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焦慮的中草藥治療讓西醫大夫轉變了態度 某女士,55歲,初中教師退休。本來是還可以繼續發揮自身特長的年齡,但是因抑郁焦慮狀態卻無法繼續工作,于是辦理了退休,回家靜養。但是時常莫名其妙的心煩、恐懼飲食,甚至不自覺的驚悸,嚴重的失眠讓某老師痛苦不堪,在北京市回龍觀某精神病專科醫院,給米氮平、勞拉西泮、佐匹克隆等治療,用藥后某老師感覺常常有頭腦不清、平素的老胃病胃痛也常發作,于是來門診求助,咨詢中醫是否有辦法可以緩解這些不適。經過一番溝通,給某老師耐心的做了心理疏導,拋開五行的羈絆,按照傳統漢醫方癥藥癥對應的思路,給某老師開具了四逆散、梔子豉湯、百合知母湯。舌尖紅苔黃偏膩,加藿香、佩蘭清利中焦濕熱,失眠較重再用酸棗仁、首烏藤解郁除煩安神。 某老師再次回專科醫院就診時,西醫大夫聽說某老師用了中藥之后告訴某老師說,不要用中藥,就用西藥就行。某老師問,吃了西藥之后確實減輕了癥狀,但是經常頭腦發蒙,胃也疼痛不舒服。這位西醫醫生聽了之后不再發表意見。某老師回來之后,將這段經歷轉述了一下。我對某老師說:我尊重您的選擇,您也有自己選擇就醫方式的權利;我也尊重那位西醫大夫的意見,如果他的意見對您病情恢復有幫助,我覺得是可以采納他的意見的。某老師說,我也不想多吃藥,但是我覺得中藥與西藥配合讓我恢復的更快,而且確實減輕了我的不適。于是,某老師按照上述方藥繼續治療。經過近兩個月的調適,某老師病情大減。這一天,某老師又來門診,高興的說:那個西醫大夫說了,讓繼續采用中藥治療。我聽了之后,會心的一笑,對某老師說:您早日恢復健康比什么都強。 相關資料: 少陰病,四逆,其人或駭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發汗則躁,心憒憒,反譫語;若加溫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儂,舌上苔者,梔子豉湯主之。 百合病者,百脈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復不能食,常默默,欲臥不能臥,欲行不能行,飲食或有美時,或有不用聞食臭時,如寒無寒,如熱無熱,口苦,小便赤,諸藥不能治,得藥則劇吐利,如有神靈者,身形如和,其脈微數。 百合病發汗后,百合知母湯主之。 |
|
來自: jiezhukuaile > 《我的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