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總體設計方案1. 項目概述數據機房建設項目包含機房裝修、機房供配電系統、機房照明系統、機房防雷、接地系統、機房空調及通風系統、機房專用機柜及冷通道系統、機房環境監控及安防系統等系統。所有的系統設計按照《數據中心設計規范》GB50174-2017規范機房進行設計。 根據需求和實際場地情況,對功能房間分隔如下:
2. 機房環境指標電子計算機機房是以建筑為依托、以數據為保障建立一個特定的電子環境空間。作為建筑行業的特殊專業,機房的環境建設尤為重要。本機房按照A級標準設計: 1)溫濕度:
2)塵埃:主機房在靜態條件下,粒度≥0.5μm,個數≤18000粒/dm3 。 3)噪音:在計算機系統停機情況下,主機房中心位置<65dB。 4)主機房內絕緣體的靜電電位<1KV。 5)照度:主機房>500Lx,無眩光; 輔助機房>300Lx,眩光限制等級為I級; 應急照明>50Lx。 6)接地:接地電阻<1Ω;零地電位差<1V。 7)主機房內無線電干擾場強,在頻率為0.15~1000MHZ時,不應大于126dB。 8)主機房內磁場干擾環境場強不應大于800A/m。 9)在計算機系統停機條件下主機房地板表面垂直及水平向的振動加速度值,不應大于500mm/s2 第二章 裝修系統1. 平面設計根據現場情況,機房設備平面布局,在主機房入口采用斜坡,充分考慮機房內設備的搬運、人員的流動,使機房設計更加趨于合理。 2. 裝飾設計描述2.1. 地面目前機房內常用抗靜電活動地板,此種材料抗靜電、耐磨、耐污染、不打滑、滿足荷載要求。抗靜電活動地板的種類較多,根據其基層材料可分為陶瓷、鋼質、復合三大類。地板的厚度視廠商及型號而略有不同。本次地面鋪設抗靜電活動地板。 2.2. 頂面按照《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吊頂材料應選用A級裝修材料。 機房常用的材料為鋁合金吊頂(包括鋁合金微孔板、鋁合金格柵、鋁合金掛片等),此種材料不吸塵、不起塵、吸音、易清潔、便于安裝及維修吊頂內管線。本次設計中采用鋁合金方板吊頂。 2.3. 墻、柱面內墻裝飾的目的是在滿足功能房間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創造一個舒適、美觀而整潔的環境。在本次設計中墻面采用彩鋼板飾面。 2.4. 隔斷墻主機房外落地窗采用實磚砌墻封堵,預留通風孔。 2.5. 其它l 踢腳:本次設計區域采用不銹鋼踢腳線。 l 門窗:機房門采用甲級鋼制防火門規格為:2300*1500mm。 第三章 空調系統1. 設計范圍設計范圍詳見下表:
本次報價不含舒適性空調及新、排風系統; 2. 機房空調系統2.1機房內設計參數專用空調區域(服務器機房): 夏季:溫度23±1℃,相對濕度45~65% 冬季:溫度20±2℃,相對濕度45~65% 溫度變化率:<5℃/h,并不得結露。 2.2機組選型方案精密空調負荷計算方法: 冷負荷=((圍護結構傳熱量)+(設備發熱量)+(人員散熱量)+(照明的發熱量)+(新風耗冷量))×冗余系數 計算結果如下表:
本期工程服務器機房一設計配置4臺40KW行間級風冷精密空調,采用3主1備份方式運行,服務器機房二設計配置4臺40KW行間級風冷精密空調,采用3主1備份方式運行,其他區域(網絡及配電機房)設計配置2臺40KW房間級下送風風冷精密空調,采用1主1備方式運行,室外機安裝于一樓戶外平臺。 2.3新風系統機房與機房外走道的壓差不應小于4Pa,與室外靜壓差不應小于10Pa。但壓差不宜過大,一般與其它房間、走道間的壓差不應大于40Pa。保持機房合適的正壓,使壓差在門縫間隙向外瀉壓,并阻擋塵粒及潮氣浸入。 機房區設獨立新風系統,新風量按機房內不小于2次/h換氣計算,采用1臺吊臥式新風機新風量分別為800m3/h。