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樓文苑品詩閣 靈魂棲息的港灣 五絕·賞荷有思 文/李傳春 詩賦稱君子,泥中守玉魂。 秋冬蕭瑟至,捧出盡心根 五絕·槐米正香 文/鹿國棟 蟬吟槐米香,風曳落金黃。 撩得行人醉,引來蜂蝶狂。 七絕·陶然亭 文/許秉武 一君一醉一陶然,華夏名亭幾代傳, 總有騷人留墨跡,輕風明月伴君還。 七絕·蘭亭 文/許秉武 一序蘭亭萬古揚,珠璣字字放豪光。 昭陵真跡今何在?空有鵝池留墨香。 七絕·夏天 文/何代禎 無色雨風送夏到,芭蕉敲得似花炮。 天皇得獲凡人愁,灑下金光悄悄貌。 七絕·小憩 文/綠竹青青 夏日清涼愜素心 ,柴籬茅舍綠成蔭 。 竹床小睡無人擾 ,臥聽芭蕉一片琴。 七絕·題水庫瀉洪視頻 文/陳德興 云霧群山尋不盡,瀉洪江水疾馳流。 青松蒼翠游仙境,詠雁悠閑倚寺樓。 七絕·全縣黨群防大汛 文/吳芳云 傾盆大雨釀成河,兇害城鄉卷浪波。 天將天兵擒水獸,黨群參戰譜新歌。 七絕·無題 文/董彤 一牛九子五張犁,垅上相看滿汗泥。 辛苦無非天賜力,可憐母病犋難齊。 七絕· 雨殤 文/心念 身臨災年睡眠輕,夜深怎奈電雷鳴。 今朝天女情難抑,時見淚漣啼有聲。 七絕·夏夜臨海散步偶作 文/黃帝孫 潮生潮落幾清涼,獨步沙灘不也狂。 暮色蒼蒼千里夢,海風盈袖繞天香。 七絕·夏日即事 文/黃帝孫〈新韻〉 時雨時晴五月天,清涼境界遍人間。 蟬吟柳外知林靜,寄臥南窗不勝閑。 七絕·觀朝云 文/吳雁程 朝云作獸火毛丹,勢壓青青欲久磐。 誰料晨風無識趣,吹成亂象卻林端。 七絕·荷思 文/李傳春 一 荷詩豈止一筐蘿,盛譽有來傳頌多。 泥裹身清炎酷里,誰人萬載不謳歌? 二 任他描畫任他詩,風雨陰晴總合宜。 縱筆萬般還是我,碧塘炎夏一荷枝。 七絕·賞荷有思 文/李傳春 一 元公主觀意難全,潛默污泥亦應宣。 不是奉身勤養護,何來嬌蕊出奇鮮? 二 有如仙子下瑤臺,款步凌波羨世來。 借問阿嬌幾日住?含羞欲語掩紅腮。 七絕·中考前致外孫嘉軒 文/杜華(內蒙古包頭) (一) 學語呀呀樂誦詩,兩千漢字兩年知。 幼兒園里驚師眾,白雪西游背到癡。 (二) 苗苗青翠沐朝陽,靈秀嬌兒遜稱強。 讀史非為拿手戲,六年獎狀滿東墻。 (三) 初中歲月未知寒,常送星辰到夜闌。 英語配音真莫辯,鉆研數理幾何難。 (四) 遲來季考已瀕臨,磨劍多年待試金。 自信吾孫弓月滿,但聽弦響中侯心。 七絕·荊園雜詠(一百一十一)圩鄉汛月 文/朱兆喜 (一) 三鄉水澤連天起,半夜斜風助雨狂。 漏滴心愁疇畝事,枕焦緒亂簟輕涼。 (二) 水漫圩堤入翠廊,斷枝碎葉亂籬墻。 心愁最是三更雨,多少牽情系故鄉。 (三) 汛急偏逢連夜雨,浪高又遇逼堤峰。 圩鄉忽見紅旗卷,一抹初心碧血濃。 (四) 溪汀水漫荻頭飄,沒柳殘棚共浪搖。 旗卷洪峰心宇亮,長河萬里納新潮。 七律·環湖行 文/雨載鷹 今來堤上覓佳緣,幾日行途索未然。 青鳥過橋唯恐后,白云近岸欲爭先。 聽無客問三生事,看有人游萬里船。 可逐雄心留壯色,征帆鼓浪掛長煙。 七律·天瀑 文/晚霞(皖淮南) 蒼穹泄瀑落江河,雨水橫流蕩濁波。 皖域連遭天澇害,八公又遇楚悲多。 蛙聲作浪淝淮舞,草木搖旗警眾歌。 聯手抗災齊奮戰,軍民共濟斗洪魔。 七律·南山觀荷(平水韻) 文/唐春林 十里瓊花次第開,千重細浪擁蓮苔。 粼粼碧水紅魚躍,燦燦雛苞彩蝶徘。 