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滔滔不絕的歷史長河,我們的困惑實在太多。也許只有經歷過如此神奇發掘的考古學家,才能體會到我們已知的所謂人類文明,在歷史長河中不過是微小的一朵浪花,而那些未知的原始文明的曙光,卻曾經照亮了整個地球。 最近正在聽一個網課,“從詩三百到姜白石”,有晦澀難懂的“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兩髦,實維我儀。” (大意就是:當我們蕩起雙槳,在水中央,突然看見一個雙頰垂發小鮮肉,竟然是我心中所好少年郎)。也有耳熟能詳的“今夕山上秋,永墮無人處?!?幾千年前人們的情感、離別、戰亂荒年,其實和現在也沒什么不同。時間流逝,語言變換,唯有中國文字,如銀河燦爛,亙古永恒。 大約1400年前,在西歐地區,像撒克遜人這種未開化的野蠻民族,剛剛引起基督教傳教士注意時,在大西洋的另一邊,一種光芒四射、輝煌燦爛的文化已在蓬勃發展中,可是不到1000年之后,那里已經變成一座廢墟。至今仍見得到的遺跡,只不過是城市當年壯麗面貌的一小部分,整個城市的十分之九仍然埋在泥土之中。因為沒有留下有關這座城市的文字描述,又突然神秘毀滅,所以至今無人知曉其來龍去脈。 由此可見,文字是文明得以傳存的多么重要的工具。中國因為有了甲骨文,有了獨特的方塊字而非拼音字體,有了歷代累計的野史官書,中華文明才能一脈相承,經世輝煌。即使城市埋葬在荒野,才人凋零于古今,但循著詩經史記,楚辭漢賦,唐詩宋詞的文字脈絡,我們仍能想象古長安城的繁華,仍能在“古者定幽尋,呼君作私路”中看到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雖如繁星隕落,卻曾真實地經過。現在的墨西哥城居民也許并沒有意識到,自己居住在一個孕育人類史前文明的城市中,而北邊的富裕鄰邦只識其為貧困貪婪的廉價勞動工廠。 面對滔滔不絕的歷史長河,我們的困惑實在太多。也許只有經歷過如此神奇發掘的考古學家,才能體會到我們已知的所謂人類文明,在歷史長河中不過是微小的一朵浪花,而那些未知的原始文明的曙光,卻曾經照亮了整個地球。 作者言論自由,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
|
|
來自: 新用戶5935ozJ1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