新風直接引自室外,通過亞高效新風過濾機對其進行過濾,以保證機房的潔凈度,經過處理和過濾后的新風送至機房內。 實際配置以新、排風廠家深化設計為準; 2.4排風系統在氣體滅火區域需設置排氣設備,將消防滅火后室內的氣體排出室外。排氣量按換氣次數5次/h計,采用一臺排風機排風量為1000m3/h。 實際配置以新、排風廠家深化設計為準; 第四章 電氣設計方案供配電系統是機房工程的核心,全面考慮用戶對機房供配電的需求后進行合理設計,確保機房供配電系統的安全、可靠和先進性。一個高品質的機房供配電系統體現在:高冗余、高容錯,有防雷、防火、抗電網浪涌、靜電泄漏等功能,良好的接地系統、防雷系統等。科學合理的供配電系統是保證機房設備安全可靠運行的關鍵。 2 防雷:本次工程計算機房交流配電系統采用三級防雷。第一級通過大樓低壓配電室內加裝防雷器實現(由大樓完成);第二級通過UPS配電室內的市電配電柜中加裝防雷器實現;第三級通過UPS輸出配電柜中加裝防雷器及具有防電涌功能機柜PDU實現。, 2 防火:電纜(電線)均選用阻燃型ZR產品、應急電源線選用耐火型NH產品。 2 防水:活動地板下的金屬線槽全部通過支架離地安裝。 2 抗干擾:所有電纜(電線)均采用鍍鋅金屬線槽及鍍鋅電線管保護敷設,所有金屬管、金屬線槽均可靠接地。計算機設備末端配電電纜選用屏蔽型電纜。強電線槽敷設在機柜的正面,弱電線槽敷設在機柜的背面。弱電線槽與強電線槽平行敷設時,至少相距500mm。 2 良好的接地系統:機房內設有四種接地形式,即:交流工作地、計算機專用直流地安全保護地、防雷保護地。本次工程沿引大樓綜合接地系統。要求接地電阻小于1歐姆。 1. 設計依據《數據中心設計規范》(GB50174-2017); 《計算機場地通用規范》(GB/T-2887-2000); 《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T50034-2004);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2001版) 《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03-2002); 《通信機房靜電防護通則》(YD/TT54-95); 《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GB50343-2004)。 2. 計算機配電要求2.1 計算機機房電源2 頻率:50Hz 2 電壓:380V/220V 2 相數:三相五線制 2.2 計算機機房供電電源指標
2.3 計算機機房供電等級根據計算機的性能、用途和運行方式(是否聯網)等情況,供電電源質量等級分為3級(A、B、C),見下表:
本次機房工程供電電源質量需滿足B級標準。 3. 設計內容2 機房UPS供配電系統 2 機房動力供配電系統 2 機房照明、應急照明系統 2 機房接地系統 2 機房防雷系統 4. 供配電系統4.1 計算機系統供配電:計算機設備供電采用“單路市電 UPS不間斷電源” 供電方式,電源通過UPS穩頻穩壓后,給計算機設備供電,保證計算機設備的電能質量和可靠運行。本次工程的機房計算機供配電系統根據現場情況,UPS系統設計2臺320KVA模塊化UPS,2N方式運行,單模塊為40KW,本次共設置8個40KW單模塊,運行方式單機為3 1(備份)配電系統后備電池時間60分鐘。機房內所有計算機負荷(服務器機柜、網絡機柜等)均為單路UPS電源供電。具體詳見配電系統圖: 4.2 動力系統供配電:1) 機房動力電 由園區低壓配電房引入1路市電至機房UPS配電室輸入柜AT1,為機房提供獨立的供電電源。 設計規劃配電柜AT2,為機房所有動力設備提供市電電源; 2) 機房新風設備供配電 機房內新風及排風設備電源,由AT2供給。 