綠傘雖難遮暑氣,清風卻可滌塵埃。 喧囂盡去馨香處,喜見游人接踵來。 七律·惠山二泉亭 文/許秉武 秀麗無錫多美景,聞名天下有清泉。 黿頭渚涌連天水,綠惠山溪隱細涓。 茶圣高評存寶典,書家妙寫在遺篇。 二泉映月凄涼愴,一曲拉完泣淚咽。 七律·聽月亭 文/許秉武 倚亭賞月晚風輕,隱若寒宮天籟聲。 樂奏霓裳音細細,斧伐丹桂響叮叮。 常娥拂袖蹁躚舞,玉兔高歌梁繞音, 一陣香風飄逸過,吹開織女悄寂心。 長相思一組·歸途如虹1 文/風鴿(張曉峰) 一 歸路長,去路長。 離淚凝珠濕薄裳,驅車返故鄉。 野茫茫,水茫茫。 梓里鄉情牽肚腸,滿眸噙淚光。 二 晨朦朧,曉朦朧。 枯樹啼鴉野草叢,歸途氣若虹。 惜匆匆,嘆匆匆。 過眼風光總是空,任憑山萬重。 三 送一程,哭一程。 楊柳依依難挽行,鄉愁夢里縈。 鵑幾聲,蟬幾聲。 啼叫綿延引共鳴,征鴻飛羽輕。 四 歸欲甜,別難甜。 郊外長亭淚濕衫,相邀夢里談。 水藍藍,天藍藍。 兩步回頭難起帆,去留難得兼。 清平樂一組·夏日詩絮4 文/風鴿(張曉峰) 一 臥聽知了,寂寞誰嫌吵? 作賦填詞驅懊惱,夜得幾篇腹稿。 同讀蘭屋千回,開卷誰肯來陪。 疏影長牽魂夢,恨不永伴芳菲。 二 消愁無計,聽雨難安憩。 入夏桑拿黃梅季,煩悶如何更替。 追憶共讀書齋,攜手圓夢瑤臺。 日暮黃昏又至,不見蝴蝶重來。 三 斜陽向晚,屈指黃昏短。 孟夏炎炎天更暖,浪里荷撐翠傘。 梅雨池水漫堤,浮萍流過西溪。 懷繞紛紜心緒,且待吉日佳期。 四 離久傷別,怕聽鵑啼血。 挽轉柔腸千千結,孤臥如何安歇。 豆蔻學苑相逢,常自眉語朦朧。 蝶夢莊周再現,嘆息歲月匆匆。 三臺·訪永定陵太后劉娥墓 文/孫世元 嘆嵩山橫亙鄭洛,極天喚風呼雨。鞏義城、玉殿出瓊林 ,老君廟、唐皇傳諭。芝田鎮,古寨歸珠樹。啟圣閣、陳王存賦。聚風水、千仞邙山,測遁甲、八丘封土。 任神臺野曠對峙,石像荒墟陪護。拜鳳冢、殘碣記賢功,謁望柱、情絲千縷。劉娥氏、命里早年苦。喪父母、天涯孤女。嫁龔美、茍且偷安,入王邸、德昌依附。 縱沉疴偏遇扁鵲,旱苗恰逢靈露。賜德妃、十載晉皇娘, 趙恒歿、仁宗童主。蒙遺詔、掌權天下祚。整紀綱 、中外威撫。亞天后、肩比娥姁,有其才、卻無其惡。 點絳唇·伏夜小集 文/王楚雄 月朗星稀,柳林蟬唱聲依舊。小池蓮秀,香氣盈衫袖。 時近三更,朋把詩來斗。妻拎酒,笑招諸友,好夢將君候。 卜算子·雨中觀荷雜感(新韻) 文/楊巧玲 驟雨晚來急,斷線如珠粒。水濺飛花綠葉間,畫似丹青碧。 濁水一塘居,荷韻蓮池溢。一念花開一片情,雨過禪心寂。 蝶戀花·閏土【新韻】 文/王凌云(牟山夜話) 太久以前從乃父。老輩親戚,沙嗓慈眉目。你我捉蟬爬上樹。隔墻打棗兜不住。 搖下車窗不是誤。灘上驅羊,跛腳駝兒路。一本書中讀閏土。愴然閏土斜陽幕。 沁園春·吊蘭 文/劉成宏 曳曳搖搖,蔚蔚蓬蓬,獨守清貧。念絕緣紅紫,惟呈碧綠;微存黃蕊,僅吐繽紛。儀度翩躚,風姿婀娜,素雅天生不染塵。幽嫻客,縱靜居一角,倍受崇尊。 英賢請作芳鄰。置陋室、經常感覺親。厭黛娥騷擾,傾情立命,蝶蜂侵犯,著力安身。結友謙和,交朋大度,淡泊明心漲懿純。信君子,縱高成低就,淘雜懷真。 阮郎歸·夏日蓮湖(詞林正韻第五部) 文/綠竹青青 荷花仙子下瑤臺,南風潤蕊開。紫莖碧葉粉紅腮,清香漫玉階。 湖如鏡,凈無埃,輕舟慢蕩來。堪夸美景夏時佳,詩情畫意裁。 霜天曉角·西湖龍井 文/棋中王 西湖龍井。