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古斯特·麥克 August Macke (1887-1914) 德國表現主義畫家 德國表現主義有時候被指責說是對于德國好戰的一種表達。 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德國的表現主義藝術實際上和當時的法國藝術的興趣點是一致的,它們同樣關注性、旅行和充滿活力的色彩。 麥克的藝術是享樂主義的,不摻雜一丁點兒憂郁情緒。 麥克1887生于魯爾的邁茲德。童年在科隆和波恩渡過,后進入迪塞爾多夫美術學院習畫。 戰爭剛剛爆發時,他畫下了一幅名為《道別》的作品,描繪了當時的悲觀情緒。 麥克與康定斯基、馬爾克交往密切,人們也習慣于將他看作青騎士社的組織者之一,但事實上,麥克的藝術與他們的藝術絕不是一回事。 麥克并不追求“精神世界”的表現,也未在抽象化道路上走遠。 在學生時代就為劇院設計服裝和舞臺布景。 1907年,他在巴黎逗留期間接觸了法國繪畫,先是印象派,然后是野獸派,再晚一點是立體派。 麥克從中吸收了不少畫派的精華。 與同時代許多畫家一樣,最終形成自己的獨立風格。 《奧古斯特·麥克自畫像, 1906》 (當時麥克是19歲) 麥克 1907年到巴黎旅行,結識了康定斯基,他想通過自己的繪畫作品,在大自然騙人的幻覺之外,找到客觀的和精神的存在。 其后與德洛奈結交,并邀請他參加1911年的展覽。 這一段經歷使麥克的作品帶有明顯的法國格調,具有優美的抒情氣氛。 在他眼里,“世界猶如圖畫寫成的詩”。 在麥克畫中,賞物的少婦、散步的紳士、天真可愛的兒童、各種各樣的動物,都保持了具象沉靜的、一眼可辨的形。 這些形與明亮豐富的顏色在畫上共同組構出和諧、歡樂的韻律。 麥克重視畫面色彩的力量,所使用的顏色色域寬廣,既純又亮,閃耀著誘人的光彩。 這可能與其早期師從于德國印象主義畫家柯林思時所打下的基礎有關。 其獨特的藝術風格是在印象派、野獸派、立體派的共同影響下形成的。 立體派啟發他的形變得簡潔概括,野獸派幫助他更好地表現生活,再加上印象派的色彩基礎,足以使他有能力把畫面布置得亮麗、高雅且富有音樂性。 1914年他與克利結伴到突尼斯旅行,所作非洲風情的風景畫,把色彩的組織同動物、風景結合起來,化為條形和方格形的幾何塊面,具有魔幻的立體主義風格,如《有牛和駱駝的風景》。 畫家通過畫面揭示自然現象的精神本質,而不是一味地去再現自然的客觀面貌。 畫家喜歡用強烈的色彩對比,把圖案與幾何體結合起來。最終,構成了一幅光怪陸離的風景。 人、動物、樹木、房屋經過了某些抽象化處理,但總體上仍保持了自然主義的風格。 遺憾的是,麥克的藝術才華尚未充分發揮,便于1914年在一戰中陣亡,年僅27歲。 |
|