3) 機房內墻面市電輔助插座、照明燈具供配電 設計規劃市電照明配電箱及應急照明配電箱,市電照明配電箱為照明、市電插座等提供市電電源,燈具采用分區分路控制的原則,以利于節能。其中應急照明利用常規燈具中的一部分,采用UPS電源供電方式。在機房出口分別設置出口標志指示燈,出口標志指示燈為自帶蓄電池型。 4.3 機房IT設備供電方案機房內的IT設備采用2N雙總線的供電方式 ,設計規劃2臺320KVA模塊化UPS組成單機雙總線,為IT設備提供高可靠的不電源保障,避免人為操作不當或設備故障引起的斷電問題。 設計規劃1臺UPS輸入柜(AT3)及UPS輸出配電柜(AT4),經UPS輸入輸出,分別接至雙電源精密列頭柜,經機柜PDU1、PDU2為機架IT設備提供雙電源供電; 配電設計圖如下: 1、機房配電架構圖 2、機房配電柜原理圖 4.4 負荷計算
用電需求分析: UPS系統設計2臺模塊化320KVAUPS,單模塊為40KW,本次單機設計配置4個40KW單模塊,運行方式為2N系統,后備電池時間單機60分鐘,系統2小時。機房內所有計算機負荷(服務器機柜、網絡機柜等)均為雙路UPS電源供電。 IT設備: 供電方式: 三相五線制,TN-S系統 供電電壓: 380V 供電容量: 2N系統,末端,32A單電流輸入. 動力設備: 供電方式: 三相五線制,TN-S系統 供電電壓: 380V 5. 接地系統5.1 接地型式種類、目的通常為了保證數據中心機房內的各種設備的安全,要求機房設有四種接地形式,即:計算機專用直流工作地、配電系統交流工作地、安全保護地、防雷保護地。 2 1). 計算機專用直流工作接地:用來保護計算機、服務器、網絡設備等,定義計算機系統工作電壓,輸出信號的參考地值。 2). 配電系統交流工作接地是指電源系統的工作地,根據《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中各種接地形式來將整個系統中的中性線(N)接地。 3). 設備安全保護接地是指將高低壓電氣設備之非帶電金屬部份接地。此非帶電金屬部份包括:金屬導線管、金屬線槽、電纜之金屬裝甲、出線匣、電動機框架、變壓器外殼( 干式變壓器除外)、斷路器之裝甲保護箱、電動機操作器等金屬外箱及各種電氣設備之金屬外箱。 4). 防雷保護接地。建立聯合共用接地系統,形成等電位防雷體系,將建筑物的基礎鋼筋(包括樁基、承臺、底板、地梁等),梁柱鋼筋,金屬框架,建筑物防雷引下線等連接起來,形成閉合良好的法拉第籠式接地,將建筑物各部分的接地(包括交流工作地,安全保護地,直流工作地,防雷接地)與建筑物法拉第籠良好連接,從而避免各接地線之間存在電位差,以消除感應過電壓產生。國家標準《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94明確規定,各防雷區交接處,必須進行等電位聯結;尤其建筑物內的計算機房等弱電機房,遭受直擊雷的可能性比較小,所以在此處除采取電涌保護器進行感應雷防護外,還應采用等電位聯結方式來進行防雷保護。 5.2 具體實施方法2 本工程采用(TN-S)系統,三相五線配電,獨立設置接地線(PE)。 2 采用綜合接地形式。 2 交流工作地(中性地):機房市電交流工作地接地單獨用絕緣接地線ZR-BV50mm2從大樓提供的綜合接地體的端子上引取至動力配電柜的N排上,接地電阻R ≤1 Ω。 2 計算機專用直流工作接地:計算機直流工作地采用大樓綜合接地體,計算機直流工作接地單獨用絕緣接地線ZR-BV35mm2從大樓提供的綜合接地體的端子上引取至UPS輸出配電柜的G排上,接地電阻R ≤1 Ω 。 2 計算機交流工作零N': 計算機交流工作零N'從大樓綜合接地體的端子上引一路(ZR-BV50mm2)絕緣地線接到UPS輸出配電柜的N'排上,接地電阻R ≤1 Ω。 2 機房室內等電位做法:用100*0.5紫銅帶敷設在活動地板下,縱橫組成600*600網格狀,在機房一周敷設30*3的銅帶,銅帶配有專用接地端子,用編織軟銅線機房內所有金屬材質的材料都做接地,用絕緣接地線ZR-BV50mm2引取至大樓綜合接地體。 