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幼生長在,傳統文化被視為糟粕的年代,有過赤腳醫生,用一根針,一把草,自采、自種、自制、簡、便、廉、效服務村民經歷。參軍入伍后在機務大隊衛生室工作,那時信奉中西醫結合,廣收專病專方,沉迷其中多年而不醒。 赤腳醫生 有幸偉大領袖指示,西醫學習中醫,得拜航天醫院名中醫郭立嚴先生為師,受其學術思想影響,偶見傳統中醫之一斑,惜吾資質愚魯,更加習日苦短。雖經名師點化,終究醒悟有限。八、九十年代,而立之年,醫農兼作,為生活所累,四處奔走,遍游各地,去過東南沿海,想到濕熱之由來。至西北沙漠,看到土肥才能生萬物。見過瓜熟蒂落,方知天命難違。到云南下關,知道風能勝濕。看到山上結冰山下花,才知太陽寒水之義。見過路北積雪路南草,才知經緯之分明。觀望黃果樹瀑布,方知中醫泄、瀉之不同……。古人曰: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醫之道來源于實踐,來源于生活,來源于自然,天地萬物,無不有道!道在路旁,道在草叢中,道在飲食、二便中……。真是處處留心皆學問! 學問 后又得恩師再次點化,知道了知識不等于智慧,但沒有知識就不會有智慧,知道了中醫'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矣。'之訓,羞愧之余,我再從易經、道德經、內經、傷寒、本經……學起,遍讀王燾、李東垣、劉完素,張介賓、陳無擇、黃元御、陳士鐸、葉天士、吳鞠通、唐容川、李陽波……之書,苦讀十年,余方恍然醒悟,原來中醫是天地人三才合一,時空,自然、臟腑、經絡整體的立體象學說。五運六氣居中醫學提綱挈領之位,中醫之本,這才找回中醫失落之元神,進入中醫之門。雖入中醫之門,已是是垂暮之年,常有早知今日,悔不當初之恨! 近年來我授徒之本意,即想喚醒同道,及初學中醫之人,切勿步余后塵,走我學中醫的彎路,浪費大好年華,站在正確的起跑線上,領悟中醫之本,早識五運六氣,找回中醫失落之元神,不走彎路,直入中醫之門,使傳統中醫得以快速回歸發展,乃患者之福,中醫之幸! 傳統中醫 欲學五運六氣,必讀素問七篇大論,清以前的綜合性醫書,都有五運六氣之論述,乃古代學習中醫之必修課。運用到極至的是仲景傷寒論、溫病條辨、三因司天方,四圣心源,楊威主編之五運六氣經典集粹/五運六氣典籍匯纂收錄較全。先讀,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李陽波五運六氣講記、馬有煜傷寒要旨、閻均天傷寒縱橫、閻均天運氣攝要、顧植山五運六氣臨床應用,運氣學實踐與應用……。你不必懷疑五運六氣學說的正確性。若學中醫而又不信運氣學,將是你最大的損失。 使用運氣學診療,大多人有誤解,一種是只能用于外感病,不能用于內傷病。一種是各地氣候不同無法用。一種是氣象預測和病關系不大。其實五運者實五行之運動也,六氣者五行之氣化態也;天生六氣,六氣平和則風和日麗,地無災害,人無病生。六氣偏過與不及,致人臟氣不平而病生,即現在所說平為六氣,過為六淫也。同氣相求,各有歸屬,生克制化,又生傳變,此即仲圣太陽之為病…太陽病……;之為者太陽寒邪導之也。病者太陽經腑受邪而病也;溫病條辨、時病論亦依此例。 人與天地參,臟腑分五行,五行生六氣 人與天地參,臟腑分五行,五行生六氣。平和時六氣不現而無病,不平時某氣現而為某病,如肝木生風病;諸風責之肝;細研病機十九條即知;此內傷雜病用五運六氣辨治之據也;傷寒方、溫病方亦可治雜病本于此也。各地氣侯不同,風、熱、暑、濕、燥、寒則一,木火土金水不二,人之五臟六腑同樣,七情六欲均同,病則相差無幾,治則同理! 吾用此有五;一;小兒先天體質病參考生時運氣時相;二;久病用常法治療無效時參考發病時時相;三;初起流行病參考當時時相;居住地不同參考居住地時相;四;雜病用癥狀辨臟腑風寒熱濕燥分而治之;五;與時相不合者以病證象治之! 順天時,查地理,觀人和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醫不在名,效好則明;藥不在貴,對癥則靈。療效是檢驗中醫理法方藥的唯一標準,為中醫勿入派別之爭,不拘于經方、時方、寒涼、火神、補土、養陰……各有用武之處,對其位、當其時、適其量、介靈丹妙方!醫當博覽群書,博采眾長,兼容并收,知常達變。醫生法多自能提高臨床治愈率。治愈率高了是患者之福,中醫之幸,醫生之利! 患者有病找中醫,可中醫已經病入膏肓,中醫人怎么醫好中醫的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