不會有《老人與海》;沒有“特殊材料凝成”的奧氏,就不會有《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文學家當然要學習技巧,但最根本的一條是首先塑造自己的靈魂,學習做人。魯迅先生曾以一個美術家為例指出:固然要有精熟的技工,尤須有進步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他的創(chuàng)作,表面上是一張畫或一個雕像,其實是他的人格的表現(xiàn)。令我們看了,不但喜歡賞玩,尤能發(fā)生感動,造成精神上的影響。”羅丹也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我們要有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當然就要有美的心靈。 而為人之道在社會,更在父母與“為師者”。“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這里的“傳道解惑”,當然也包括傳為人之道、解人生之惑。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父母與教師的言傳身教,對學生完整人格的形成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當然,為文的方法很多,不過我們應該始終明白:讓學生為文,首先須教學生為人。為人方可為文! 信心是作文成功之路 如何才能寫好作文呢?這一點是同學們最關心的。寫作和做數(shù)理習題不同。數(shù)理老師教給公式,講清解題思路、解題技巧,學生聽懂了,那么,一般說來,一道不很復雜的題目,同學還是能做出的;然而作文就不一樣,不可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老師將寫作的理論、規(guī)律,一條條講清楚,到寫時,未必就能得心應手。更何況“文無定法”。寫作如游泳,單靠教練在岸上講解是不夠的,還要到水中去練習,在練中提高水平。可事實上很多同學是“即興下水”,“一著不成”便泄了氣。這樣看來,作文的信心就顯得非常的重要,因為信心是作文成功之路。 魯迅先生說:“其實即使天才,在生下來的時候的第一聲啼哭,也和平常的兒童一樣,決不會就是一首好詩。”古今中外的優(yōu)秀作家,在他們成為優(yōu)秀作家之前,不知有多少并不優(yōu)秀的作品作了準備。著名作家陳登科讀私塾時,曾被先生斷定為“只能放豬,不能讀書”,他寫的第一篇100多字的戰(zhàn)地消息,就錯了10多個字,把“鬼子來掃蕩”寫成了“兔子來掃蕩”,可就是這篇經編輯修改后發(fā)表的一則小消息,卻給他以巨大的鼓舞,點燃了他文學的信心,也最終使他走上了文學道路。當代以寫工業(yè)題材而出名的著名作家蔣子龍,中學時代曾是個“丑小鴨”。當老師問同學們有什么理想時,蔣子龍說想當作家,結果卻受到了老師奚落:“你要成為作家,那全班同學都是作家了。”可就是這位為老師所不屑的“小人物”,經過不懈的努力,終于寫出了《喬廠長上任記》、《赤橙黃綠青藍紫》這些在文壇上產生較大影響的作品。 作文是一種復雜的精神勞動。從不會寫到會寫,從不愛寫到愛寫,其中信心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少年朋友,請樹起堅定的信心,作文成功之路就在你的腳下! 作者簡介 倪善中,江蘇南京。中學語文教師,現(xiàn)專業(yè)從事中小學作文教學與研究。發(fā)表寫作指導類文章及文學作品130多篇,主編和參編教學論著7部,指導中小學生在各類報刊雜志上發(fā)表習作500余篇。 請點擊標題欣賞 “倪說我聽”專欄經典文章 5、我們缺少什么 6、此話實在 9、原來你也是高富帥 10、材料作文寫作之重要一招 11、我看高考之高考改革 12、學問的重量 編輯部聲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