2 預留一根接地電纜作為備用地。 2 機房動力設備的地線、動力設備的外殼、不帶電的金屬管道、金屬線槽外殼、計算機設備外殼、防靜電地板支架、吊頂龍骨、金屬墻體等均須與等電位銅排網絡可靠相連。 接地要求:接地電阻小于1歐姆 6. 防雷系統6.1 防雷方案綜合防雷:根據GB50343-2004《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中1.0.5“電子信息系統采用外部防雷措施和內部防雷等措施進行綜合防雷” 本次工程計算機交流配電系統設計采用三級防雷: 第一級在大樓低壓配電室內加裝防雷器,實現第一級防雷。(由大樓實現)) 第二級在UPS電源室內的市電配電柜AT1內加裝防雷器,實現第二級防雷。 第三級在機房精密列頭柜內加裝防雷器,以及機柜末端防電涌PDU實現第三級防雷。 7. 照明系統7.1 照明設計計算機機房對照明的要求:光線明亮且柔和,適合人們的生理需要,布局合理且操作方便,為工作人員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此項目機房光度以適宜為準,故以 500 Lux 的標準。另外選用日光燈等省電照明設施,而線路開關控制以分組分區控制為原則,可大量節省耗電支出以及增長系統壽命。 7.2 燈具選擇本次機房工程均選用吊掛式雙管格柵熒光燈 7.3 照度設計主機房照度≥500Lux 輔助機房≥300Lux 7.4 眩光限制標準機房內基本工作間眩光等級為Ⅰ級,無眩光;第一類輔助房間眩光限制等級為Ⅱ級,可以有輕微眩光;第二、三類輔助房間眩光等級為Ⅲ級,允許有眩光感覺。 本項目機房區眩光等級均為Ⅰ級,無眩光。 7.5 燈具控制照明燈具通過機房操作監控臺上設置的蹺板開關控制燈具的啟閉。燈具采用分區分路控制的原則,以利于節能。 7.6 應急照明應急照明可保證人員做應急處理,或安全快速地向應急出口疏散。應急照明利用常規燈具中的一部分,采用市電與UPS電源互投的方式實現。當市電正常時,應急照明是正常照明一部分,可以正常啟停。當應急狀態下,自動切換到UPS系統,應急燈具自動點亮。在屏蔽機房出口分別設置出口標志指示燈,出口標志指示燈和方向指示燈均為自帶蓄電池型(延時時間大于90分鐘)。應急照明與消防聯動。 第五章 機房環境監控系統1.門禁系統設計n 系統概述門禁系統由控制器、讀卡器、電控鎖、開門按鈕、系統服務器(計算機)、通訊轉換器、門禁及考勤管理軟件組成。讀卡方式屬非接觸讀卡方式,持卡人只需將卡片在讀卡器感應區內快速晃動一次,讀卡器就能感應到卡片并將卡中的信息(卡號)發送到控制器,控制器進行檢查卡片合法性,然后決定是否進行開門動作。整個過程只要在有效的刷卡范圍內均可實現門禁管理功能。讀卡器安裝門邊墻內外,而不影響其工作。并通過通信轉接器(RS485)與電腦進行實時監控(可由計算機遠程遙控開啟所有門或某一道門,同時實時監察所有門的狀態)、數據處理、查詢、報表輸出等。整個系統采用進門讀卡開門,出門按鈕的開門方式。消防報警信號也接入系統,當有消防報警時,系統也可自動斷電開門。系統中對于雙開門,采用兩把電鎖,單開門采用一把電鎖。 1.1. 系統主要功能? 刷卡記錄:當人員進/出門時需持卡在讀卡器前進行讀卡,讀卡器讀取信息后,將信息傳送到主機,主機首先判斷該信息是否合法,如合法則發出開門指令(即向電鎖發送一接通信號,使門打開;不合法則不發送開門指令并可發出警報。同時主機會將刷卡信息、日期、時間等數據保存以供查詢或直接傳輸到電腦進行處理。 ? 控制中心:控制中心通過電腦可分部門建立員工資料庫,如:市場部、人事部、開發部等,定期或實時采集每個門的進出資料,同時按部門進行匯總、查詢、分類及打印等。主機的各種參數均可由電腦進行設置,也可在各主機直接設定。 ? 