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齊策三》里有句話: 與鳳凰同飛,必是俊鳥;與虎狼同行,必是猛獸。 人是環境影響的產物。一個天天和乞丐在一起的人,必然不會有出息,一個經常和創業者打交道的人,很有可能做生意。 不同的圈子影響著不同的人生。 小時候,我們的圈子就是原生家庭,無法選擇,也無法逃脫。長大之后,圈子的范圍就擴大了,我們也擁有了自主選擇權。 無論是朋友、戀人,還是同事、同學、客戶、熟人,都是每個人自由選擇后的結果。 某種程度上,你是什么樣的人,就會吸引什么樣的人,而靠近什么樣的圈子,你也會擁有什么樣的未來。 01 和舒服的人在一起,是養生 你有沒有在交友中遇到這樣的情況: 有些人明明與你頗為親近,但單獨在一塊,總覺得有些莫名的尷尬,溝通起來還很費力。 有些人哪怕剛認識沒多久,可你總能在聊天中感覺到愉悅。 周國平曾說: “與人相處,如果你感到格外的輕松,在輕松中又感到真實的教益,我敢斷定你一定遇到了你的同類,哪怕你們從事著截然不同的職業。” 大千世界,茫茫人海里,能遇見一個相處舒服的同類人,并不容易。 有人說,活著最累的,是要處理各種人際關系。 我們常常為聊天中的過度熱情、時而冷場、不知所措、情緒激動感到困擾,有些虛情假意還要忍耐敷衍,有些勾心斗角還要假裝無視,其實何必讓心那么累。 《黃帝內經》有言:“怒傷肝、喜傷心、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 纏繞在亂七八糟的關系里,費心費力不討好,讓你情緒起伏過大的關系,都不是好關系。 作家蘇芩說: “跟誰在一起舒服就和誰在一起,包括朋友也是,累了就躲遠一點。 能入我心者,我待以君王,不入我心者,不屑敷衍。” 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己就是絕對的主角。你有挑選朋友的權利,也有選擇自己所處圈子的主動權,何必要讓不舒服的人占據你的大半視野。 常言道: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和相處舒服的人在一起,才是最好的養生。 02 和有趣的人在一起,是養心 王爾德曾經說:“這個世界上好看的臉蛋太多,有趣的靈魂太少。” 如果你有一個有趣的朋友,萬請珍惜。 生活那么累,不是誰都能逗得你喜笑顏開。 有一個老爺子,名叫黃永玉,是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我曾看過他畫的十二生肖,讓人忍俊不禁。 他畫老鼠,說,我丑,我媽喜歡。 他畫老鼠夾,說是老鼠的健身器。 他畫馬虎,就是馬和老虎結合,就成了馬馬虎虎。 光是看著畫,趣味感就撲面而來。靠著幽默度日的人,總是讓人忍不住心生羨慕。 這塵世繁雜,太多人越來越沒有了開心的能力。 聽到一個笑話,不再哈哈大笑,只是扯扯嘴角。看到一件趣事,不再和人分享,只是自己一笑而過。 生活、工作、家庭、婚姻……各種各樣的壓力匯集成了一個又一個的“小確喪”,偷走了我們的幽默和快樂。 就這樣,一部分人妥協了,徘徊在三點一線里,生活平淡無奇,心也了然無趣。 和這樣的人相處,你也會漸漸變成他們的同類,笑點拔高了,正能量耗盡了,活得又悶又累,再有趣的事也笑不開,再好玩的東西也玩不轉。 朱光潛先生說: “我生平不怕呆人,也不怕聰明過度的人,只是對著沒有趣味的人,要勉強同他說應酬話,真是覺得苦他。 你對著有趣味的人,并不必多談話,只是默然相對,心領神會,便可覺得無上至樂。” 你有沒有發現,有趣的人總能把生活活出花來,再平淡如水的日常里,他們都能看到不一樣的“驚喜”。 也許是生活瑣碎里的一件囧事,也許是精心做出的一盆菜,也許是偶然聽到一則笑話就笑得直不起腰。 他們或許不能助你事業有成,但卻能讓你心生愉悅,或許不能給你帶來多少資源,但卻能傳遞給你積極的正能量。 他們對生活、對世界有股熱愛,也正是這股熱愛,溫潤著身邊每個人的心臟。 和有趣的人在一起,才是最好的養心。 03 和聰明的人在一起,是養腦 知乎上有一個話題: 有一個智商高、情商高的朋友,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 有個回答說:可能經常會被碾壓,但整體感覺非常舒服,而且,爽到飛起。 他會注意到你的情緒,很多話你還沒表達出來他就能懂,你不會的問題,他大多數都能解答,而少數不會的,他也自己琢磨后知道個大概。 不知不覺,你的智商、情商也會漸漸提升。 一個真正聰明的人,身上總會有些獨特的個性,看上去他們對人對事都有些漠不關心,但卻能比普通人更快速地看清很多真相。 他們眼光長遠,不爭眼前的一點對錯,拒絕無意義的吵架,習慣用理性的方式去處理糾紛,還會主動撇開無聊的酒局與聚餐,把時間花費在對未來有價值、有提升的事情上。 相比“習慣生活”,他們更能理解生活的本質,拒絕渾渾噩噩度日,有自己明確的目標感,會為了自己所求堅持努力達成所愿。 這也是絕大多數真正聰明人身上的共通點。 老子說:與智者同行,與高人為伍。 和聰明的人待久了,思考習慣、處事方式都會和他漸漸靠攏。 哪怕你不是一個聰明人,也要努力靠近你身邊最聰明的人,僅僅是多和他聊幾次天,多看他如何處理突發問題,多向他請教幾個問題,就能讓你有所增益。 相比一個人悶頭看書,靠近優秀的人、學習優秀的特質反而是相對更快、更有效的自我成長方式。 畢竟,和聰明的人在一起,才是最好的養腦。 04 你所處的圈子,就是你未來人生的樣子 俗話說,畫眉麻雀不同嗓,金雞烏鴉不同窩。 一個人所處的圈子,就是他性格、能力、智商、家境、品行的隱形代表,也是未來人生的基礎模樣。 很多時候,限制你發展的,不是你自己努力不夠、智商欠缺,而是你身邊的圈子沒有選擇到位。 差距太大的圈子,無需強融。但人都有靠近更好圈子的權利和能力。 和相處舒服的人在一起,養生;和有趣的人在一起,養心;和聰明的人在一起,養腦。 和正確的人在一起,養后半生。 余生,選擇對的圈子,和對的人在一起,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