夜坐烹新茗。素手汲泉沖泡,輕煙裊、窗余影。 絕頂。吟正興。冽香饒賞詠。茶道修為禪意,壽圣寺、塵緣凈。 清平樂·我問蒼天無語(新韻) 文/陳漢慧(廣東) 連天暴雨,水漫城鄉里。小巷大街人怨起,我問蒼天無語。 猶想過去防洪,迎風頂雨服從。今日退休養老,只能略表初衷。 臨江仙·夏夜思 文/張高逢(廣東) 夏日眠輕昏欲睡,望蟾宮倚楹欄。卷殘云映照冰盤。竹林幽靜,山黛色,落輕綿。 細想去年炎暑日,薰天風罩峰巒。蚱蟬吟弄五音歡。相邀朋客,亭榭聚,賞嘉蓮。 花上月令·春歸 文/陳坤 吹花飛絮又春歸,嶺含黛,枉凝眉。可憐心事離塵遠,雨微微。芳草地,故園扉。 望處不堪回北雁,聲斷續,訴凄迷。只今舊識多趨老,久相違。兩難見,幾相知? 阮郎歸·鳳凰花 文/陳坤 春芳謝卻實堪憐,夏花露笑顏。陰陰木戴祝融冠,葉如翠羽然。 棲丹鳳,落青鸞,枝枝似火燃。沿街燒向大江邊,映紅一片天。 八六子·思鄉 文/陳坤 坐江干,望穿云嶺,相思尚隔黔山。看綠樹鉤懸籠鳥,碧空盤繞巖鷹,不禁愴然。 紅消春事將闌,過眼已知和暖,觀心卻覺深寒。嘆流逝光陰,盡堆前額,歷經霜雪,漸添青鬢,怎堪役役公程不盡,絲絲鄉緒難安。更無言,縈腸幾聲杜鵑。 夢行云·蓮塘驟雨 文/陳坤 四圍柳絲綠。人孤獨。眉緊蹙。荷翻碧浪,緊同風相逐。浦塘深處紅衣落,波中隨起伏。 忽驚列缺,便聞雷震,方行雨,聲便促。傾盆而至,瀉無比殘酷。莫言來往終非禮,卻償珠百斛。 荔子丹·月夜林蟬不住鳴 文/莊生 月夜林蟬不住鳴。燈火近三更。暖涼時稱可心意,無眠夜、輾轉度伶仃。 流云送信告黃鶯。素女已東征。不禁眉梢藏喜悅,近軒窗、起看繁星。 鷓鴣天·夏日荷塘 文/黃昌才(湖南長沙) 夏日荷塘碧玉昌,青青岸柳綠蔭涼。青蛙響鼓聲聲脆,蝴蝶粘花陣陣狂。 詩韻美,藕花香。游人絡釋水悠長。風光無限誰能共,摘片蓮荷遮淚光。 鷓鴣天·我共嬌娥賽彩鴦 文/黃昌才(湖南長沙) 夏日炎炎柳下涼。田田荷葉藕花香。池塘蛙鬧響天際,路樹蟬鳴徹四方。 消酷暑。納清涼。粗茶一罐慰衷腸。莫夸青鳥芙蕖戀,我共嬌娥賽彩鴦。 鷓鴣天·荷塘夜色 文/黃昌才(湖南長沙) 歷歷荷塘菡萏榮,月光如水水如綾,品茶栁下消枯暑,豎耳花前搜鼓聲。 知了靜,夜風行。賢妻續水又添羹。田田荷葉生珠露,心曠人兒佳韻成。 浣溪沙·瘦西湖邊賞吹臺 文/許秉武 綠草紅花映碧荷。粉墻黛瓦耀銀波。三門臨水五橋和。連岸長堤垂翠柳,吹臺亭里浩歌多,陽春白雪醉宮娥。 西樓文苑平臺介紹: 《西樓文苑》致力于傳承與發揚中國文化,定時推送,分享經典,領略中華文化之瑰麗。西樓文苑長期等待有愛心的老師加入 ,主編, 群管, 顧問 , 虛位以待,共同創造一個純文學的平臺,感謝您的支持。目前西樓文苑全面升級,旗下有西樓文苑網絡文化傳媒,西樓文苑品詩閣網絡文化傳媒,西樓雅苑網絡文化傳媒。 1:作品必須本人原創,不可一稿多投。一個月未見播發,可自行處理。文責自負。 2:本平臺可發詩詞,詩歌、散文、隨筆、雜文、小說、字數不限。 3:作品贊賞費用,三天內的百分之六十給作者,有朗誦的朗誦者和作者各得百分之三十,百分之四十用作平臺運轉。低于10元的贊賞金不再發放給作者。閱讀量不超過200人次的不發放贊賞金。 4:同題詩的贊賞金不發放給作者,留作平臺運轉。 |
|
來自: 新用戶6499dlrk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