多級管理:本系統能很方便地實現多級管理功能,控制中心可通過電腦可設置每張卡(即每個人)的進出權限、時間范圍、節假日限制等;如:高級管理者可隨時進出任何一扇門、部門管理者可進出本部門所有門、而一般職員只能在上班時間內進出本部門的門,超出上班時間將無法進出,還可以結合密碼輸入來確認持卡者的合法性,然后決定是否開門,各種權限可由用戶自由設置。 ? 考勤:本系統可將所有員工在每一天中的第一筆和最后一筆的進出記錄從數據庫中導出成文檔文件,直接供管理人員對員工的出勤情況進行考核。詳細的遲到早退等考勤結果需由外掛考勤管理軟件單獨處理完成,生成出勤報表并由電腦或打印機輸出。 ? 系統擴充:本系統最基本的配置是1個讀卡器、1臺控制器、1個電源控制箱、1把電鎖、1個開門按鈕及1張卡片就可達到門禁管制目的,當用戶需要擴充功能時,系統可按照所需功能增加相應的擴充模塊來達到目的。如:1)相對于SY210NT2兩門控制器而言,每臺控制器可只連一個讀卡器(單門),也可增加到四個(兩門),而相對于SY210NT4四門控制器而言,每臺控制器可只連一個讀卡器(單門),也可增加到四個(四門);2)通過加裝MDDIDO模組可接收外界各種輸入信號(如火警、煤氣漏、非法進入等),然后進行相應的處理(接通報警、打開消防通道等),加裝打印模組可直接接通打印機將各種信息打印出來而無需電腦。 2.視頻監控及防盜報警系統所選的硬盤錄像機對視頻流的存儲和壓縮技術是采用MPEG4壓縮技術,傳輸質量非常理想。硬盤錄像機有遠程瀏覽功能,用戶可在遠程監控端上,不影響本地站監控的同時對指定的錄像事件進行回放或實時觀看監控圖像,由于采用的是MPEG4,遠程瀏覽視頻文件對帶寬壓力將變小。系統采用數字錄像, 24小時視頻信號錄像的資料可保留時間30天。系統采用每路視頻直接接入主機,可以單獨記錄每路視頻的實際情況。 3.設備及環境監控系統4.1 需求分析機房內有大量的設備服務器設備和動力環境設備,對場地環境及動力環境設備運行穩定性的要求極高,如采取24小時專人值班定時巡查環境設備的方式,就會存在著耗費人力資源、人力長時間重復勞動易于疲勞和疏忽、巡查人員專業技能水平不足以排除故障,和整個機房動力環境設備監控管理工作不科學和規范等問題。為此,我公司設計了一套機房動力環境監控系統,該系統為機房維護人員提供了先進的管理手段、實時的管理信息和豐富的歷史記錄,可以提高對機房系統設備的管理水平,實現科學管理,同時也節省了人力,減輕了維護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對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能力,減少了事故帶來的危害和損失,從而使機房管理步入了一個新的境界。 4.2 系統設計系統設計通過在主機房內安裝一臺集中監控主機,該主機要求具備所有監控功能接口,能夠實現對機房內前端傳感器信號的采集與處理,集中監控收集機房配電柜、UPS、蓄電池、精密空調、溫濕度、漏水、門禁、新風機等環境及設備的運行參數,實現數據的記錄、分析與報警。并可以通過TCP/IP或3G(可選模塊)等通訊方式與管理平臺軟件進行通訊。同時內置WEB結構及數據存儲,保證主機的穩定性及數據的安全性,管理人員可以在同一局域網內實時遠程通過瀏覽器進行訪問。 動力環境監控系統建設主要監控對象包括:柴油發動機、精密空調、UPS、溫濕度監測、定位漏水檢測、配電、消防、新風等,本次系統建設要求能夠實現7×24×365的全面集中監控和管理,保障機房環境及設備安全高效運行,以實現最高的機房可用率,并不斷提高運營管理水平。 具體建設內容如下: 動力環境監控部分 ? UPS:2臺,監測UPS的工作狀態和運行參數。 ? 新風:1臺,監測新風機的工作狀態和運行參數。 ? 排氣:1臺,監測排風及的工作狀態和運行參數。 ? 精密空調:6臺,監測機房精密空調的運行參數及狀態,并可實現遠程開關機啟停控制和參數設置。 ? 溫濕度:13個點,監測機房內重要區域的溫度、濕度數值及變化情況。 ? 漏水:6套定位式漏水檢測系統,在臺精密空調下方安裝漏水感應繩,監測機房內漏水情況。 ? 配電系統:6臺配電柜,對機房內的供配電系統的電質量進行實時監測。 系統管理示意圖: 系統組成結構 整個系統由低層到高層分為三層結構:各智能設備、本地監控站、中心管理監控站。各智能設備主要包括空調、UPS、配電柜、新風機等,下面我們將進行詳細論述: 結構組成:系統由本地監控站、超級管理站、遠程瀏覽站、計算機網絡、智能模塊、協議轉換模塊、信號處理模塊、多設備驅動卡及智能設備等組成。為了增強系統的功能,用戶可根據需要選擇配置多媒體聲卡、智能電話語音卡、超級視頻卡等設備。 本地監控站:本地監控站采用工控機來實時采集機房各智能設備的運行參數和運行狀態,監控主機與各現場智能設備之間通訊可根據用戶需要選擇采用RS232、RS485或者采用IP網絡。本地監控站與監控管理中心的通訊采用IP網。 現場監控主機與被監控設備之間的通信方式:智能設備一般都有通訊接口裝置,便于向外輸出設備的各項運行參數、運行狀態及控制信號。 與通訊板有關的重要的信息主要有兩個:通訊接口方式,通訊協議。 “通訊協議”這個概念本身的涵蓋范圍是非常廣泛的,以ISO的開放系統互連七層模型為例,在層與層通訊、相同層之間通訊的眾多通訊規范或約定均稱為通訊協議。 常說的通訊接口方式,實際上是通訊系統物理層通訊協議的另外一種表述方法。它決定了通訊系統物理層的電氣特性,也就決定了通訊線路的物理結構和接線方式,常見的通訊方式主要有:232\422\485。我們常說的通訊協議一般指在物理層通訊協議支持之上,監控程序與設備通訊接口板之間的軟件通訊的規范或約定。常見的標準通訊協議有MODBUS、JBUS、電信總局協議等。同時,許多實力雄厚的設備生產廠家也會采用自己開發的專有的通訊協議。系統還可監控支持SNMP協議的動力設備,并可提供用戶數據庫。系統具有OPC接口,可用于與大樓樓宇自控系統的集成。 遠程瀏覽站:為方便管理,系統同時提供瀏覽器支持,管理人員在安裝遠程客戶端軟件后,就可直接在其他微機的瀏覽器中,查看到各本地監控站點的所有實時數據,畫面刷新速度將小于5S,可確保其實時性。在瀏覽站可隨時隨地了解設備的實際工作狀況,便于實現監控一體化,系統提供內嵌于瀏覽器的遠程監控模塊。管理人員將可以在瀏覽器中,直接觀看監控畫面,并且該監控畫面應與監控管理站一致,可以通過該界面遠程控制設備運行。 智能模塊:智能模塊用于采集控制模擬量、開關量等信號,將信號傳輸給現場本地站,并接受現場本地站的控制信號。智能模塊分為四種,即智能模擬量采集模塊,智能開關量采集模塊,智能控制輸出模塊。智能模塊采用RS485通訊接口,可以遠傳。 報警網絡設計:在本系統中支持各種形式的報警功能,如聲光、文字、圖像等,報警信息可直觀地以各種方式在本地監控界面上進行顯示,或者通過電話網直接以電話、短信的形式傳送給管理人員,也可通過網絡傳送到超級管理站進行統一的處理。 當報警事件達到一定級別(系統默認為5極)時,還將觸發語音報警,具體形式有:固定電話、手機、短信、BP留言等,保證所有的報警信息都能及時、有效地通知給管理人員。同時,所有的報警信息都可輸出到系統的事件查看欄,進行統一處理、確認或打印,方便管理人員對各報警事件進行統一的管理。 4.2.1UPS監測子系統 監控對象:對UPS主機的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測管理。 監控實現:UPS提供RS485協議通信接口,UPS的通訊接口經過LON7520進行通訊信號轉換,連接到前端LONWEB嵌入式。前端監控主機通過總線與UPS進行通信,采集到UPS各種運行數據及狀態信息,經過計算處理后的數據發布到對外數據接口,集中監控平臺或監控客戶端直接讀取前端嵌入式主機對外數據接口的數據,實現UPS的在線實時監控。 監控性能:實時顯示并保存各UPS通訊協議所提供的能遠程監測的運行參數和各部件狀態。實時判斷UPS的部件是否發生報警,當UPS的某部件發生故障或越限時,前端嵌入式主機系統發出報警或監控中心主機系統發出報警。 監控內容: A、模擬量:輸入相電壓,輸出相電壓,旁路相電壓,輸入相電流,輸出相電流,旁路相電流,電池電壓,電池電流,輸出頻率,系統負載,電池充電程度,電池后備時間等。 B、數字量:輸入電壓越限,輸出電壓越限,輸出頻率越限,過載,電池工作模式,旁路工作模式,電池電壓高,電池電壓低,系統報警,整流器報警,逆變器報警,系統關機,旁路電壓超限等。 注意:UPS監測的內容需根據UPS所提供的協議而略有變化,上面的內容只作參考。UPS一般不進行遠程關機控制,以免發生意外。 在下圖中,實時參數以具體數值顯示;工作狀態以LED圖標顯示,綠色表示該狀態啟動,灰色表示該狀態沒有啟動;報警信息以LED圖標顯示,紅色表示報警狀態,綠色表示正常狀態。 4.2.2 精密空調監控子系統 監控對象:對機房精密空調進行監控。 監控實現:精密空調提供RS485協議通信接口,通過交換機直接把信息傳輸至管理主機進行監控。對精密空調運行狀態進行在線實時采集監控。 監控性能:監測空調機運行狀態,用圖形和顏色變化來顯示空調的工作情況,故障時進行報警。能夠實現空調的制冷器運行狀態、壓縮機高壓故障、過濾網阻塞等的監測與報警。可以通過本監控系統在遠端監控室內控制空調機的啟、停,及改變溫度與濕度的設定值。此外,能夠實時顯示并保存各空調通訊協議所提供的能遠程監測的運行參數、各部件狀態及報警情況。 監控內容: 監控部份:回風溫度、回風濕度、回風溫度上限、回風濕度上限、回風溫度下限、回風濕度下限、溫度設定值、濕度設定值、空調運行狀態、壓縮機運行時間、乙二醇運行時間、加熱百分比、制冷百分比、加熱器運行狀態、制冷器運行狀態、除濕器運行狀態、加濕器運行狀態、溫濕度變化曲線圖、壓縮機高壓報警、壓縮機低壓報警、空調漏水報警、溫濕度過高報警、溫濕度過低報警、加濕器故障報警、主風扇過載報警、加濕器缺水報警、濾網堵塞報警等。 控制部份:空調的遠程開機、關機。空調的溫、濕度的遠程設定。 空調的所有監測與控制部份的具體情況可依據空調廠家提供的通訊協議略有變化。 4.2.3 測漏子系統 監控對象:對機房內精密空調及水管的漏水實施監控。 監控實現:每個區域中采用TTSIM-1A型定位式漏水監測控制器在根據現場實際需求,選擇相應的漏水感應繩,漏水感應繩圍繞空調和進出水管繞一圈,達到實時檢測每一處可能產生漏水的地方。漏水監測控制器通過7520轉換模塊轉換為RS-232總線直接連接到監控室的監控主機上。 監控性能:以電子地圖方式實時顯示并記錄漏水線纜感應到的漏水狀態、漏水位置及漏水控制器的狀態。當空調或其沿線水管漏水時,監控主系統發出報警,并有相應的圖示和文本框顯示漏水發生的位置。 監控內容:實時檢測并記錄漏水報警變化情況。如下圖所示,在漏水監測系統中所監控漏水感應線的狀態以線條和圖標的形式顯示。一旦有漏水發生,所對應位置的線條會立即變成紅色,并以文本方式顯示相應的漏水地點。線條正常情況下是綠色的。 4.2.4溫濕度監測子系統 監控對象:對機房內各個區域的絕對溫度和相對濕度進行監測。 監控實現:在機房內對機房溫濕度進行監測。溫濕度傳感器輸出數據信息,通過RS485通訊總線接入監控主機進行處理。 監控性能:以電子地圖方式實時顯示并記錄每個溫濕度傳感器所檢測到的室內溫度與濕度的數值,顯示短時間段內的變化情況曲線圖。并可設定每個溫濕度傳感器的溫度與濕度的上限與下限值。當任意一個溫濕度傳感器檢測到的數據超過設定的上限或下限時,監控主系統發出報警。 監控內容:由溫濕度傳感器采集各機房內的信號,實時顯示溫度信號、濕度信號。 4.2.5新風機監控 監控對象:對機房內的壓差和新風機、排風機的運行狀態進行監測,并實現遠程控制啟停功能。 監控實現:風壓和壓差監控是通過在新風機出風口處和濾網內側分別安裝微壓傳感器,通過轉換模塊再傳到嵌入式主機,從而檢測到機房內外的壓差及新風機的啟停狀態。新風機和排風機通過控制模塊進行遠程控制功能,微壓傳感器檢測啟停狀態。 監控內容: 遙信:新風機或排風機啟停狀態,及機房的差壓監控。 遙控:新風機或排風機啟停。 監控性能: 實時顯示并保存機房差壓和新風排風機的運行參數、各部件狀態及報警情況。可遠程控制新風排風機的啟動和停止,并能程序,使其按程序自動運行或停止運行。 第六章 服務器機柜及冷通道1. 機柜產品配置:根據本項目需求,一期配置標準19英寸尺寸為:600*1200*2000服務器機柜**臺、尺寸為:800*1200*2000網絡列頭機柜**臺、尺寸為:800*800*2000網絡列頭機柜**臺及冷通道**套。 機柜總體結構 機柜主體結構特點: ※ 弧型門設計,整體大氣美觀,移動方便,組裝快捷 ※ 結構緊密牢固, 內部空間容量大 ※ 機柜的標準化成度高,各零部件裝配具有一致性和互換性 ※ 前后門和左右側門可快速拆卸,方便現場施工 ※ 機柜頂部與底部預留多處線纜管理通道,底部走線孔可按需調整 ※ 滿足機柜線纜管理解決方案:上進上出線,下進下出線,上進下出線,下進上出線 ※ 滿足機柜散熱管理解決方案:前進風,上送風,下送風 ※ 滿足機柜電源管理解決方案:選配模塊化配電單元,機架式PDU,豎掛式PDU ※ 可選配機柜安裝底座,加固機柜固定、達到抗震效果 ※ 可快速并柜,齊全的可選配件 1. 門組件結構說明: a) 前門組件與后門組件結構說明: ※ 前后門均為蜂窩網孔,后門出風網孔與前門網孔配合形成空氣對流通道,具有良好的通風散熱結構與機房空調送風方式相適應(可選前門為國際流行顏色鋼化玻璃門,后雙密閉開門,設有專用散熱系統),提高機柜的散熱率,保證柜內的設備穩定運行 ※ 前門為單開弧型網孔門,后門為雙開網孔門 ※ 前網孔門通透率>67%,后網孔門通透率>67% ※ 開啟角度>130° b) 側門組結構說明: ※ 側板采用彈扣式門鎖,無須工具可方便拆裝 ※ 門鎖配有專門開啟的鑰匙,提高機柜內部設備運行的安全 2. 承重大小: ※ 拼裝結構設計,額定靜載為800Kg,最大靜載可達1000Kg 2. 冷通道產品功能:機柜冷熱通道解決方案是響應“機房節能減排,推進綠色新機房”應運而生,主要用于類似IDC數據中心機房散熱量極大的機房使用,起到精確送冷風的效果。由兩個機柜矩陣組成。傳統機房冷氣得不到有效控制,冷氣亂竄,導致機房布分環境很冷、機柜內部很熱。冷通道機柜將輸送到機柜內部的冷氣以最節約有效的方式全部輸送給散熱設備,機柜內的熱量沿制定方向輸送出機柜。 2 用于訪問管理和側面氣流遏制的通道封閉門。門應具有良好的密閉性,活動性,并可以觀察到通道內的實時情況。 2 用于頂部氣流遏制的頂窗。頂窗應具有良好的阻燃,隔熱,透光性,并滿足易于安裝,易于維護的特點。 2 安全管理功能。冷通道具有溫度,濕度,煙霧感應檢測系統,以及相應的聲光報警,短信息報警,以及門磁控制功能。 1.1冷通道產品配置 產品特點: l 模塊化 冷通道封閉采用為模塊化設計,冷通道兩側相對應的兩臺機柜為一個模塊 每個模塊均能獨立安裝與拆卸,方便用戶增加、減少或者移動通道內部分機柜。 l 便捷性 無門檻設計,方便小推車等運輸工具無阻礙進出。 l 美觀性 通道封閉窗口材料為透明玻璃,外觀為與機柜同材質的冷軋鋼板,機械強度高,通透性好,整體美觀,與機柜風格一致,和機房環境比較協調。 l 按需定制化 根據現場機柜高度和機房頂部空間高度,可靈活調整封閉方案。 根據現場封閉通道外走道寬度,封閉通道可選擇推拉開門方式或左右平移開門方式,靈活調整封閉方案。 推拉門方式 左右平移門方式 l 安裝可靠性 通道封閉各部件均安裝固定在機柜承重框架上; 固定點主要分布在機柜承重框架的頂面、正面、側面; 安裝簡單,整體協調美觀,不會破壞機房現有裝修,安裝現場不用動火燒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